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雨中下山 給五個今晚不在家的女孩

雨中下山 給五個今晚不在家的女孩
【聯合報╱邱近思】http://www.udn.com/2008/12/23/NEWS/READING/X5/4655339.shtml
2008.12.23 07:51 pm

子時剛過,山上籠罩在一片雨霧朦朧的山嵐中。離開仍散漾著喜氣和陣陣細語聲的大殿,我小心翼翼沿著陡峭的山路踅出天眼門。過去六年來,不知多少次上山,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候,白晝黑夜,卻從沒在這深夜一點多,下著冬雨的臘八時節下山,而且還是在這般感傷和悲喜難分的心情下。
下午一點多,接到同事的電話,說我們的另一位同事淑瑛要出家了,問我是否能上山參加她今晚的剃度儀式。我的震驚非同小可,以致在數秒的沉寂後只擠得出一句:「這是什麼時候決定的事?」
淑瑛輔仁大傳系畢業,在靈鷲山工作已有一段時日,平日工作繁重,除了是部門法師的助理,還負責佛學院的工作,此外各部門活動的採訪撰稿也少不了她的事。不過每天忙進忙出從來只看到她的好心情。由於生得一張圓臉,我們全叫她小胖,她也欣然接受。我只知道她吃素,曾受過菩薩戒,心血來潮還會要她show一下左手臂上的三個戒疤,好奇她如何忍受香燭在肉膚上灼燒的疼痛,但卻從未聽聞她考慮出家之事。
同事還特別叮囑我要準備紅包,因為儀式後觀禮者都會為剃度者獻上紅包,以示供養祝福之意。這主要是一旦出家,不僅不再受祿支薪,也不再靠世俗家庭的資助,教團成了新的家,自此擔負起一切的衣食住行與生老病死。
剃度儀式依規定在子時舉行。匆忙丟下台北飯局,正好趕在十一點到達位於貢寮福隆山上的道場。儀式莊嚴隆重,從香讚開始,依序經懺悔、發願、辭謝父母、請師等儀範,最後在眾法師及觀禮親友們虔誠的梵唱聲中,靈鷲山的心道法師為五位以佛法為終生志業的弟子落髮。淑瑛是第一位,當師父的剃刀在她頭上劃下第一刀時,我激動得幾乎落淚,一位和淑瑛更親近的同事則突然轉頭走出大殿。她的激動顯然更甚於我,但我卻無法從這五位女孩的臉上窺見任何除了平靜祥和之外的表情。她們是今晚的主角,卻也是所有在場者中最心如止水者。
這讓我想起數年前第一次參加剃度儀式。當時也在山上,三位出家者中有一位男性。從儀式開始他就一直流淚,與另兩位女性的平靜自持成強烈對比,到落髮時更是涕泗縱橫無法自已。在旁邊協助的法師先是一張張面紙頻遞給他,到後來索性整盒面紙都交給他。伴隨他的淚水,觀禮人群中傳來低沉壓抑的啜泣聲,燈燭閃耀的微光中,寧靜肅穆的空間融合著滿室酥油燈的香氛和壇前嬝嬝上升的煙霧,與法師清亮腦勺映出的弧線光影,交織成人生中最莊嚴動人的抉擇。
當時心想,不知曾經是如何坎坷的人生或刻骨銘心的情傷,才有這般百感交集、洞澈人生的放下。但後來才知,原來這位曾是學者的師兄基於家庭責任,長久求出家而不可得,如今一償所願喜極而泣。不禁為自己的世俗假想感到慚愧,一方面也想起古今以來確有不少高僧,是在遍求名師、歷盡考驗後才得以成功出家。嚴格的寺院若非道心堅固,不肯輕易為人剃度,與早年沒飯吃才出家的觀念是截然不同的。
當晚最年長的觀禮者是一位出家者的祖母,一個多小時的儀式她始終靜默站立口持佛號。辛苦拉拔大的兒女後輩竟選擇一條背離世俗幸福價值的孤清之路,任誰做父母的都難以接受。心道法師在儀式圓滿後開示,除了強調佛法裡面有四重恩:佛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還特別告訴新僧們:「不是出了家就和家裡斷了線,而是把家帶進佛法,把佛法當成家業。」
法師還輕鬆地比喻,出家只是換了裝,就像換工作也換「制服」一樣,只要「做一行像一行」,能把這工作做好,對社會、佛法有貢獻就是好事。用最平易近人、溫煦體諒的態度,撫平了家屬們的不捨傷痛,也緩解了五位沙彌心裡一絲絲──如果還有的話,那放不下的親情糾葛。
供養時,我對法名寶燦的淑瑛輕聲說了句「最後一次叫妳小胖」,並恭喜她。不過看著她除了臉蛋一切都顯陌生的全新裝扮,我仍陷在困惑中。我對生命中所有的承諾,無論性質、對象或形式,都謹慎又謹慎。包括皈依都是,即使那只是表示你皈依佛法僧三寶,自此成為佛弟子,並認同這位法師能在你未來的生命中給予指引。
出於對宗教的好奇和工作需要,有段時間我與摩門教的傳教士有所接觸。沒想到在三次的會面後對方就提出希望我受洗的要求。我大為驚異,因為就意義上而言,這是極為嚴肅的生命承諾,其重要性等同於簽一紙婚約。而人怎能在還沒完全瞭解對方並充分信賴之前,就在紙上畫押簽字呢?
