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人文的結合__以佛經的數位典藏為例,淺談現代電腦資訊科技與宗教的結合
在「唯心人文講座 ---- 教育何價」作三十分鐘講話 蔣家興 20090724
1.0. 「文明」
• 「文明」一詞最早見於易經,乾文言:「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又賁卦彖傳:「文明以止,人文也。」
• (*名詞解釋:文明、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科技、資訊科技(英文: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1.1. 西方「文明」一字為「Civilization」
• 「文明」「文」指人類文化,「明」則指人類文化的高度發達而言。孔子曰:「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此處之君子即為文明人。
• 西方「文明」一字為「Civilization」,也是已開化、已有教化之義。人類文明的表現,通常從兩方面論:一為物質文明、一為精神文明。
•
1.2. 人文 文化
• 人文 人類的禮樂教化。易經˙賁卦˙彖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孔穎達˙正義:「人文,則詩書禮樂之謂。」
• 現代最先將文化作為專門術語使用為E. B. Taylor ( 人類學家 ) 於1871年將文化定義為“文化是一個複雜的總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社會裏一切的能力與習慣…例如 中華文化 拜占庭文化 卑南文化 龍山文化 黑陶文化….
•
1.3. 科學
• 科學 以一定對象為研究範圍,依據實驗與邏輯推理,求得統一、確實的客觀規律和真理。有廣義與狹義之別。廣義泛指一切有組織、有系統的知識而言,可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二大類。狹義則專指自然科學而言。科學精神從事科學研究時所應秉持的信念與態度,如注重實證、客觀和求真等。後泛指一般客觀而有系統的研究精神。
•
1.4. 人文科學 自然科學
• 人文科學 凡人類所創造的文化,不以物質為研究對象,而偏重於義理的統攝、意義的詮釋、情感的抒發等相關主題之探討的學科。如哲學、史學、社會學、語文學、藝術等,統稱為「人文科學」。
• 自然科學研究自然物質及自然現象的科學。如物理學、化學、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生理學、數學等。…. 地球科學 太空科學 光電科學…
1.5. 科技(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科技(science and technology)包含基礎科學、應用科學、技術,亦即科學與技術的合稱,舉例:原子核分裂 原子彈 核能發電;電子 半導體 資訊科技和發展。
• 一般說Technology指的以技術、工藝為主;技術 專業的技能,如農業生產技術生物技術 軟技術。
•
1.6. 資訊科技(英文: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資訊科技(英文: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研究資料訊息的發生、轉換、傳遞的理論與技術,以及資料消息檢索系統的知識。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電腦科學和通訊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它也常被稱為資訊及通訊科技(ICT)。資訊科技的研究包括科學,技術,工程以及管理等學科,這些學科在信息的管理,傳遞和處理中的應用,相關的軟體和設備及其相互作用。資訊科技的應用包括電腦硬體和軟體,網路和通訊技術,應用軟體開發工具等。電腦和網際網路的普及以來,人們日益普遍的使用電腦來生產,處理,交換,和傳播各種形式的信息(如書籍、商業文件、報刊、唱片、電影、電視節目、語音、圖形、影像等)。
2.0. 天工開物
• 天工開物 http://www.chinapage.com/science/tiangongkaiwu/tgkw-2.pdfu/tgkw-2.pdf
• --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 http://contest.ks.edu.tw/~history/m/m6-2-3.htm
• -- 李约瑟難题 "The Needham Questio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7%BA%A6%E7%91%9F%E9%9A%BE%E9%A2%98A6%E7%91%9F%E9%9A%BE%E9%A2%98
•
2.1.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
• 宋應星字長庚,是江西省奉新縣人。宋應星原是一介考生,六試不第,後感於「士子埋首四書五經,飽食終日卻不知糧米如何而來;身著絲衣,卻不解蠶絲如何飼育織造」,遂不再應試,曾旅遊大江南北,行跡遍及江西、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新疆等地,實地考察,注重實學,從東北捕貂到南海採珠、和闐採玉。宋應星在任分宜縣教諭期間,將他平時所調查研究的農業和手工業方面的技術整理成書,在崇禎十年,由其朋友塗紹煃資助出版。
• 《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18卷。並附有123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
•
2.1.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
• 「天工開物」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共有十八篇。每一篇下又分為若干項,少的有三項,最多達三十六項。舉凡關於飲食、衣服、燃料,以及製陶、製紙、造船、採礦等的原料原產地,工作經過,都有詳細的說明。
• 例如:我國的採礦,自古以來沒有專書記述,只有許多零星的紀錄。但是在「天工開物」裡卻有關於礦產的專篇記述,凡有關礦產的種類、產地、採掘方法、採掘經驗,都有十分詳細的說明。此外,我國的化學知識,從來也沒有專書記述,但在「天工開物」一書中的冶鑄、錘鍛、燔石、五金等篇,卻保存了不少古代的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這一本書中也保存了不少的機械工程史料,對後人研究中國機械工程史有極大的助益!
•
2.2. 李约瑟難题 "The Needham Question"
• 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他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李约瑟难题也引起各界关注和讨论。
• 李约瑟难题无疑是李氏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中心论题。他提出了: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他个人见解是中国长久没有发展了,如腓尼基人和希腊人早期的城邦和现代城市,要为生存而互相竞争的环境。
3.0. 資訊時代----第三波文明的新開端
• -- * 時代雜誌在2006別出心裁地將「你」選為年度風雲人物,強調所有帶動資訊時代變遷的「你」,都是時代雜誌眼中的風雲人物。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89718_ART_ID=89718
•
3.1. 時代雜誌在2006別出心裁地將「你」選為年度風雲人物
3.2. 一個想法改變世界──網際網路的誕生與發展
• 回首看網際網路,我們發現它的故事就是一部不斷革命的歷史演義,起初是先有一個宏觀的架構、一個清晰的理念,再去構思如何在技術上實踐。靠著許多人的努力讓網路慢慢地趨於完美。
• 臺灣於一九九○年由教育部建置的「臺灣學術網路(TANet)」,實為我國網際網路肇始之基;目前更由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負責「臺灣研究網路(TANet2)」。其目的即為引進下一代網路技術,讓我國網路技術的研究可與國際同步。自從人類發明了文字、紙張、印刷術,利用「文字媒體」擴展了溝通的空間範圍。如今我們已經可以運用電腦與網路的技術,將各種溝通媒體如文字、圖像、聲音、影像、動畫和錄影結合成不同的「多媒體系統」,隨時隨地與不同時區、不同地點的人互通資訊。
3.3. The Road Ahead, by Bill Gates, 1996擁抱未來
• The Road Ahead, by Bill Gates, 1996 擁抱未來─「資訊高速公路」未來新藍圖
• 譯者:王美音, 遠流出版社, 1997
•
• 閱讀報告 http://140.128.183.3/homework/9401/1/words/upload/50150b.DOCs/upload/50150b.DOC
3.4. 從ARPA網到雲端運算… 1
• 網際網路www大事記
• 在1950年代,通信研究者促使了分散網路、排隊論和封包交換的研究。1960年美國國防部國防前沿研究項目署(ARPA)出於冷戰地考慮建立的ARPA網引發了技術進步並使其成為網際網路發展的中心。1973年ARPA網擴展成網際網路,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國和挪威電腦。1974年ARPA的鮑勃·凱恩和史丹福的溫登·澤夫提出TCP/IP協議,定義了在電腦網路之間傳送報文的方法。1983年1月1日,ARPA網將其網路核心協議由NCP改變為TCP/IP協議。
•
3.4. 從ARPA網到雲端運算… 2
• 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學之間互聯的骨幹網路NSFnet,這是網際網路歷史上重要的一步。在1994年,NSFNET轉為商業運營。Followed by the opening of the network to commercial interests in 1995. 因特網中成功接入的比較重要的其他網路包括Usenet、Bitnet和多種商用X.25網路。1990年代,整個網路向公眾開放。在1991年8月,在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瑞士創立HTML、HTTP和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最初幾個網頁之後兩年,他開始宣揚其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項目。在1993年,Mosaic網頁瀏覽器版本1.0被放出了,在1994年晚期,公共利益在前學術和技術的網際網路步增長。1996年,「Internet」(網際網路www)一詞被廣泛的流通,不過是指幾乎整個的全球資訊網。1996年以後,百花齊放
3.4. 從ARPA網到雲端運算… 3
• web 2.0 web3.0 雲端運算….
•
• 什麼是web 2.0 web3.0 ?
•
• 雲端運算 Cloud Computing 的概念與應用
•
3.5. 《易經》陰陽與二進制
• 二進制是計算機的數學語言基礎
•
• 《易經》中所表達的二進制原理
•
•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與 0, 1 二進制
3.5.1二進制是計算機的數學語言
电脑是使用二进制来进行计算的,它采用二进制记数作为自己的数学语言,而不是用人们所熟悉的十进制。为什么和计算机联系最自然的记数方法是二进制呢? 二进位制所需要记数的基本符号只要两个,即0和1。总之,二进位制的一个数位正好对应计算机介质的一个信息记录点。用计算机科学语言来称谓,二进位制的一个数位称为一个比特(bit),8个比特称为一个字节(Byte),依此就能创造出现实世界之外的、变化万千的另一个世界。
3.5.2《易經》中所表達的二進制原理
•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段话所指的,就是《易经》利用阴阳创造万物的基本思想与过程。现代计算机所应用的,正是宇宙创造万物的阴阳原理。具体地说,《易经》八卦的生成,恰恰表达了上述的二进制原理。下图是八卦生成过程和二进制过程的比较:
3.5.3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與 0, 1 二進制
• 莱布尼兹发明二进制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大约是在1672-1676年间,莱布尼兹开始了0与1的二进制思考。1701年,莱布尼兹将关于二进制的论文提交给法国科学院,但要求暂不发表。1703年,他将修改后的论文再次送给法国科学院,并要求公开发表。这是西方第一篇关于二进位制的文章,是莱布尼兹在《皇家科学院纪录》上发表的,标题为《二进制算术的解说》,副标题为“它只用0和1,并论述其用途以及伏羲氏所使用的古代中国数字的意义”。1716年,他又发表了《论中国的哲学》一文,专门讨论八卦与二进制,指出二进制与八卦有共同之处。
4.0. 資訊科技與人文的結合舉例
• 地理資訊數位典藏、Google Book Digitization Project and Its Prospect(看見古書Google Book Search)、遠距離教學(e-learning Electonic Learning, fr wiki Distance Education, fr wiki MIT OpenCourseWare (OCW) Distance Education: Online Courses at Harvard 台大遠距教學全球華文網路教育中心 亞卓市全民學校 ……)
•
• Zinio、MyZinio 、Amazon Kindle(電子出版、書包)、百花齊放部落格(光明國小部落閣 cch剪貼簿… )、facebook Windows Live Messenger YouTube(音樂版本比較) ……
•
• web 2.0 web3.0 雲端運算…..
