2008年8月10日 星期日

蔣勳:「晚禱」如果不叫「晚禱」?

蔣勳:「晚禱」如果不叫「晚禱」?
【聯合報╱蔣勳】
2008.08.09 03:15 am
本文來源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4463411.shtml
蔣勳本報系資料照片
米勒的「晚禱」,也有人翻譯成「晚鐘」,已經是許多現代人熟悉的畫面。一對農民站立在遼闊廣大的平原上,他們正在工作,用鋤頭鏟子挖開乾硬的泥土,用手指從土裡摳出一粒一粒馬鈴薯。馬鈴薯一堆一堆裝在柳條邊的籃子裡,放在他們腳邊。有的已經裝在麻袋裡,一袋一袋的馬鈴薯放在一輛手推車上,準備運回家去。
農民念禱辭 感謝天地恩賜 
這時他們聽到平原盡頭傳來了鐘聲,三聲短鐘「噹!噹!噹!」,接著是一串連續不斷的鐘聲。鐘聲從平原盡頭的教堂鐘樓尖頂傳來,傳遍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這是這張畫的法文原名ANGELUS———每一天傍晚時分提醒大家晚禱的鐘聲。
聽到鐘聲,男子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脫下帽子,低頭祈禱。女子也雙手合十,口中念誦祈禱文,感謝天地的恩賜,感謝白日將盡,一天勞苦,有所收穫。
ANGELUS的祈禱辭在歐洲基督教信仰的國家傳誦了千年,在最底層的人民口中傳誦,在不識字的農民工人口中傳誦,如同台閩沿海人民供奉的媽祖,不完全是宗教儀式,已經是廣大民眾平凡樸實生活裡最基本的生命信仰。
米勒畫「晚禱」是在一八五七年,這張畫創作前後有一些歷史事件可以參考,例如:一八三二年巴黎有了火車,工業革命的速度越來越快,鄉村人口向都市集中,巴比松這一類巴黎外圍的農村發生巨大變化———農村人口流失,勞動力湧向城市,農村土地荒廢或賤賣給都市企業財團,準備改建為工廠。
在城鄉交界 米勒何去何從
一八四八年,巴黎發生街頭示威革命,示威被血腥鎮壓,不多久,共和改為帝制,拿破崙第三稱帝,許多知識分子對巧取豪奪獨裁又貪婪的政府失望,米勒也正是這一年開始去了巴比松農村,畫了他最早一張以農民勞動為主題的「簸穀者」。
米勒畫「晚禱」的時代正是法國社會城鄉差距嚴重拉大的年代。
城市代表進步、繁榮、現代、幸福;農村恰好相反,意味著落後、貧窮、骯髒、勞苦。
站在城鄉的交界,米勒要何去何從?
馬鈴薯歉收 反映農村破敗
創作「晚禱」的時候,米勒帶著妻兒在巴比松農村已經住了十年。農村生活情況並沒有好轉,缺乏勞動力,缺乏好的農業制度與產銷管理,農民生活陷入困境。米勒畫的這一對農民,胼手胝足,挖出一點馬鈴薯。米勒原來為了寫實那一年的農村景況,把這張畫定名為「馬鈴薯歉收」,試圖反映農村經濟破敗的事實。
兩年以後,作品完成了,畫面看到的不是「歉收」,不是寫實的悲怨破敗,而是生命提高到信仰層次,綻放人性光輝的知足與感謝。
在農村落土生根的米勒在巴比松直到老死,與妻子相伴,生了九名兒女,徹底把自己改變成為一名農夫。
工業革命來勢洶洶,米勒站在大地上,如同他畫中所有的農民一樣,謙卑,但是非常篤定。他們並不落後,並不貧窮,在自己日復一日的勞動生活裡心懷感謝。米勒非常清楚:初期工業革命在城市摧毀的信仰與人性價值,土地上的勞動者還牢牢守護著。
改名的畫作 救贖時代迷惘
在農村經濟看似瓦解衰頹的時代,米勒守護著農業傳承的人性價值,用一張改換了名字的畫救贖了他自己的迷惘,也救贖了一整個時代的迷惘。
在迷惘困頓的時刻,我常常在想:如果「晚禱」的名字不是「晚禱」,而是「馬鈴薯歉收」,我們會少了什麼?
(本文作者為聯合文學社長)
【2008/08/09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