至少我這一生是從未簽下任何類似合約的。這無關意願,而是反映了我對這種承諾的態度是極端崇敬和認真的。事實上師父曾婉轉表示我有出家的佛緣,但對文學藝術和旅行的熱愛,使我覺得那是一條太遙遠的選擇。雖然師父答以宗教其實和文學藝術並不衝突,它們反而是呈現宗教深邃底蘊的一種形式;而在靈鷲山多年,我其實也跟隨師父踏遍許多國家,但我仍不知如何告訴師父,在二十多年東奔西跑的新聞工作和三十多年的自由生活後,我已經太習慣於完全的獨立,再無法融入僧團的集體生活,也不願意花時間在人事糾葛的協調工作上。甚至,我不想再認識新的人,攀任何不必要的緣。
我嚮往海闊天空的自由遨翔,享受並滿足於一個人吃飽全家吃飽的平淡和孤獨。是的,不只是不願意,我甚且厭惡所有的攀緣。
淑瑛的出家給我震撼,因為我做不到。那是一生一世的奉獻和付出,只為度眾生離苦得樂而犧牲小我的大愛。我太自私,只想守著自己的小天地自行其是、自得其樂,竟日與書樂旅行為伍,我喜歡經常在路上,醉心於移動的狀態。我不能想像有一天我也會做同樣的抉擇。而我在雨中下山那股感傷和悲喜難分的心情,也是因為我知道我做不到。
從下山到八斗子的家,大約一個小時車程。沿著東北角海岸的濱海公路蜿蜒前行,厚重的烏雲壓得星月黯然無光,細雨霏霏中隱約可以感受到丈外崖下的一片汪洋。這段路我走過不知多少回,從沒像今天這樣,除了三部夜行貨車,一路都是獨自行於這廣闊的悠悠天地之間。四周一片寂靜,只除了流洩一車的美麗爵士樂音,和我心裡那五個不在家過第一夜的女孩。
【2008/12/23 聯合報】@ http://udn.com/

恍神

恍神
【聯合報╱李家同】
2008.12.24 10:49 amhttp://udn.com/NEWS/READING/X5/4656890.shtml

老張告訴我們,他要開始走石階的時候,又聽到了「你帶我走」,他終於瞭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恍神的經驗,有的時候我們在想一個問題,別人和我們說話,我們會完全聽不見。不過這種情況應該是不常發生的。
老張卻是一位經常恍神的人。我和他在初中時就是同班同學,他功課很好,老是領獎。每次在台上領獎,就會有兩秒鐘有一種茫然而且困惑的表情。因為這種表情呈現的時間極短,大家雖然注意到了,也沒有人去問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書念完了,老張做了大學教授,我們大家都知道做教授不容易,要教書,又要做研究。可是老張卻沒有什麼多大的問題,他給我們的感覺是他有點運氣特別好,小的時候就聰明,念書沒有什麼困難。沒有想到的是,他做研究也沒有什麼問題,他很快地升到了正教授,又得到了好多的獎。
我們老朋友經常聚會,發現老張的老毛病沒有減輕。有一天,我們中間的一位實在忍不住了,直接了當地問他為什麼會恍神,在恍神的那一剎那,他究竟在想什麼?他說他其實什麼也沒有想,只是他會無緣無故地聽到一個聲音,說「你帶我走」。對老張來講,這句話毫無意義,因此他免不了會想一下這是怎麼一回事,因為得不到答案,也就算了。他沒有想到他從初中開始聽到這個聲音,現在已是中年,仍然會聽到這個聲音。
我們大家都代他擔心,因為我們都想到一部叫作《美麗境界》的電影,電影中的男主角納許是諾貝爾獎得主,極為聰明,但有幻聽的病,常會聽到莫虛有的聲音。有一位老朋友因此建議老張去看看這方面的醫生。老張說他早就去看過了,但他們一致認定他沒有病。他們說幻聽的人不可能永遠聽到同一句話的。