•
• 什麼是文字圖像聲音數位化
•
4.0.1數字文字圖像聲音數位化
• 十進位轉換成二進位
4.0.2 文字數位編碼
• 電腦數位化的發展造就了新的人類文明
• 如何讓只能分辨 0 與 1 訊號(1bit)的電腦能處理文字呢?那就必須有文、數字的編碼系統了,將人類語言中的字符(Characters)轉換電腦內部能處理的數位型態。
•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編碼系統
• 中文碼大五碼 (Big5)
• 國際通用碼 (Unicode)
•
4.0.3數位化圖片影像處理
• 所謂數位化影像處理(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簡稱DIP),即是使用電腦來處理二維(2D) 影像,但是類比影像在作處理前,必須先將資料「數位化」,也就是需要先把影像資料轉換成電腦能看得懂的「O」與「I」,其作法是先將影像的全部位置「取樣」,再分析並記錄其每一點約「亮度」、「顏色」與「位置」等。在影像中取樣的每一點稱為「像素」(Pixel),構成影像的像素,就像把圖像分割成許多小方格後的單位方格一樣,每個像素都有特定的位置、顏色、亮度等資料,將此資料換成數據,以陣列(Array)方式存入電腦中以便處理。這就是DIP的原理。
•
4.0.4音樂如何數位化編碼?
• 將音樂數位化,首先必須將音訊數位化。將音訊數位化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見的方式是透過PCM(Pulse Code Modulation)。音樂CD即是紀錄此種格式的數位訊號,轉換原理如下。首先我們考慮聲音經過麥克風,轉換成一連串電壓變化的訊號,如圖一所示,我們現在開始將這聲音波型的類比訊號數位化(Analog to Digital)。這張圖的橫坐標為秒,縱坐標為電壓大小。要將這樣的訊號轉為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格式的方法,是先以等時距分割橫坐標。假設用每0.01秒分割,則得到圖二。
5.0. 文字般若與弘法__指月之指到網路發展到弘法應用
• 指月之指 文字般若 弘法利生
• 佛經數位化情形
佛教資料電子數位化的意義 國家數位典藏計畫總攬 CBETA電子佛典的建置和推廣 臺灣地區中國古籍數位化的現況與展望 漢籍全文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
• 數位化佛經典藏舉例 ( 讀佛經的好地方 )
佛教 Buddhism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中华佛典宝库 佛學世界(網路藏經閣) 美佛會 虛鄰藏經閣 漢文電子大藏經系列 Chinese Buddhist Canon Series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
5.1. 指月之指
• 指月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 ──《愣嚴經》
• 月在天心一輪明月高掛天心指在手上一根指頭伸自手上
• 因為手指故目擊月亮因為橋樑乃足跨彼岸因為眼睛遂心領愛情因為白馬而旁觸萬物指即月橋即岸眼即愛馬即物物非馬愛非眼岸非橋月非指
• 月在指在月亡指亡
• 2002/09/14 南松山2002/10/《新原人》雜誌41期
5.2.文字般若
• 凡是佛所說的一切教法,或是佛弟子所說的一切言教,不論是聲教或是文字所印刷的經典,都稱為文字般若。
• 文字般若,網際網路(www)帶載文字、知識的便利傳動、傳播。 佛學常見詞彙 (陳義孝居士編著)
• 般若 ?能證悟空理的智慧。梵語praj 的音譯。
• 1文字般若-方便引導-德聞聖教 啟發智慧
• 2觀照般若-體驗真理-依教奉行 行解相應
• 3實相般若-所依所證-圓明寂照 不生不滅
•
6.0. 結語
• 數位虛擬世界(Cyber Space)浩瀚如美麗星空(事實上,宇宙中星空最美麗,亙古皆如此,無可超越;數位星空還有許多問題,卻是璀璨迷人)。易經˙賁卦˙彖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項是天上的美麗,一項是人間的美麗。不去瞻仰,去親近,那就太可惜了。
• 可試著建造「唯心宗數位化虛鄰藏經閣」,作有系統的、整合的、連結型態的數位化佛經典藏 ;「南天文化院圖書典藏」似可亦以數位為主,紙本為輔。當然,紙本佛經、圖書之收藏與使用其價值永在,但只收藏有特殊意義者即可。
這次講話的投影片大綱
張貼在 cch1000’s clippings
部落格上(http://cch1000.blogspot.com/ );
其中讀佛經的好地方特別值得仔細瀏覽。
歡迎你們上網參閱。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我閱讀謝瑞智教授語體文譯經【般若心經的澈悟】和【藥師經.觀音經釋義】二書,法喜常在。
我閱讀謝瑞智教授語體文譯經【般若心經的澈悟】和【藥師經.觀音經釋義】二書,法喜常在。這兩本白話譯經經文的解說條理井然、清新,清楚,譯文極為簡潔、淺明,讓人喜愛,自有一股引力,吸引去輕鬆閱讀,引導去讀懂經文真正意義和道理。……我們一齊讀此經文,同沾法喜,安頓身心,同得佛祖保佑。
瑞智教授吾兄:
渥承您餽贈二本十分珍貴的大作語體文譯經「般若心經的澈悟」和「藥師經 觀音經釋義」,至感盛情。遲了一些時間才寫信向您道謝,請寬宥。
幾年前我閱讀了 貴「般若心經的澈悟」一書,有豁然開悟的驚喜。在此之前我也讀過幾冊其他「心經註釋」,可能因為我慧根不足,註釋也有不足不明處,並未領悟。一直到讀完你用語體文意譯心經,因為您精湛的法學和佛學學養,得讓全書思想結構圖井然有序,講解條理清楚,文字清新、淺顯、明白,自有一股引力,吸引去輕鬆閱讀,引導去讀懂經文真正意義和道理。從此,我知道一點人生涵義、色空的哲理、人法二空、因果輪迴、從無掛礙無慌張無害怕到正心安樂之清明境界的道理、……如何淨化身心安度到彼岸的實踐入世做為和態度。閱讀您的書,常得法喜。
我也已讀完「藥師經觀音經釋義」全冊,經文解說一樣的井然、清新,譯文極為簡明,讓人喜愛。 以前讀「藥師經」有點不解為何佛土無有女人?似很歧視女子。等到你解釋沒有女人是(指沒有男女之分),才明白在清淨佛土,是眾生平等,不分男女的。家慈虔誠信佛,從小我們崇敬「觀世音菩薩」是無限慈悲的佛祖,也稱作「觀音媽」,當眾生有苦難時,只要頌念她的名號,即可獲得解脫苦厄;就像母親愛護自己小孩一樣,「觀音媽」保佑眾生。閱讀您用淺顯易懂的語體白話翻譯「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一看就懂了,果然信眾容易懂經文中的勝義。這是很大功德,嘉惠眾多善男信女。我最喜愛您語體譯文中所有括弧內的解釋,極簡又精準、美麗,您有精湛高明學養才能做到,別人恐怕很難做到。
我會常讀「般若心經的澈悟」和「藥師經 觀音經釋義」二書,讓法喜常在。也會推介這兩本好書給親友,讓眾人同沾法喜,安頓身心,同得佛祖保佑。
您餽贈大作,無比珍貴,敬致我衷心誠摯的謝忱。內人秋月和我一起問好
您和嫂夫人。敬祝
安好
弟家興敬上 2009/4/16
【般若心經的澈悟】
般若心經的澈悟-人生系列
I S B N:9869995187
作 者:
精平裝: 平裝本
出版社:謝瑞智
出版日: 91/02/01
中國圖書分類: 經典
內容簡介
心經是大般若經六百卷的精髓,雖只有二六二字,卻蘊藏人生的大智慧,生死的大祕密,與宇宙的大道理。只要讀者用心閱讀本書,並修持六度,開創您新的人生觀,就能成為菩薩,過著幸福生活。
三民書局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99n155h10u103T88S100K65U109z121BYJnTBp941HqQGhV1653p&cat=ZXfSZgNCzRAo205&pos=CuHBhJ606yZKhEEqKKsIQf&item=376PcLXgU762&kind=hXQqLCoSXvA&no=Ox865RnNMjK544bGZ
http://search.kingstone.com.tw/SearchResult.asp?s_name=%u8B1D%u745E%u667A&SE_Type=%u5168%u9928%u641C%u5C0B&c_name=%25E8%25AC%259D%25E7%2591%259E%25E6%2599%25BA&c_type=%25E5%2585%25A8%25E9%25A4%25A8%25E6%2590%259C%25E5%25B0%258B&d_type=au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000300050
【藥師經.觀音經釋義】
I S B N:9574153487
作 者:謝瑞智 譯
精平裝: 平裝本
出版社:謝瑞智
出版日: 97/04/01
中國圖書分類: 經集部
三民書局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99V155l10w107y88R108l68A109I130yQYcQSg193IlZZqN107j&cat=YEpJL194VHwCJv251&pos=ExYPdC230iNIbQI80UMdWVx&item=165NgQNpL128&kind=hOVjOL196CKeX&no=Xy210BqIYfS249jCR
內容簡介
《藥師經》與《觀音經》,早為佛教信眾常常誦念的重要經典,並將誦念的功德迴向正遭並困惑面臨危難的親友。如能在誦念經文之外,又能了解經典之詳細內容,就更可達成佛陀說法之旨意。本書即為此而寫,以助眾生體會經文中的勝義。
作者介紹
謝瑞智
學經歷: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法政學博士
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碩士
日本明治大學法學學士
日本警察大學本科
中央警察大學校長
二、三屆國大代表
銓敘部政務次長等...
相關閱讀
勝鬘經講記(三)
簡明白話觀音經
金剛.藥師.普門.阿彌陀四合經(龍紋)50K D0009. 1
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
瑞智教授吾兄:
渥承您餽贈二本十分珍貴的大作語體文譯經「般若心經的澈悟」和「藥師經 觀音經釋義」,至感盛情。遲了一些時間才寫信向您道謝,請寬宥。
幾年前我閱讀了 貴「般若心經的澈悟」一書,有豁然開悟的驚喜。在此之前我也讀過幾冊其他「心經註釋」,可能因為我慧根不足,註釋也有不足不明處,並未領悟。一直到讀完你用語體文意譯心經,因為您精湛的法學和佛學學養,得讓全書思想結構圖井然有序,講解條理清楚,文字清新、淺顯、明白,自有一股引力,吸引去輕鬆閱讀,引導去讀懂經文真正意義和道理。從此,我知道一點人生涵義、色空的哲理、人法二空、因果輪迴、從無掛礙無慌張無害怕到正心安樂之清明境界的道理、……如何淨化身心安度到彼岸的實踐入世做為和態度。閱讀您的書,常得法喜。
我也已讀完「藥師經觀音經釋義」全冊,經文解說一樣的井然、清新,譯文極為簡明,讓人喜愛。 以前讀「藥師經」有點不解為何佛土無有女人?似很歧視女子。等到你解釋沒有女人是(指沒有男女之分),才明白在清淨佛土,是眾生平等,不分男女的。家慈虔誠信佛,從小我們崇敬「觀世音菩薩」是無限慈悲的佛祖,也稱作「觀音媽」,當眾生有苦難時,只要頌念她的名號,即可獲得解脫苦厄;就像母親愛護自己小孩一樣,「觀音媽」保佑眾生。閱讀您用淺顯易懂的語體白話翻譯「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一看就懂了,果然信眾容易懂經文中的勝義。這是很大功德,嘉惠眾多善男信女。我最喜愛您語體譯文中所有括弧內的解釋,極簡又精準、美麗,您有精湛高明學養才能做到,別人恐怕很難做到。
我會常讀「般若心經的澈悟」和「藥師經 觀音經釋義」二書,讓法喜常在。也會推介這兩本好書給親友,讓眾人同沾法喜,安頓身心,同得佛祖保佑。
您餽贈大作,無比珍貴,敬致我衷心誠摯的謝忱。內人秋月和我一起問好
您和嫂夫人。敬祝
安好
弟家興敬上 2009/4/16
【般若心經的澈悟】
般若心經的澈悟-人生系列
I S B N:9869995187
作 者:
精平裝: 平裝本
出版社:謝瑞智
出版日: 91/02/01
中國圖書分類: 經典
內容簡介
心經是大般若經六百卷的精髓,雖只有二六二字,卻蘊藏人生的大智慧,生死的大祕密,與宇宙的大道理。只要讀者用心閱讀本書,並修持六度,開創您新的人生觀,就能成為菩薩,過著幸福生活。
三民書局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99n155h10u103T88S100K65U109z121BYJnTBp941HqQGhV1653p&cat=ZXfSZgNCzRAo205&pos=CuHBhJ606yZKhEEqKKsIQf&item=376PcLXgU762&kind=hXQqLCoSXvA&no=Ox865RnNMjK544bGZ
http://search.kingstone.com.tw/SearchResult.asp?s_name=%u8B1D%u745E%u667A&SE_Type=%u5168%u9928%u641C%u5C0B&c_name=%25E8%25AC%259D%25E7%2591%259E%25E6%2599%25BA&c_type=%25E5%2585%25A8%25E9%25A4%25A8%25E6%2590%259C%25E5%25B0%258B&d_type=au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000300050
【藥師經.觀音經釋義】
I S B N:9574153487
作 者:謝瑞智 譯
精平裝: 平裝本
出版社:謝瑞智
出版日: 97/04/01
中國圖書分類: 經集部
三民書局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99V155l10w107y88R108l68A109I130yQYcQSg193IlZZqN107j&cat=YEpJL194VHwCJv251&pos=ExYPdC230iNIbQI80UMdWVx&item=165NgQNpL128&kind=hOVjOL196CKeX&no=Xy210BqIYfS249jCR
內容簡介
《藥師經》與《觀音經》,早為佛教信眾常常誦念的重要經典,並將誦念的功德迴向正遭並困惑面臨危難的親友。如能在誦念經文之外,又能了解經典之詳細內容,就更可達成佛陀說法之旨意。本書即為此而寫,以助眾生體會經文中的勝義。
作者介紹
謝瑞智
學經歷: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法政學博士
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碩士
日本明治大學法學學士
日本警察大學本科
中央警察大學校長
二、三屆國大代表
銓敘部政務次長等...
相關閱讀
勝鬘經講記(三)
簡明白話觀音經
金剛.藥師.普門.阿彌陀四合經(龍紋)50K D0009. 1
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3萬信眾送聖嚴 法華鐘聲不止

聖嚴植存 歸於土化為泥
3萬信眾送聖嚴 法華鐘聲不止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4738221.shtml
碧綠草地上,青翠竹林彷彿滴得出水;奇石水瀑旁,人龍靜靜蜿蜒,宛如油畫。聖嚴法師昨天植存於金山環保生命園區,逾三萬名信眾繞著之字形山路前行,形成巨大美麗的圖案,五小時後才緩緩散開。 ...more
新 聞 提 要
3萬信眾送聖嚴 法華鐘聲不止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阮南輝/台北縣報導】
2009.02.16 05:48 am
聖嚴今植存 上萬信徒湧法鼓山 / 華視新聞
數萬名信眾不畏溼冷天氣,穿著雨衣步行到「環保生命園區」緬懷聖嚴法師,隊伍綿延三公里。記者李府翰/攝影碧綠草地上,青翠竹林彷彿滴得出水;奇石水瀑旁,人龍靜靜蜿蜒,宛如油畫。聖嚴法師昨天植存於金山環保生命園區,逾三萬名信眾繞著之字形山路前行,形成巨大美麗的圖案,五小時後才緩緩散開。
聖嚴法師本月三日圓寂,昨天下午舉行植存儀式,寒風細雨中,信眾絡繹不絕,綿延超過三公里,不少人在植存代表護送骨灰到生命園區時,合十下跪。
法鼓山昨天下午在大殿舉行追思法會,由聖嚴生前摯友寬裕長老、廣慈長老、今能長老說法,馬英九總統、蕭萬長副總統、前副總統呂秀蓮、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都到場。
馬英九致詞時,盛讚聖嚴一生最大奉獻是「將深奧佛法轉化為積極進取的人生哲學」,更強調聖嚴提倡的「心六倫」運動,是台灣向上提升的巨大動能,也是化解社會歧見的道德基礎。他並頒給聖嚴褒揚令。
聖嚴的舍利函(骨灰盒)由法眷代表捧出大殿時,殿外大道早有滿滿信眾夾道跪迎,當舍利函經過,信眾波浪般自動伏地,隨後逐一跟上隊伍,將大殿至生命園區三公里路程拉得越來越長。
植存區在生命園區中央,為山壁環抱,看似一片茵草,上植幾株碧竹,宛如小小竹園。法鼓山表示,該區共分四區,輪到哪一區就埋哪一區,聖嚴也不例外;園區每要植存,都會以圓柱新挖五個洞,彼此保持一定距離,洞口在植存先後都會以蓋子掩住,上覆草皮。
植存儀程由五組十五名代表分別進行,每組三人,分別負責植存、獻花、覆土,其中十三名為聖嚴法眷(僧團弟子)、法子(傳法弟子),馬英九、蕭萬長也擔任植存、獻花代表。
第一組植存隊伍由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率領,植存時,果東將第一袋骨灰袋從舍利函中取出,解開繫帶,將骨灰倒入洞內,再將空袋放入洞內;再由第二人放上一朵蝴蝶蘭,最後由第三人象徵性覆土兩坯。五組陸續完成後,全場默禱一分鐘,全程十五分鐘結束,肅穆寧靜。
植存後,三萬多人繼續繞行法鼓山山路,至晚間八時才散,法華鐘聲不止。法鼓山弟子並以發願來供養心中永遠的師父,正如聖嚴所說,「以至誠心來供養師父,我非常歡喜」。
心六倫
●聖嚴法師於二○○七年發起的倫理運動,涵蓋家庭、生活、校園、自然、職場及族群等六倫,鼓勵人人從「心」做好此六面向的倫理。(何定照)
■台灣人物》聖嚴法師
【2009/02/16 聯合報】@ http://udn.com/
displayTrackBackMenu2('4738221','')
看看誰引用()
熱門引用排行
不立碑不記名 聖嚴身後事無禁忌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2009.02.16 05:48 am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追思暨植存法會,昨天下午在法鼓山舉行,現場播放他的紀錄影片追思緬懷。記者李府翰/攝影
聖嚴昨天植存,是他以色身完成的最後說法。從一生弘法到色身消逝,聖嚴無不力行佛理,做出絕佳的生死典範。
從世俗眼光看來,聖嚴人生坎坷,自小病弱家貧,十歲才入學識字,又幾度因窮輟學;也非自幼聰穎,五歲才會說話,「家人認為我長大後必是個傻瓜」。
他的弘法之路亦阻難重重。少時初次出家,因戰亂中斷;來台二度出家,卻常被各宗派排除;赴日取得博士,回台無處發揮;赴美自願成為行腳僧期間,更常露宿街頭、路邊撿食,還曾遭槍所逼。創辦法鼓山也歷經艱辛,晚年更苦於腎疾。
然而,聖嚴從無怨尤。早在卅餘歲第一本自傳裡,他便深刻寫下無論順境逆境,都是「增上緣」。他濟人無數的一○八自在語及諸多智慧語,不但是深奧佛理的日常語言轉換,也是他的生活實踐。
聖嚴更以自身為見證,顯現如何以佛法超脫病、死。從小罹病不斷,一直被認為會早死,他卻靠著願力一次次活過來,抱病為佛法奔走。弟子心疼,要他「明天再做」,他說:「你怎知道我明天還在?」
聖嚴圓寂後的一切佛事,也為全台揭示難得的身後觀。他不講頭七,身後六天便火化,也不在意正逢黃曆「忌安葬」的月破日,在在超越傳統喪葬形式,建設「如此依然能往極樂世界」的新印象;他更以自身推廣「植葬」,將骨灰分散植存大地,不立碑記名、也不種樹,破除「據洞為親」的觀念,示範如何放下我執。
在環保生命園區,聖嚴的骨灰將與其他往生者一樣,回歸自然、滋潤大地,又再造新生命,這正是佛法「歸於空無」、「無分別心」的體現。世人將不辨聖嚴究在何處,因為他確實不在此處─如他所說,他將乘願再來,當虛空有盡,唯大願能超越此生,世代傳遞。
■台灣人物》聖嚴法師
【2009/02/16 聯合報】@ http://udn.com/
displayTrackBackMenu2('4738226','')
看看誰引用()
熱門引用排行
信眾祈願「祝福師父看到菩薩」
【聯合報╱記者阮南輝/台北縣報導】
2009.02.16 05:48 am
總統馬英九與副總統蕭萬長等人參加植存儀式,和法鼓山的信眾在植存區四周,雙手合十默禱,送聖嚴最後一程。照片/法鼓山提供
「祝福師父看到菩薩。」小一的謝承恩在祈願卡上寫上對聖嚴法師的祝願,聖嚴法師曾跟信眾開示,希望大家對他最大供養,就是以願供養。
不少中南部信眾昨天清晨四點就來到法鼓山,植存儀式前的追思法會,在各樓層視訊區的民眾口中念著佛號,看著即時轉播,不少人紅著眼眶,接著播放聖嚴法師的開示影片,很多人忍不住悲傷,輕拭淚眼。
法鼓山安排「供願」程序,讓信眾在祈願卡寫下心願,也實踐法師的心願。馬英九總統的祈願卡寫著「提昇人品、淨化社會、包容尊重、共建樂土」;副總統蕭萬長則是「實踐師父理念,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六十歲的阿嬤張蓮嬌祈求「眾生都能平安順利」;家庭主婦邱秀鳳寫下「佈施、行善、植願」的心願,法鼓山將把信眾的祈願卡,懸掛在開山紀念館的祈願樹上,作為師父的供養。
■台灣人物》聖嚴法師
【2009/02/16 聯合報】@ http://udn.com/
‧
信眾祈願「祝福師父看到菩薩」
‧
不立碑不記名 聖嚴身後事無禁忌
‧
聖嚴植葬 詢問者大增
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藏經閣
藏經閣
佛經數位化情形
虛鄰佛經
人類心智之最偉大工程永遠都在致力於科學與人文的結合。
-The greatest enterprise of the mind has always been and always will be the attempt linkage of the science and humanities.