又有一位朋友問他,是小孩還是成人的聲音?老張想了一下,說這是孩子的聲音。那位朋友問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說男女都有。
我們又問他在什麼情況之下會聽到這個聲音,他說他曾經做了一下統計,發現在各種場合都會有,他領獎的時候,幾乎一定會聽到這種聲音。他看報、瀏覽網站或者看電視的時候,也會聽到。至於什麼節目,或者什麼新聞,他記不太清楚。可是他回想起來,他看BBC網站新聞或者是BBC電視新聞的時候,往往會聽到。
老張幻聽的情形,使得他太太有點害怕,她一直相信老張太喜歡做研究,所以常和老張開車到鄉下去玩。周末鄉下人不多,老張有時看到一所小學,就進去走走,他作夢也沒有想到,在這種偏僻的鄉下,他更會聽到「你帶我走」。
我們問他在什麼時候,他一定不會聽到。這點他也可以回答,他說他和家人親友在一起的時候,好像從未聽過,打網球的時候,從未聽過,做研究的時候,從未聽過,看偵探小說的時候,從未聽過。但是主日望彌撒的時候,會聽見,而且常常聽見。
我們都想不通這是怎麼一回事,但大家也不太擔心老張,因為他顯然知道他自己幻聽,而且他的幻聽似乎沒有對他有任何影響。
前些日子,我們大家到郊外去爬山,到了山腰,要走一段石階,才可以走到山頂。在山腰,我們看到了一個小男孩站在石階的起步地方,他走了一下,就停了下來,從他走路的姿勢來看,他是殘障的,雖能走路,但是一個跛子,他走路的樣子實在很可憐,看來他很想上山,但大概是上不去了。老張二話不說,問他要不要由他扶他上去,小男孩點點頭,於是老張和小男孩打頭陣,我們都慢慢地爬上了山頂。山頂有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老張安排小男孩坐下,讓他可以看到山下的美景。小男孩笑得好高興,也一再地謝謝老張。
我們要下山了,老張問小男孩要不要和我們一起下去,因為上山容易下山難,如果小男孩沒有人攙扶,是一定下不了山的。但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是,小男孩搖搖頭,說他還想看風景。
我們發現小男孩好像很堅決,只好自己下山了。到了山下,老張忽然問我們小男孩是否穿短褲,我們不約而同說他穿的是短褲。他又問,殘障的小孩會喜歡短褲嗎?這的確問倒了我們。然後,老張又問我們一個問題,孩子的腿是不是很粗壯?我們回想起來,結論是孩子的兩條腿又黑又粗壯,難怪他不要我們幫他下山。
但小男孩為什麼要騙我們呢?在路上,我們都在想這個問題,誰也沒有得到答案。到了晚上,我已上床睡覺,老張打電話給我,說他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了,而且他認為他以後再也不會恍神了。我當時睡意正濃,懶得聽他解釋,他也沒有解釋。
從此以後,老張不再恍神了。他也常常約不到,為什麼呢?他從那天起,就開始教一些弱勢孩子的英文和數學。有一天,有一位富翁捐了一筆錢給他,他就一不做、二不休,成立了一個基金會,大規模地幫助弱勢的孩子。
老張告訴我們,他要開始走石階的時候,又聽到了「你帶我走」,他終於瞭解了這句話的含義,他雖然一帆風順地在社會上越爬越高,但很多可憐的孩子其實是不可能像他一樣地往上爬的。因此他們向他求助,希望他能帶他們也往上爬,但他始終聽不懂。直到那一天,在山腰看到那位小男孩,他終於搞懂了「你帶我走」是什麼意思。
老張回想起來,每次他有得意的事情,就會聽到「你帶我走」,難怪他領獎的時候會恍神。除此以外,當他看到人類悲慘的新聞的時候,也會聽到。顯然有人在提醒他,不要自顧自的,也要幫助那些沒有他那麼幸運的人。