《Consilience》1998. P.8
Edward O. Wilson (1929-)
代序
進入21世紀時的回顧和前瞻,科技發展與人文重建-
在第七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研討會”上的講話
http://www.ios.sinica.edu.tw/pages/seminar/infotec4/6-1.doc
2001年10月8日至10日於台北國家圖書館
前言
數位化已經成為全球學術圈不可抗拒的趨勢,在某些領域,更逼著學者、研究人員和教授走出象牙塔,不得不和外面世界溝通。尤其是他們過去一輩子都無須打交道的人士,如今卻必須移樽就教,或是向其說明自已的研究內容。這種情形在全球的漢學研究尤為普遍。
網際網路使得漢學研究的全球化、虛擬化更為逼近,而過去傳統保守之抱殘守缺,書中自有黃金屋之滿足、成就,因而迅速被後生晚輩迎頭趕上。關鍵只在數位化資訊之流通、掌握能力。
多年前,謝清俊對日本學者、美國學者提到:「媒介(指網際網路)的改變,必然引起資料、論文及觀念之收集、儲存保存及呈現之革命性改變。為此,知識的匯集和呈現亦將隨之改變。」聽到這樣的說法,多數學者都有點茫然,少數則是震驚。的確,當年聽懂的人,如今成為其領域數位化的先驅。...................(全文)
有關佛經數位化的情形
Bookmarks
2005 ᆭ�헤턶↓ᄌ↑ᄋᄑᄂ돠쒜ᄏPᄈᆬᅫᆲ ̄ᄚQᄋ야ᄈᄌ↑ᆴᅥ
2005 ᆭ�헤턶↓ᄌ↑ᄋᄑᄂ돠쒜ᄏPᄈᆬᅫᆲ ̄ᄚQᄋ야ᄈᄌ↑ᆴᅥ1
gaya-ᆭ�ᄆ쬝]]ᄚT-뱌ᄂGᄂQᆬᄡ-ᄍqᄂlᆭ�ᄄ¥턶↓넑ᄎᄍBᆬᅫᄏPᆴiᄆ₩
http--teens.theweb.org.tw-excel6-paper-No5_2FJLo_04.pdf
ᄀuᆭ�헤ᄎ�ᄌ�ᄌ↑ᆴᅥᆴwᄀvᆰᄎᆱᄎcᄍLᄉ{ᄏPᄂᄎᆴeᅡᄇᄂᄊ
ᆭ�며I?ᆵᄌ?ᄂj?
턶↓ᄄ¥ᅡᅢᄚ↑ᆴaᆱᆲᆲ↓ᄃᆳpᄉeᄀGᄂᄎᆴeᄉoᆴiᄂᄊᄉᆳpᄉe
ᄎ~ᅣyᆬ�ᄂ¥ᄀDᆭ�ᄄ¥ᄌg�ᄌ↑ᆴᅥᆴwᄀDᄂᄊᄇ
ᆲᅢᅡᅢᄂ¥ᅣm턶↓너ᄂᄃᄉoᆴiᄇ{ᆰpᄏPᆴiᄆ₩
ᄎ�ᄌ�ᄌ↑ᄋᄑᄍᆭ�ᄆᄂᄃ퍄ᄏᄏPᄐvᅤT 5-2
BAUS - BALV - EBS - 84,000 Electronic Dharma Doors - Buddhism - Religion
CBETA E-News 0001
CBETA ᄃᄈNᄌ↑ᆴᅥ
ᄚ↑ᆴaᄂ¥너ᄌ↑ᆴᅥᆴw ᄍqᄂlᄈ�
턶↓ᄄ¥ᅡᅢ헤ᄇᄌ↑ᄋᄑᄎ�
ᆭ�ᄌg 턶↓너 - Yahoo! Search Results
ᆭ�ᄌg 턶↓너 Web Search Results from Answers.com
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二期 84年 6月
推動佛經電腦化的「現代須達多長者」--沈家楨博士 釋自衍 採訪整理
緣起 四月底五月初,台灣佛教界掀起了一股"佛經電腦化"的旋風,無論在電腦網路或佛教刊物上,您都可以見到有位沈家楨博士,從美國千里迢迢回到台灣,推廣佛經電腦化的訊息。..........(全文)
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十八/十九期 88年 9月
佛教資料電子化的意義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謝清俊 各位好!今天實在很榮幸到這裡向各位做報告。辦這個活動的時候,自衍法師找我,我說我實在是忙,六月、七月各有一個國際性的會議,這兩個國際性會議之間,事情特別多。所以他就說好吧,下次再說。過了不久,接到他的E-mail:「有很多人說,佛教界做佛教電子化是不務正業,您有什麼看法?」還問我很多其他的問題,我都回答了。後來他說:「您還是來講一講好了。」.................(全文)
虛鄰佛經
中華佛典寶庫 http://www.fodian.net/organize/division.htm
佛法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华,对东方文化,及人类文明,有深远的影响。 中华佛典宝库,是海内外正信佛法四众弟子与热爱中华文化的善友共同建立和维护的数字化佛典宝库,汇集珍贵的大藏经宝典和多媒体法宝资源。本网站的大正藏和续藏经(部分)来源于台
湾“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的授权,对此我们大陆的三宝弟子表示衷心的感谢!此资源只许免费传播,严禁有价出售光盘和随有价光盘一起赠送!本站也从未授权给任何单位或个人出售本站整理的藏 经光盘。其它网站可以引用本站内容,但应标明来源。
中华佛典宝库”的佛典分为大藏经和藏外佛典两个部分,其中大藏经部分以《大正藏》和《卐续藏 》为主,分部方法和经文编号完全采用《大正藏》和《卐续藏》的体例。目前提供 经“中华佛典宝库”网站转码并处理过的“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录入、校对完全的《大正藏》第1-55卷和第85卷和《卐续藏》新版第1-16卷 和第54-88卷。
大正新修大藏經及卍新纂續藏經,以壓縮檔形式供下載,漢字為大陸常用之國標碼,各卷往往並未全部上網,用者亦可以單下載藏經目錄。本網站亦有藏文與巴利文藏經壓縮檔可以下載,但網站並未說明可下載的原文藏經是否全部經卷。
http://www.cbeta.org/index.htm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CBETA)) (可檢索 Searchable
佛研所參與的主要專案之一,專案整理出來的佛經全文常被其他類似網站使用,專案所選經文包括大正藏及卍續藏,可以線上閱讀,也可以下載大五碼或UTF-8不同格式的經文,也有光碟可以索取,CBETA的檢索功能頗強大,詳細請看:http://www.cbeta.org/cbreader/search.htm。
過去數年,經由眾人努力,網路上集結了不少佛教經典,也因此帶動佛典電子檔輸入熱潮。大家的目標主要著重在網路應用,比如將這些電子檔置放於 FTP上供人免費下傳,或是透過 GOPHER、WWW方便使用者瀏覽,最近更在 WWW上提供檢索查詢功能。另個發展是將電子檔包裝設計成電子書,以使經文的呈現更加精緻。所有這些努力,莫不希望能夠透過網路,使佛典普及,讓更多人同霑法益,並利用電腦的能力拓展佛典的應用範圍及閱讀方式。…………more at http://www.cbeta.org/index.htm
online 佛學原典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大正新修大藏經》
簡稱《大正藏》,是日本學者於大正11年(1922年)至昭和9年(1934年)編輯而成,所收異本最為豐富,是現代學術界使用率最高的一部大藏經。
大正藏》的正編,包含由印度語譯成的佛典三十二冊及中國古德的著述二十三冊。依據經典發展史的先後順序排列的分類法,分為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 、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集部、阿含部類、阿含部類、釋經論部、毗曇部、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以上為譯典)、經疏部、律疏部、論疏部、阿含部類、阿含部類、阿含部類、阿含部類、阿含部類(以上為中國撰述)。共收經典2276部、9041卷。
漢文電子大藏經系列Chinese Buddhist Canon Series http://www.buddhist-canon.com/
《漢文大藏經系統概述與目錄》
巴利原典高麗大藏經乾隆大藏經 CBETA大正藏佛經白話今人要論修證法門佛教史傳十方咒輪早晚課誦因果報應念佛感應佛學資料
網絡藏經閣http://www.suttaworld.org/Collection_of_Buddhist/index.htm
乾隆藏、 卍續藏、大正藏,各經全文為pdf檔格式。
回藏經閣http://www.suttaworld.org/Collection_of_Buddhist/Successive_Tripitaka/index.htm
※ 本乾隆大藏經之檔案皆為PDF格式,若無PDF開啟程式,請按此 ※
大乘般若部
大乘寶積部
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
大乘涅槃部
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
大乘單譯經
………..
此土著述
………………..
漢文大藏經刊刻源流表
龍藏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敕刊于北京,至高宗乾隆三年(1738)完成。御制序謂北藏版本訛舛,因重校刊,蓋以北藏為底本而重修者。各地所存尚多。
卍續藏
01印度撰述經部
02印度撰述密經儀軌部
03中國撰述大小乘釋經部一
04中國撰述大小乘釋經部二
05大小乘釋經部三華嚴部疏(226~232)
……………
85史傳部十一(1586~1594 經)
86史傳部十二(1595~1611 經)
87史傳部十三(1612~1622 經)
88史傳部十四(1640~1671 經)
......................................
藏經 Tripitaka
*引用自法鼓研修學院佛教原典http://e-library.chibs.edu.tw/tripitaka.php#Hanwen
在這裡我們儘量挑選全文經文較多的網站,並同時著名藏經全文在哪兒和全文經文的出處。
除了梵巴藏文跟漢文的藏經全文網站外,我們也收錄其他亞洲語文和西方語文的藏經全文網站。
以上各部份的網頁均能呈現藏經經文。
我們也請大家多注意經文檢索查詢系統,這些是花心血與專業判斷力最大的工夫,另外還有純粹研究整理經目、藏經書目、經文名詞等工具網站。
藏文、巴利文與梵文都在電腦字體上不很統一,所以往往去不同網站看原文經典均要重新下載字體,佛典語文輸入法也可能要個別下載。
We include below web sites of Tripitaka full text. We divide the Tripitaka full text sites into:1.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2. In other Asian languages; 3. In modern western languages; 4. In Scriptures' original languages.
Please note that there are many standards of Tibetan, Pali and Sanskrit for computer display. Hence you often have to install site specific fonts and input methods for these languages.
All pages above will show Tripitaka text in course. We have also listed tool sites devoted more purely to organizing Tripitaka catalogues, bibliographies as well as researches on Tripitaka terms. Do not miss the Tripitaka search systems!
漢文藏經全文 Tripitaka in Chinese
其他亞洲語文藏經 Tripitaka in other Asian Languages
現代西方語文藏經 Tripitaka in Modern Western Languages
梵巴藏文藏經 Tripitaka in Sanskrit, Pali, Tibetan
……………………………………more at http://e-library.chibs.edu.tw/tripitaka.php#Hanwen
http://www.baus.org/baus/budresou.html#c_buddhism#c_buddhism
Eighty-Four Thousand Electronic Dharma Doors
[ Theravada ] [ Mahayana ] [ Vajrayana ] [ Non-Sectarian ] [ Chinese Buddhism Resources ]
Histor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 speaking, there are three major traditions in Buddhism. First of all, Theravada, or Southern Buddhism, practiced in most South Asia. Secondly, Mahayana, or Northern Buddhism, practiced mostly in China, Japan and Korea. Last but by no means least, Vajrayana, or Tibetan Buddhism, practiced mostly in, you guessed it, Tibet.
First part of this page is dedicated to web sites with documents in English. All sites listed in this part are categorized in either one of the three major traditions, or Non-sectarian. Second part of this page is the collection of web sites that are either established by Chinese or constructed with most documents in Chine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
佛經數位化情形
虛鄰佛經
人類心智之最偉大工程永遠都在致力於科學與人文的結合。
-The greatest enterprise of the mind has always been and always will be the attempt linkage of the science and humanities.
《Consilience》1998. P.8
Edward O. Wilson (1929-)
代序
進入21世紀時的回顧和前瞻,科技發展與人文重建-
在第七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研討會”上的講話
http://www.ios.sinica.edu.tw/pages/seminar/infotec4/6-1.doc
2001年10月8日至10日於台北國家圖書館
前言
數位化已經成為全球學術圈不可抗拒的趨勢,在某些領域,更逼著學者、研究人員和教授走出象牙塔,不得不和外面世界溝通。尤其是他們過去一輩子都無須打交道的人士,如今卻必須移樽就教,或是向其說明自已的研究內容。這種情形在全球的漢學研究尤為普遍。
網際網路使得漢學研究的全球化、虛擬化更為逼近,而過去傳統保守之抱殘守缺,書中自有黃金屋之滿足、成就,因而迅速被後生晚輩迎頭趕上。關鍵只在數位化資訊之流通、掌握能力。
多年前,謝清俊對日本學者、美國學者提到:「媒介(指網際網路)的改變,必然引起資料、論文及觀念之收集、儲存保存及呈現之革命性改變。為此,知識的匯集和呈現亦將隨之改變。」聽到這樣的說法,多數學者都有點茫然,少數則是震驚。的確,當年聽懂的人,如今成為其領域數位化的先驅。...................(全文)
有關佛經數位化的情形
Bookmarks
2005 ᆭ�헤턶↓ᄌ↑ᄋᄑᄂ돠쒜ᄏPᄈᆬᅫᆲ ̄ᄚQᄋ야ᄈᄌ↑ᆴᅥ
2005 ᆭ�헤턶↓ᄌ↑ᄋᄑᄂ돠쒜ᄏPᄈᆬᅫᆲ ̄ᄚQᄋ야ᄈᄌ↑ᆴᅥ1
gaya-ᆭ�ᄆ쬝]]ᄚT-뱌ᄂGᄂQᆬᄡ-ᄍqᄂlᆭ�ᄄ¥턶↓넑ᄎᄍBᆬᅫᄏPᆴiᄆ₩
http--teens.theweb.org.tw-excel6-paper-No5_2FJLo_04.pdf
ᄀuᆭ�헤ᄎ�ᄌ�ᄌ↑ᆴᅥᆴwᄀvᆰᄎᆱᄎcᄍLᄉ{ᄏPᄂᄎᆴeᅡᄇᄂᄊ
ᆭ�며I?ᆵᄌ?ᄂj?
턶↓ᄄ¥ᅡᅢᄚ↑ᆴaᆱᆲᆲ↓ᄃᆳpᄉeᄀGᄂᄎᆴeᄉoᆴiᄂᄊᄉᆳpᄉe
ᄎ~ᅣyᆬ�ᄂ¥ᄀDᆭ�ᄄ¥ᄌg�ᄌ↑ᆴᅥᆴwᄀDᄂᄊᄇ
ᆲᅢᅡᅢᄂ¥ᅣm턶↓너ᄂᄃᄉoᆴiᄇ{ᆰpᄏPᆴiᄆ₩
ᄎ�ᄌ�ᄌ↑ᄋᄑᄍᆭ�ᄆᄂᄃ퍄ᄏᄏPᄐvᅤT 5-2
BAUS - BALV - EBS - 84,000 Electronic Dharma Doors - Buddhism - Religion
CBETA E-News 0001
CBETA ᄃᄈNᄌ↑ᆴᅥ
ᄚ↑ᆴaᄂ¥너ᄌ↑ᆴᅥᆴw ᄍqᄂlᄈ�
턶↓ᄄ¥ᅡᅢ헤ᄇᄌ↑ᄋᄑᄎ�
ᆭ�ᄌg 턶↓너 - Yahoo! Search Results
ᆭ�ᄌg 턶↓너 Web Search Results from Answers.com
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二期 84年 6月
推動佛經電腦化的「現代須達多長者」--沈家楨博士 釋自衍 採訪整理
緣起 四月底五月初,台灣佛教界掀起了一股"佛經電腦化"的旋風,無論在電腦網路或佛教刊物上,您都可以見到有位沈家楨博士,從美國千里迢迢回到台灣,推廣佛經電腦化的訊息。..........(全文)
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十八/十九期 88年 9月
佛教資料電子化的意義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謝清俊 各位好!今天實在很榮幸到這裡向各位做報告。辦這個活動的時候,自衍法師找我,我說我實在是忙,六月、七月各有一個國際性的會議,這兩個國際性會議之間,事情特別多。所以他就說好吧,下次再說。過了不久,接到他的E-mail:「有很多人說,佛教界做佛教電子化是不務正業,您有什麼看法?」還問我很多其他的問題,我都回答了。後來他說:「您還是來講一講好了。」.................(全文)
虛鄰佛經
中華佛典寶庫 http://www.fodian.net/organize/division.htm
佛法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华,对东方文化,及人类文明,有深远的影响。 中华佛典宝库,是海内外正信佛法四众弟子与热爱中华文化的善友共同建立和维护的数字化佛典宝库,汇集珍贵的大藏经宝典和多媒体法宝资源。本网站的大正藏和续藏经(部分)来源于台
湾“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的授权,对此我们大陆的三宝弟子表示衷心的感谢!此资源只许免费传播,严禁有价出售光盘和随有价光盘一起赠送!本站也从未授权给任何单位或个人出售本站整理的藏 经光盘。其它网站可以引用本站内容,但应标明来源。
中华佛典宝库”的佛典分为大藏经和藏外佛典两个部分,其中大藏经部分以《大正藏》和《卐续藏 》为主,分部方法和经文编号完全采用《大正藏》和《卐续藏》的体例。目前提供 经“中华佛典宝库”网站转码并处理过的“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录入、校对完全的《大正藏》第1-55卷和第85卷和《卐续藏》新版第1-16卷 和第54-88卷。
大正新修大藏經及卍新纂續藏經,以壓縮檔形式供下載,漢字為大陸常用之國標碼,各卷往往並未全部上網,用者亦可以單下載藏經目錄。本網站亦有藏文與巴利文藏經壓縮檔可以下載,但網站並未說明可下載的原文藏經是否全部經卷。
http://www.cbeta.org/index.htm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CBETA)) (可檢索 Searchable
佛研所參與的主要專案之一,專案整理出來的佛經全文常被其他類似網站使用,專案所選經文包括大正藏及卍續藏,可以線上閱讀,也可以下載大五碼或UTF-8不同格式的經文,也有光碟可以索取,CBETA的檢索功能頗強大,詳細請看:http://www.cbeta.org/cbreader/search.htm。
過去數年,經由眾人努力,網路上集結了不少佛教經典,也因此帶動佛典電子檔輸入熱潮。大家的目標主要著重在網路應用,比如將這些電子檔置放於 FTP上供人免費下傳,或是透過 GOPHER、WWW方便使用者瀏覽,最近更在 WWW上提供檢索查詢功能。另個發展是將電子檔包裝設計成電子書,以使經文的呈現更加精緻。所有這些努力,莫不希望能夠透過網路,使佛典普及,讓更多人同霑法益,並利用電腦的能力拓展佛典的應用範圍及閱讀方式。…………more at http://www.cbeta.org/index.htm
online 佛學原典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大正新修大藏經》
簡稱《大正藏》,是日本學者於大正11年(1922年)至昭和9年(1934年)編輯而成,所收異本最為豐富,是現代學術界使用率最高的一部大藏經。
大正藏》的正編,包含由印度語譯成的佛典三十二冊及中國古德的著述二十三冊。依據經典發展史的先後順序排列的分類法,分為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 、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集部、阿含部類、阿含部類、釋經論部、毗曇部、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以上為譯典)、經疏部、律疏部、論疏部、阿含部類、阿含部類、阿含部類、阿含部類、阿含部類(以上為中國撰述)。共收經典2276部、9041卷。
漢文電子大藏經系列Chinese Buddhist Canon Series http://www.buddhist-canon.com/
《漢文大藏經系統概述與目錄》
巴利原典高麗大藏經乾隆大藏經 CBETA大正藏佛經白話今人要論修證法門佛教史傳十方咒輪早晚課誦因果報應念佛感應佛學資料
網絡藏經閣http://www.suttaworld.org/Collection_of_Buddhist/index.htm
乾隆藏、 卍續藏、大正藏,各經全文為pdf檔格式。
回藏經閣http://www.suttaworld.org/Collection_of_Buddhist/Successive_Tripitaka/index.htm
※ 本乾隆大藏經之檔案皆為PDF格式,若無PDF開啟程式,請按此 ※
大乘般若部
大乘寶積部
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
大乘涅槃部
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
大乘單譯經
………..
此土著述
………………..
漢文大藏經刊刻源流表
龍藏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敕刊于北京,至高宗乾隆三年(1738)完成。御制序謂北藏版本訛舛,因重校刊,蓋以北藏為底本而重修者。各地所存尚多。
卍續藏
01印度撰述經部
02印度撰述密經儀軌部
03中國撰述大小乘釋經部一
04中國撰述大小乘釋經部二
05大小乘釋經部三華嚴部疏(226~232)
……………
85史傳部十一(1586~1594 經)
86史傳部十二(1595~1611 經)
87史傳部十三(1612~1622 經)
88史傳部十四(1640~1671 經)
......................................