老張有一個小孩,小時常有數學的問題,每次老張都會替他解惑,上國中的時候,一開始英文有點困難,也是由老張夫婦指點一下,以後就沒有問題。老張還請了一位他的博士班學生做他兒子的家教,所以他的兒子念書很順利。
不僅此也,老張的兒子從小就有看書的習慣,老張夫婦常常出國旅行,兒子從小就知道一大堆別的孩子不知道的事情,現在兒子念很好的國立高中,已經學會了寫程式,可以看英文小說。老張並沒有把握他兒子一定會非常傑出,可是要在社會上爬上上層階級,一定是毫無問題的。
老張知道很多孩子沒有如此幸運,他們的父親沒有辦法教他們英文和數學,也沒有錢替他們請家教,更沒有錢送他們去補習班;他們不要說到國外去旅遊了,恐怕連島內很多地方都沒有去過;看書的習慣更加是沒有的。這種弱勢的孩子,要想在社會上往上爬,當然很困難。
老張下定決心,儘量地幫助一些弱勢孩子補習。他發現他的確是幫得上忙的,給他教過的孩子,功課都好很多。他所成立的基金會幫助的孩子就更多了,而最重要的是,他再也沒有聽到「你帶我走」的聲音。
前天,我去老張的基金會參觀,令我感到十分有趣的是一幅畫,畫中有一位成年人牽著一個小孩的手,走上石階,畫的下面寫了「我帶你走」四個字。老張曾經將很多菁英分子帶到了社會的高層,看來,他不以此為滿足,他要將很多弱勢的孩子推到社會較高的階層去。
【2008/12/24 聯合報】@ http://udn.com/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王文興 讀唐人傳奇 〈盧頊表姨〉

王文興 讀唐人傳奇
http://www.udn.com/2008/12/22/NEWS/READING/X5/4653791.shtml
王文興 讀唐人傳奇(上)

【聯合報╱王文興/主講 林國卿/記錄】
2008.12.22 11:05 am

〈盧頊表姨〉
洺州刺史盧頊表姨常畜一猧子,名花子,每加念焉。一旦而失,為人所斃。後數月,盧氏忽亡。冥間見判官姓李,乃謂曰:「夫人天命將盡,有人切論,當得重生一十二年。」拜謝而出,行長衢中,逢大宅,有麗人,侍婢十餘人,將游門屏,使人呼夫人入,謂曰:「夫人相識耶?」曰:「不省也。」麗人曰:「某即花子也。平生蒙不以獸畜之賤,常加育養。某今為李判官別室。昨所囑夫人者,即某也。冥司不俞其請,只加一紀,某潛以改十二年為二十,以報存育之恩。有頃李至,伏願白之本名,無為夫人之號,懇將力祈。」李逡巡而至,至別坐語笑,麗人首以圖乙改年白李。李將讓之,對曰:「妾平生受恩,以此申報,萬不獲一,料必無難之。」李欣然謂曰:「事則匪易。」感言請之切,遂許之。臨將別,謂夫人曰:「請收餘骸,為瘞埋之。骸在履信坊街之北牆,委糞之中。」夫人既蘇,驗而果在,遂以子禮葬之。後申謝於夢寐之間。後二十年,夫人乃亡也。
(唐‧牛僧孺《玄怪錄》)
傳奇小說中的生與死是相通的
這一篇唐人傳奇,不太出名。一般說到傳奇,都想到〈虯髯客傳〉、〈杜子春〉等等名篇,但是這篇〈盧頊表姨〉寫得好,可以當成研究的對象。
開頭六個字「洺州刺史盧頊」,有名有姓有地點,人時地都寫上,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刺史盧頊的表姨長年畜養了一隻小狗,名字叫「花子」,顯然是身上有好看的斑點,這稱呼讓人想到唐代與今天沒什麼兩樣,雖相隔一千多年,今天仍有稱狗為「小花」的。「每加念焉」意思是表姨對狗很好,隨時都關心牠。一天「花子」突然不見了,被人給殺了。