藏經 Tripitaka
*引用自法鼓研修學院佛教原典http://e-library.chibs.edu.tw/tripitaka.php#Hanwen
在這裡我們儘量挑選全文經文較多的網站,並同時著名藏經全文在哪兒和全文經文的出處。
除了梵巴藏文跟漢文的藏經全文網站外,我們也收錄其他亞洲語文和西方語文的藏經全文網站。
以上各部份的網頁均能呈現藏經經文。
我們也請大家多注意經文檢索查詢系統,這些是花心血與專業判斷力最大的工夫,另外還有純粹研究整理經目、藏經書目、經文名詞等工具網站。
藏文、巴利文與梵文都在電腦字體上不很統一,所以往往去不同網站看原文經典均要重新下載字體,佛典語文輸入法也可能要個別下載。
We include below web sites of Tripitaka full text. We divide the Tripitaka full text sites into:1.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2. In other Asian languages; 3. In modern western languages; 4. In Scriptures' original languages.
Please note that there are many standards of Tibetan, Pali and Sanskrit for computer display. Hence you often have to install site specific fonts and input methods for these languages.
All pages above will show Tripitaka text in course. We have also listed tool sites devoted more purely to organizing Tripitaka catalogues, bibliographies as well as researches on Tripitaka terms. Do not miss the Tripitaka search systems!
漢文藏經全文 Tripitaka in Chinese
其他亞洲語文藏經 Tripitaka in other Asian Languages
現代西方語文藏經 Tripitaka in Modern Western Languages
梵巴藏文藏經 Tripitaka in Sanskrit, Pali, Tibetan
……………………………………more at http://e-library.chibs.edu.tw/tripitaka.php#Hanwen
http://www.baus.org/baus/budresou.html#c_buddhism#c_buddhism
Eighty-Four Thousand Electronic Dharma Doors
[ Theravada ] [ Mahayana ] [ Vajrayana ] [ Non-Sectarian ] [ Chinese Buddhism Resources ]
Histor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 speaking, there are three major traditions in Buddhism. First of all, Theravada, or Southern Buddhism, practiced in most South Asia. Secondly, Mahayana, or Northern Buddhism, practiced mostly in China, Japan and Korea. Last but by no means least, Vajrayana, or Tibetan Buddhism, practiced mostly in, you guessed it, Tibet.
First part of this page is dedicated to web sites with documents in English. All sites listed in this part are categorized in either one of the three major traditions, or Non-sectarian. Second part of this page is the collection of web sites that are either established by Chinese or constructed with most documents in Chine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
讀佛經的好地方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Tripitaka 引用自法鼓研修學院佛教原典藏經http://e-library.chibs.edu.tw/tripitaka.php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CBETA)) (可檢索 Searchable) http://www.cbeta.org/index.htm
美國佛教會電腦資訊庫功德會http://www.baus-ebs.org/sutra.html
雍正敕修乾隆大藏經 http://enlight.lib.ntu.edu.tw/dragon/html/index.htm
中華佛典寶庫 http://www.fodian.net/organize/division.htm
佛教天地藏經閣 http://www.ebud.net/book/booklist.asp?no=2
漢文電子大藏經系列Chinese Buddhist Canon Series
漢文電子大藏經系列http://www.buddhist-canon.com/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網站導覽
佛學世界(網路藏經閣)
佛經 - 漢文電子大藏經系列 Chinese Buddhist Canon Series佛經白話
佛經站首頁佛教城市 ─ 佛教入口站圓覺宗全球資訊網
歡迎來到大方廣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佛學入口網站 Buddhist Portals
佛學網站菩提心网站——佛教心理?
Chinese Studies Resources English Buddhist TextFull Text Database
-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Buddhist Digital Library and Museum -
Wikipedia Buddhism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中?佛教在?--佛典??
中華佛學研究所e-Lib網絡資源Site Map CHIBS e-Lib Web Resources Site Map
佛?研究
佛學 研究 Web Search Results from Answers.com
妙雲集導讀(一)_悉檀篇__目次
妙音書院 - Yam 樂多日誌
?世音菩? - Wikipedia
證嚴法師 - Wikipedia
Dharma Drum Mountai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category佛經 - Wikipedia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藏經閣》所收一覽
佛學世界(網路藏經閣)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 - EBS
美佛會 - 鄰虛藏經閣
藏經閣 Web Search Results from Answers.com
wikisource佛經 - Wikisource
中?佛典??home
佛經
佛經原文
佛經圖繪詳說
佛???菜根??(全?的全文,超?文件)--【佛?研究网】
佛陀及其教法
杜保瑞的中國哲學教室
海會雲集─佛光菜根譚
海會雲集─修持一得
海會雲集─心心是佛
禪天下雜誌
藏經閣 treasure links
【*以下區塊引用好極的佛教佛經連結網頁,並部分展開以廣流傳、使用及閱讀;其著作權及內容皆屬個別原始創作者所有。】
**歡迎使用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本網站乃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化計劃之一,致力於匯集與佛學相關之書目與全文,您於本資料庫中搜尋到的書目,若無提供全文,您可至臺大圖書館查詢該書籍是否有館藏,或至其他圖書館尋書,祝您使用愉快!
<中文藏經相關網站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台灣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CBETA)-電子佛典學會
Taisho Canon Retrieval System San-lun with Retrieval System(Big-5)-中研院(付費)
佛教經典系列
資功會電子佛典(Taiwan mirror site)
白話佛經-漢文電子大藏經系列
東坡站--FTP
七葉窟
乾隆大藏經(臺灣)
般若文海
經書電子檔中國大陸中華佛典寶庫
角虎--大正藏
乾隆大藏經(中國大陸)
乾隆大藏經(香港)
新加坡
乾隆大藏經(新加坡)
美國
網路藏經閣(Big5)
Electronic Buddhadharma Society (EBS)
Mahayana Buddhist Sutras in English
日本
IRIZ Zen Buddhist Texts
Multi-lingual GAIS Search Engine on the Chinese Buddhist Sutra DatabaseW3 East Asian Buddhist Canon Input Project
Index of Electric Buddhist Texts
Full Text DataBase of Taisho Tripitaka
德國Christian Wittern's WWW Database of Chinese Buddhist Texts(JIS Version)
韓國Haeinsa Sudura (Korean Version)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ipitaka koreana
高麗大藏經研究所(Big5 & Korea)
梵文
Amitaabha Suutra (Romanization)
Vajracchedikaa-praj~naapaaramitaa Suutra
Praj~naapaaramita-h.rdaya-suutra
Heart Sutra (Romanization)
Heart Sutra (Devanagari)
藏文
Asian Classics Input Project (ACIP)
Yeshe De Project:Nyingma Edition of the Tibetan Canon
Asynchronous School of Buddhist Dialetics :Dzong-ka-ba's 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
巴利文The Sri Lanka Tripitaka Project
Buddhist Scriptures Information Retrieval (BUDSIR) (Thailand)
Pali Publication Project of the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Sri Lankan version of the Pali Tripitaka
以上引用自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 Tripitaka 引用自法鼓研修學院佛教原典藏經http://e-library.chibs.edu.tw/tripitaka.php
在這裡我們儘量挑選全文經文較多的網站,並同時著名藏經全文在哪兒和全文經文的出處。
我們也請大家多注意經文檢索查詢系統,這些是花心血與專業判斷力最大的工夫,另外還有純粹研究整理經目、藏經書目、經文名詞等工具網站。
漢文藏經全文 Tripitaka in Chinese引用自法鼓研修學院佛教原典藏經: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CBETA)) (可檢索 Searchable
佛研所參與的主要專案之一,專案整理出來的佛經全文常被其他類似網站使用,專案所選經文包括大正藏及卍續藏,可以線上閱讀,也可以下載大五碼或UTF-8不同格式的經文,也有光碟可以索取 ,CBETA的檢索功能頗強大,詳細請看
雍正敕修乾隆大藏經
乾隆大藏經是中國最後一次編集的藏經,中國目前僅存的大藏經經版即為乾隆大藏經的,網站全文檔為pdf格式,網站內有乾隆大藏經DVD使用指南。
電子佛學辭典集成與藏經閣
美國佛教會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藏經部份包括地藏菩薩專集、觀世音菩薩專集、淨土宗專集、禪宗專輯、華嚴專集、法華專集、金剛經專集、般若部經典、「菩提道次第」專輯;藏經內容為壓縮檔,可以一次或分段下載。
網絡藏經閣
乾隆藏、 卍續藏、大正藏,各經全文為pdf檔格式。
中華佛典寶庫
大正新修大藏經及卍新纂續藏經,以壓縮檔形式供下載,漢字為大陸常用之國標碼,注意各卷往往並未全部上網,用者亦可以單下載藏經目錄。本網站亦有藏文與巴利文藏經壓縮檔可以下載,但網站並未說明可下載的原文藏經是否全部經卷。
新語絲 -- 佛學經典
設計很簡單明瞭的大正藏各部各卷全文,以壓縮檔形式供每卷個別下載。
大藏經(大正版)-- 藏經閣 -- 極樂之光
大陸淨土宗網站提供的壓縮檔供下載,除藏經全文外也有電子佛典缺字表可以下載,如果您的興趣主要是淨土宗經典,可以直接往網站主頁閱讀。
高麗大藏經全文 / Tripitaka Koreana View and Search (可檢索 Searchable)
韓國高麗大藏經研究所在這裡跟其他漢文或其他語文藏經全文網站不大一樣,經文以原始經版圖像檔方式呈現,使用者可以看到經版上的異體字和古代小字註釋等雕版上的細節,研究所製作了主題、經文年代、經文體裁、著/譯/編者、原始聽經者、經名等瀏覽條目方便用者尋找經文,也可以直接按經名瀏覽。本頁編碼為Unicode,韓語為主的全文檢索瀏覽介面在http://211.46.77.249/condsearch。Search and view GIF images of the original block prints of the Tripitaka Koreana using various indexes. You may also note the Korean language interface at http://211.46.77.249/condsearch
大正大藏 經 / Taisho Tripitaka in Large Print
網站是提供CBETA的經文全文,站長把所有經文做成特大字型,方便弱視人士 。Basically CBETA text, but displayed in nice large fonts for the visually challenged.
中華佛典寶庫 -- 英文佛典 / English Tripitaka Texts from China
網站詳細選擇了各種原典各式來源的英文藏經,部份為英漢或英語與原文對照,亦有早晚課經文英文版 。A clear list of links to English Tripitaka texts, some are bilingual.
top
其他亞洲語文藏經 Tripitaka in other Asian Languages
The Tipitaka
經藏及律藏的羅馬併音巴利文 -- 斯里蘭卡當代僧伽羅語版 -- 英語三語對照版。Pali -- Sinhalese -- English trilingual of the Vinaya Pitaka and Sutta Pitaka.
Tipitaka Online
文藏經,各卷均有htm檔、文字檔及壓縮檔可選擇 。Tripitaka in Thai.
http://ftp.buddhism.org/Korean
點選「新修大藏經」或「한글대장경」可以壓縮檔格式下載韓文藏經各部,請設定編碼為韓文以閱讀網頁的漢字 。A clear no-frills system to download the Tripitaka and a few other Buddhist studies materials in modern Korean. Please remember to set web page encoding to Korean.
top
現代西方語文藏經 Tripitaka in Modern Western Languages
Access to Insight: Tipitaka
按經名英文拼音字母次序瀏覽 。"Access to Insight" is really one of the easiest to use English-language source for texts and study materials of Pali Tripitaka. Here the suttas are arrang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Please note online texts of "Sutta Pitaka" is not yet complete.
Tipitaka, der Palikanon, die Lehre des Theravada Buddhismus
德語藏經、有些經卷尚未翻譯 。Some Pali Canon books available in German translation.
LinksPitaka Jôdo-Shinshû Textes et Documents en Ligne On-line Texts and Documents
一位瑞士日本佛教研究者的網站,收錄很多如阿彌陀經等靜土藏經的西方語文翻譯,也有很多日本中國古代的靜宗著論的西方語文翻譯與現代研究的全文,網站目前錯誤連結甚多,但是仍有很多有用資料。From Jérôme Ducor a researcher in Japanese Buddhism in Geneva. You can find links to many translations of Jôdo-Shinshûscripturesinto western languages. M. Ducor also provides many links to ancient treatises on the Pure Land by Japanese and Chinese masters, as well as modern studies like his. There are quite a few broken links in the page but still a lot of useful information.
Pureland Buddhism -- Sutra Library
以巴利文羅馬拼音字音次序排列的各經英文版,經名也有翻譯成現代英文,網站亦有少量翻譯自梵文原典的英文藏經
top
梵巴藏文藏經 Tripitaka in Sanskrit, Pali, Tibetan
BDLM 巴利文藏經 (巴利文 / Pali)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BDLM)博物館整理印度內觀研究所(VRI)的巴利文原文經典,以PDF檔呈現,更方便閱讀,這裡的巴利文原典是羅馬拼音的 。Pali Tripitaka text in PDF from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漢文電子大藏經系列巴利文原典 / Sanskrit, Pali and South East Asian languages Tripitaka download (梵文 / Sanskrit)
壓縮檔及Word檔下載,除以巴利文為主外,也包括梵文天城體,羅馬化梵文,各南傳佛教國家語文,蒙古文 。
The Tipitaka (巴利文 / Pali)
經藏及律藏的羅馬併音巴利文 -- 斯里蘭卡當代僧伽羅語版 -- 英語三語對照版 。Pali -- Sinhalese -- English trilingual of the Vinaya Pitaka and Sutta Pitaka.
http://ftp.buddhism.org/Pali-Pripitaka-Bibles/ (巴利文 / Pali)
以壓縮檔格式下載巴利文藏經各部,請設定編碼為韓文以閱讀網頁的漢字 。Set web page encoding to Korean for reading and then download the Sutta, Vinaya, Abdhidhamma and other miscellaneous Pali texts.
Asian Classics Input Project (ACIP) -- 藏文大藏經 (藏文 / Tibetan)
ACIP的網站可能是最完全的藏文大藏經網站ACIP,丹珠爾、諸宗著作集、甘珠爾均齊備,下載壓縮檔而不是線上閱讀,從ACIP網站可以下載不同更新版本的藏文藏經,可以按經書題名或作者名瀏覽,除藏經全文外,用者也可以從ACIP網站下載美國國會圖書館、聖彼得堡俄羅斯科學院等國際重要典藏機關的藏文文獻目錄。
ACIP is much more than just a place to download Tibetan Tripitaka texts. ACIP provides continual updating and new versions of Tibetan canonical texts. Very detailed catalogues of Tibetan collections i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nd St. Petersburg are also available
梵巴藏文藏經 Tripitaka in Sanskrit, Pali, Tibetan
BDLM 巴利文藏經 (巴利文 / Pali)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BDLM)博物館整理印度內觀研究所(VRI)的巴利文原文經典,以PDF檔呈現,更方便閱讀,這裡的巴利文原典是羅馬拼音的 。Pali Tripitaka text in PDF from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瑜伽師地論》資料庫 ─電子佛典製作與運用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計畫案) (可檢索 Searchable) (梵文 & 藏文 / Sanskrit & Tibetan)
本專案目前最明顯的成果之一是可以在同一檢索系統中以中文、梵文、藏文全文檢索《瑜珈師地論》,檢索詞會以不同顏色顯示,目前專案已完成的主要內容也包括一些《瑜珈師地論》研究專文的全文
The Heart Sutra Home Page (梵文 & 藏文 / Sanskrit & Tibetan)
藏文和梵文心經,既有需要先下載原文字體的htm檔,也有原文的圖像檔 。
瑜伽行思想研究会梵蔵漢対校 Electric-TEXT『大乗阿毘達磨集論』『大乗阿毘達磨雑集論』 / Trilingual Tripitaka Text to Download (梵文 & 藏文 / Sanskrit & Tibetan)
超過一千頁的研究成果以多個PDF檔下載。Sanskrit -- Tibetan -- Chinese parallel text of Laksanasamuccaya, Satyaviniscaya, Dharmaviniscaya, Praptiviniscaya and Samkathyaviniscaya to download as PDF files.
Tibetan-Sanskrit 構文対照電子辞書プロジェクト / Tibetan-Sanskrit Search to the Saddharmapu.n.dariika (可檢索 Searchable) (梵文 & 藏文 / Sanskrit & Tibetan)
日本多所大學學者合作研究專案,目標是從藏文翻譯中重建散逸了的梵文大乘經典,目前法華經部份已完成,用者可以鍵入羅馬化藏文單字尋找經中梵文原文。
房山石經版楞嚴咒 (梵文 / Sanskrit)
馬來西亞彭偉洋居士的研究,除包括楞嚴咒的詳細逐字研究外,也有原文、羅馬化轉寫、漢文翻譯的三語平行咒語文對照。
南傳佛教典籍(限法鼓山網域內) (巴利文 / Pali)
請進入 S:\佛研所共享區\001_語言課程\巴利語\南傳佛教典籍 瀏覽。
GRETIL -- Göttingen Register of Electronic Texts in Indian Languages (梵文 & 巴利文 / Sanskrit & Pali)
德國Göttingen大學印度學系的古印度典籍全文網站,除佛教典籍外也有奧義書、吠陀經等典籍,每一典籍均有三種不同方式的羅馬轉寫,可以特別注意梵文佛教典籍及巴利文藏經藏外文獻。GRETIL is a portal of works in ancient Indian languages from the Dept. of Indology of Göttingen University. Each text is presented in 3 kinds of Roman transliteration. Buddhist scriptures in Sanskrit and Pali Tripitaka and non-canonical Buddhist texts are in the collection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CBETA)) (可檢索 Searchable) http://www.cbeta.org/index.htm
佛研所參與的主要專案之一,專案整理出來的佛經全文常被其他類似網站使用,專案所選經文包括大正藏及卍續藏,可以線上閱讀,也可以下載大五碼或UTF-8不同格式的經文,也有光碟可以索取,CBETA的檢索功能頗強大,詳細請看:http://www.cbeta.org/cbreader/search.htm。
**美國佛教會電腦資訊庫功德會
http://www.baus-ebs.org/sutra.html
美國佛教會電腦資訊庫功德會,自九四年成立以來,瞬即十一週年了。幸有會員及義工的發心,出錢出力為佛經電腦化而貢獻力量。幾年來,本會陸續出版了三種經論專集(金剛經、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和一張佛學辭典專集(七部中文辭典、一部中英、英漢辭典)。發行以來,深受教內外歡喜。美國佛教會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藏經部份包括地藏菩薩專集、觀世音菩薩專集、淨土宗專集、禪宗專輯、華嚴專集、法華專集、金剛經專集、般若部經典、「菩提道次第」專輯;藏經內容為壓縮檔,可以一次或分段下載。
**雍正敕修乾隆大藏經 http://enlight.lib.ntu.edu.tw/dragon/html/index.htm
乾隆大藏經是中國最後一次編集的藏經,中國目前僅存的大藏經經版即為乾隆大藏經的,網站全文檔為pdf格式,網站內有乾隆大藏經DVD使用指南。
**網絡藏經閣http://www.suttaworld.org/Collection_of_Buddhist/index.htm
乾隆藏、 卍續藏、大正藏,各經全文為pdf檔格式。
**中華佛典寶庫 http://www.fodian.net/organize/division.htm
佛法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华,对东方文化,及人类文明,有深远的影响。
中华佛典宝库”的佛典分为大藏经和藏外佛典两个部分,其中大藏经部分以《大正藏》和《卐续藏》为主,分部方法和经文编号完全采用《大正藏》和《卐续藏》的体例。目前提供经“中华佛典宝库”网站转码并处理过的“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录入、校对完全的《大正藏》第1-55卷和第85卷和《卐续藏》新版第1-16卷和第54-88卷。**online 佛學原典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大正新修大藏經》
簡稱《大正藏》,是日本學者於大正11年(1922年)至昭和9年(1934年)編輯而成,所收異本最為豐富,是現代學術界使用率最高的一部大藏經。
**佛教天地藏經閣http://www.ebud.net/book/booklist.asp?no=2
**漢文電子大藏經系列Chinese Buddhist Canon Series
http://www.buddhist-canon.com/
Wikisource:佛經
维基文库,自由的源文档库
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六祖坛经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
雜寶藏經
妙法蓮華經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玉歷寶鈔
佛教戒律
密教根本十四大
佛經
佛經 
藏經閣
讀佛經的好地方

http://www.gaya.org.tw/library/b-ip/b-ip.htm
佛教禪修佛教唯識佛教戒律佛教經典收錄各種經典之網路資源,如:妙法蓮華經、雜阿含經、中阿含經、增壹阿含經、長阿含經、四阿含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大般涅槃經、楞伽經、楞嚴經、維摩詰經、金剛經、心經、解深密經、圓覺經、地藏經、藥師經、勝鬘經、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妙慧童女經、般舟三昧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安般守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善業道經……等。...........(more, 這是好極的佛教入門網頁,請直接進入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http://www.gaya.org.tw/library/b-ip/b-ip.htm
佛教禪修佛教唯識佛教戒律佛教經典收錄各種經典之網路資源,如:妙法蓮華經、雜阿含經、中阿含經、增壹阿含經、長阿含經、四阿含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大般涅槃經、楞伽經、楞嚴經、維摩詰經、金剛經、心經、解深密經、圓覺經、地藏經、藥師經、勝鬘經、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妙慧童女經、般舟三昧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安般守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善業道經……等。...........(more, 這是好極的佛教入門網頁,請直接進入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義
三寶 涅槃 緣起 戒定慧 五蘊
四聖諦 八正道 三法印
修行位階
佛 菩薩 辟支佛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鳩摩羅什龍樹 慧遠 菩提達摩 智顗玄奘 蓮花生 慧能 虛雲 印光
宗派
大乘 小乘 藏傳 漢傳
顯 密 宗 教
經典
法華經 華嚴經 楞嚴經 楞伽經心經 金剛經 地藏經 淨土三經大日經 維摩詰經 藥師經阿含經 百喻經 涅槃經
聖地
八大聖地 四大菩薩道場
維基主題:佛教