很好看的一隻狗,被人殺了,從寫實的角度看,有道理嗎?寵物遭殺死,是否言過其實?在今天似乎不可能發生,寵物頂多是被偷走或賣掉,不可能一棒打死。但既然打死,一定有理由的,我們替牠想想什麼理由?顯然「花子」不守規矩,或許闖入別人家偷吃食物,或許吵到了睡眠中的醉漢,總之是觸怒了別人,慘遭打死。
花子死後幾個月,表姨忽然死了,表姨的死太突然,也像沒什麼道理,但這故事乃屬於傳奇小說,傳奇的遭遇往往是奇特的,狗死不久,主人也死了,在傳奇小說中是可以如此巧合的。古代小說的生死,與現代小說的生死看法不同,現代小說的生死很重要,古代浪漫小說卻把生死當成只是一種變化。傳奇小說中的生與死是相通的,是陰陽相通,死了也許又會復活,與現實的死亡是不同的,所以這故事中,「忽亡」二字,是傳奇小說的普遍現象,不算不合理。
盧頊表姨死後,在陰間見到了李姓判官。此處加上一個姓,也是為增加可信度,有名有位,比無姓無名更能說服讀者信其真。但是為何挑選「李姓」?李與狸音近,判官是狸貓,花子是狗,這是幽默的喜劇安排,這故事原本就是喜劇,有可能來個狸貓對照花狗。
對話寫得好
判官告訴表姨,妳的命已將盡,但是有人懇切的替妳辯論爭取,於是再延長妳壽命十二年。表姨拜謝李判官離開官府,走到長巷,望見一座大宅,一位有錢有地位的麗人與十幾個婢女,正從門屏後走到大門。麗人叫人呼夫人進入大宅,二人見面後,說出下面一大段話。
麗人問:「夫人認得我嗎?」夫人說:「不認識。」麗人說:「我就是花子。我平生短短幾年,妳並不把我當成低賤畜生來育養,我今天已經是李判官的姨太太,昨天李判官所說的替夫人求情延長壽命的就是我。但是冥司(應比判官職位高)不允許請求,只同意延長十二年的生命,我又偷偷把判決書上的十二年改為二十年,以報答妳的養育恩典。等一下李判官會來我這兒,但是我會說出妳的本名,總不能在他面前稱妳為夫人。我也一定盡力的祈求他。」
這一番話,從「夫人相識耶?」一路走下來,幾句對話都寫得很好。
開始的問答,「夫人相識耶?」「不識。」「某即花子」,一來一往有曲折,如果一起頭就說「我是花子」,就全無曲折了,一句變成三句,是寫作的好辦法,增加了曲折效果。這在舞台劇中運用最多,往往都是用問答句,吸引讀者、觀眾亟欲知道答案是什麼,於是一句一句的追問下去,不能停止。這就是這一句變成三句的好處。
主角性格描寫得好
其次,這一長段話,主角性格描寫得好。整句都是花子自說,一句一句透露出優美婉約的麗人言談,見其文如聞其聲。特別是「平生蒙不以獸畜之賤,常加育養」二句,表達了花子的性格,也看到了她想報恩的原因。
麗人又說「有頃李至」,表示李判官不常來,等於是說這大宅子、眾多侍婢,都是特別為麗人安排的住所,並不是李判官的家,恐怕李夫人也不知道,就是今天所謂的金屋藏嬌,這是有趣的喜劇描寫,說出了陰間與陽間相同之處。
不久李判官到了,與麗人到另外的地方談笑。「李逡巡而至,至別坐語笑」,這幾個字也是寫實筆法。他們二人是到另外一個房間去說說笑笑,盧頊表姨並不在場,也不知道他們的說話內容。
說笑之間,花子提出要求了,「麗人首以圖乙改年白李」,這一句各種版本差異大,應以這個版本最為合理。這句子需要一字一字的解。「首」字的意思應不是「首先」,因為下句並無「後者」之句。所以這「首」字應該是「自首」,自己向李判官承認竄改公文,自首「圖乙改年」。「圖乙」是什麼意思?這公文上原來寫的是「十二」,她卻畫了一個「乙」符號,把兩個字顛倒成「二十」。所以這個「乙」字是個圖號,是修改上下字互調的圖形。全意就是「畫了一個乙符號,把年分更改了」,有的版本是「塗乙改年」,就沒這個版本好。最後「白李」二字,意即向李判官坦白說出來。