佛教主題首頁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被稱為佛陀)在西元前6世紀以前建立,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或者佛陀)的意思是覺悟者,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人們的一切煩惱(苦)都是有因有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輪迴。惟有斷滅貪、嗔、痴的聖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羅漢)才能脫離生死輪迴,達到涅盤(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釋迦牟尼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佛陀的教育(正法)裏,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緣起法),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佛,或者成阿羅漢。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因此又可分為三大傳承。(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大眾部佛教,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漢傳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剛乘佛教(主要是藏傳佛教)。各傳乘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基本上沒有分別,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略有分別,以菩薩行理論的分別為最顯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中國大陸(30%)、台灣 (28%)、日本(71%)、韓國(23%)、蒙古(93%)等東亞地區以及泰國(94%)、柬埔寨(93%)、緬甸(90%)、越南(50%)、斯里蘭卡(70%)等東南亞國家,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教徒人數有7億多,占世界總人口的11%。
目錄[隐藏]
1 佛教歷史
1.1 傳統的社會階級制度
1.2 反吠陀的思潮
2 基本教義
2.1 六道輪迴
2.2 四諦
2.3 佛教理論的發展
2.3.1 大乘佛教
2.3.2 密宗佛教
2.3.3 禪宗思想
2.3.4 淨土信仰
3 佛教信徒
4 佛教的影響
5 佛教典籍
6 佛教宗派
6.1 漢傳佛教的八宗
6.2 藏傳佛教的教派
7 參見
8 參考文獻
9 外部連結
//
[編輯] 佛教歷史
主條目:佛教歷史
香港的天壇大佛
台北的十普寺
佛教由古印度的喬達摩·悉達多(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或佛陀)35歲時創立,由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說法有兩種(參見釋迦牟尼條目),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圓之日,另一種認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年。當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在其後的幾十年中雲游四方,度化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大。
釋迦牟尼死(入滅)後,弟子們整理出他的言行說教,通過幾次結集,成為經、律、論「三藏」。之後佛教在古印度發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成為了國教,佛教得到了極大的弘揚。隨著形勢的發展,佛教修正並發展了釋迦牟尼的學說,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1世紀時產生了大乘佛教。
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小乘佛教)主要影響泰國、緬甸、柬埔寨、斯里蘭卡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又分為兩個支派,一個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在東漢時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後又傳入朝鮮、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則主要在西藏地區傳播,稱為藏傳佛教,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國東北等地區。
[編輯] 傳統的社會階級制度
印度教信奉神靈主宰一切,認為通過對這些神靈進行祈禱,就可以獲得現世的種種好處,於是漸漸出現各種祭祀,以及對各種神靈的贊詠,進而成為四種《吠陀》。
根據玄奘法師的名著《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技能伎數,禁咒醫方。」
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漸漸分化成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的階級,其中婆羅門主要從事祭祀,剎帝利世襲軍政,吠舍經營市農工商,首陀羅則為貧窮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隸的地位。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賤民」,地位更低,被稱為「不可觸者」。 唐朝留學印度的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這樣記載:「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余三姓同行。」(印度古來譯作天竺,有東、南、西、北、中之分,稱為「五天」。)甚至當時人們認為,他們的「梵天祖公」在創造人時,婆羅門是從口生,剎帝利從肩生,吠舍從腹生,首陀羅則從足生。 賤民從地下出生。時至今日,雖然經過了聖雄甘地的不懈革新,種姓制度仍然籠罩在印度社會上空。
[編輯] 反吠陀的思潮
在公元前六世紀到五世紀,出現了各種非婆羅門思想,主要有以下六個流派:
阿耆多派:他們認為人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否認靈魂,反對祭祀,具有唯物論的思想,以追求現世快樂為目的;
散惹夷派:主張對一切問題不作決定說,認為哲學辯論,得不到最後的解答和知識,是一種主觀主義學派;
末伽梨派:主張沒有業報,一切修行都徒勞,只要經過很多世,大家都會解脫,屬於定命論者;
不蘭迦葉派:也是否認善惡報應,否認社會道德,主張縱欲;
波浮陀派:認為人由地、水、火、風、樂、苦、命等七大元素組成,元素分離便是死亡,爾元素永存,具有唯物思想;
尼乾子派:主張通過苦行,來加速受業報,從而更快地解脫。嚴禁祭祀,嚴格地不殺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戲稱為裸行外道,後來發展成為奢那教,在現在的印度,仍有一定的影響。
[編輯] 基本教義
主條目:佛教術語
[編輯] 六道輪迴
佛教認為一切有情眾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這六道裡生死流轉,無有止境。
[編輯] 四諦
根據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內容主要就是知苦與滅苦。四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哪一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諸多苦難。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的死亡而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並不是徹底的消失,仍然會在六道中輪迴不息,不論在天堂、地獄還是人間,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沒有永恆,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這種永無止歇的變化本身就是一種苦。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皆是由於在無盡的輪迴過程中,在貪、嗔、痴這三毒的驅使下做下很多的業,這些業積累起來成為未來的苦因。
滅諦:佛教認為只要是在六道中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
道諦: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經過從四念處到八正道,一共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習,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
[編輯] 佛教理論的發展
以上所講的四聖諦是佛陀在世時對弟子們宣講的教義,這些教義後來被稱為原始佛教或小乘佛教。
[編輯] 大乘佛教
在佛教建立大約五百年後,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對佛教理論有較大的發展。
如果說原始佛教的核心是一個「苦」字,那麼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一個「空」字。 大乘佛教認為這個世界,不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物質元素,乃至時間空間,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並非真實存在。因此要想解脫苦,並不一定非要按照佛陀所說的那樣從六道中徹底脫離,因為所謂「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來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而已。而且即使從六道輪迴中脫離出來,成為阿羅漢,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看只能算是暫時的脫離痛苦,根本不是真正的解脫。
大乘佛教認為,人們只要證得空性,當下就是解脫。而真正徹底的解脫,只有成佛才能達到。眾生都應該成佛,眾生也都能夠成佛。當然眾生在成佛之前要經歷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進行艱苦的修行。這種以成佛為終極目標進行修行的佛弟子稱為菩薩。
[編輯] 密宗佛教
大約在公元6、7世紀,大乘佛教在印度逐漸衰落,密教開始興起。密教,(或密乘,金剛乘)是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羅門教的一些思想理論和修行方法後產生的。密教認為原來的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都是佛陀的方便說法,而不是佛的真實義諦。甚至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在密乘看來只是佛的應化身而已。佛陀的真實教義不能為一般信徒所接受,只能由師傅秘密傳授給具備資格的弟子。
密乘的修行方法主要有「持咒」、「灌頂」加持等,如果修行得好的話,便能夠即身成佛。
[編輯] 禪宗思想
禪定本來是大乘佛教的一種修行法門。在南北朝時期,印度僧人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創立了禪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法門。禪宗認為解脫不在身外,也無須藉助經典的指導。解脫之道就在人的內心,只要能夠放下執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脫。
禪宗後來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興旺,禪宗思想本身也經歷了很大的發展,並對中國的文學、藝術、思想文化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編輯] 淨土信仰
淨土宗也是大乘佛教的一個宗派,因提倡淨土法門而得名。淨土法門主要是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信仰。
淨土思想認為,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曾經發願說:只要眾生虔誠地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內心真切地希望在死後往生到極樂世界(淨土),那麼在臨終時他就會被阿彌陀佛接引到那裡,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之苦。極樂世界顧名思義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地方,眾生在那裡繼續修行直到成佛。
淨土思想號召人人念佛,死後往生淨土。並認為這條道路最簡單、最快捷、最穩妥。
在漢傳佛教地區的各個佛教宗派中,具有淨土信仰的人是最多的。
[編輯] 佛教信徒
主條目:佛教徒
一般來說,皈依佛教的人稱為佛教徒。佛教徒分為出家眾和在家眾兩大類。
出家眾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 在家眾包括:優婆塞和優婆夷。
佛教徒遵守的戒律:
[編輯] 佛教的影響
佛教在亞洲國家的影響最深,佛教思想已經融入到了信仰佛教國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響力卻日趨衰落,佛教徒只占印度人口的0.6%,分佈也很零散。 佛教對盛行的國家和地區都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包括文化、藝術等許多領域。
美國大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06年9月14日指出佛教在美國近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已有信徒150萬左右,是美國第4大宗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後來改信佛教的。並指出「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於,人們認為象達賴和一行這樣的傑出佛教大師們在向社會貢獻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別人信奉什麼。」
佛教藝術
佛教音樂
佛教美術
[編輯] 佛教典籍
主條目:佛經列表
佛教的典籍包括經、律、論三藏,佛經是佛說的經典。佛教三藏的全集則稱為大藏經。
[編輯] 佛教宗派
[編輯] 漢傳佛教的八宗
三論宗
天台宗
賢首宗(華嚴宗)
禪宗
密宗(真言宗)
淨土宗
律宗
法相宗
[編輯] 藏傳佛教的教派
寧瑪派
噶舉派
薩迦派
覺囊派
噶當派
格魯派
希解派
覺宇派
廓扎派
夏魯派
[編輯] 參見
中國寺院列表
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中國僧人列表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中國佛教
中國佛教石窟
大德開示整理
Wikipedia:專題/傳統百科全書條目/中國佛教
[編輯] 參考文獻
呂澄 《印度佛學源流》
周叔迦 《印度佛教史》ISBN 7-101-00544-6
任傑 《略講觀修三寶功德及其意義》
苟嘉陵 《做個喜悅的人 - 念處今論》
趙樸初 《佛教常識答問》 (北京出版社) ISBN 7-200-04718-X
[編輯] 外部連結
維基文庫中與本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
佛教
心道師父
靈鷲山佛教教團
佛教入門 - 聖嚴法師著
中華佛典寶庫
中華佛教線上
聖域佛教
中國佛教女性網紫竹閣
中國佛教信息網
佛教城市——佛教入口站
佛音
佛教天地
慈濟基金會
佛光山
法鼓山
中台世界
臺灣禪宗佛教會
戒幢佛學教育網
佛學數碼圖書館暨博物館
泰國法身寺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可下載及網上閱讀大正藏、卍續藏經
DRBA 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站
護持大乘法脈聯合會
成佛之道讀書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