李判官聽了花子坦白的話之後,「李將讓之」,李判官正想要譴責她,文章馬上接「對曰」二字。今兩人說話,對話的一定是花子,所以不用再提「花子對曰」,精省二字,也避免重複。花子說:「妾平生受恩,以此申報,萬不獲一,料必無難之。」語意是:「我平生受她恩典,以此(更改數字)報答她,還不及萬一呢,你不要刁難我嘛!」口氣完全像一個婉約嫵媚的女人。聽了這種女人聲調,李判官「欣然謂曰」,高興的笑著說:「事情不好辦喔!」顯然口氣已經鬆動了,花子講得很誠懇,李判官也就同意了。
以上是李判官走進大宅後,花子表達請求的場景。雖然這是超現實的傳奇故事,卻具備相當現實的描寫。不妨從「李將讓之」讀起,看看其中有什麼現實描寫?「將讓之」之下,是二人對話,完全都像各自的口氣,對話心理也都像。心理與口氣都寫得像,就是寫實寫得好,它符合了真實生活。「料必無難之」,語調口氣尤其寫得好,寫出委婉耍賴的請求。另方面,「李欣然謂曰」事情不好做,卻答應硬著頭皮,違法去做。為何要說李判官「欣然」?這也是優良的心理描寫。因他聽了花子的耍賴撒嬌口氣後,心裡樂陶陶的,自是「欣然」。如果此處少了「欣然」,就顯得不逼真了。浪漫傳奇小說亦須顧及真實性,不可隨意為之。
可看成是偵探小說
從「臨將別」之後,故事進入第二部分。夫人即將回去,麗人向夫人說,她被打死之後,骨骸仍在履信坊街的北牆下,被扔進糞池裡去了。麗人說出遺骸的明確地點,請夫人幫忙收拾掩埋,這項請求也很合理,這是花子記掛的事,是在陽間時未處理完的事。餘骸地點當然只有花子知道,故事詳細描寫此一地點,更增加了可信度。餘骸被丟在糞池,也是寫實,寫出了殺花子的人的醜惡。夫人醒來,果然在所說地點找到了花子遺骸,並且以埋葬子女的喪禮掩埋了花子遺骸,後來花子在夢中答謝夫人,夫人又過了二十年才死去。
可以將以上這第二部分,看成是偵探小說。
前半部是浪漫的超寫實報恩故事,第二部分則是典型的偵探小說。閱讀偵探小說的過程,常會發問「為什麼」,「為什麼如此」?所以偵探小說需要許多的證據來前呼後應,最後所提出的答案,必須使前疑一一獲解。夫人果真找到遺骸,證明麗人所言不虛,故麗人果是花子轉世。此是偵探小說前呼後應證據之一。夫人埋葬遺骸後,花子又來夢中表達謝意,這又證明麗人即花子,此是第二個前後呼應的證明。第三個證明是,夫人果然在二十年後才死去,呼應了前面花子的「圖乙改年」,又證明麗人即花子,且花子確能報恩。偵探小說的關鍵問題也常問「Who done it?」是誰做的案子?那麼如今這件傳奇每一神怪都是花子做的,已都證明了出來。因此這第二部分稱為偵探小說應無疑義。 (上)
【2008/12/22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READING/X5/4655333.shtml
王文興 讀唐人傳奇(下)

【聯合報╱王文興】
2008.12.23 03:41 am

可界定為「巴洛克式小說」
〈盧頊表姨〉整篇小說的感覺是華麗的,可以界定它為「巴洛克式小說」。閱讀時有什麼華麗的感覺?有哪些因素增加了華麗感?
一、詞藻華麗。狗稱為猧子,而不稱為狗或犬,即為一例。狗名稱為「花子」,視覺上也感覺華麗。
二、生活富裕、場面華麗。大宅與麗人侍婢的陣仗非同一般,相當的華麗。〈董永〉背景是貧窮的鄉村,這裡則是高官、麗人、華服。
三、死而復生。生死變化豐富也是華麗。
四、一人擁有兩種角色也是華麗。花子與麗人的兩個身分,西方文學稱為double identity,或double image,常寫一人兩角,如史帝文生的《化身博士》。
五、對話特別加工,心理描寫細膩,也顯示了華麗。
整體說來,從麗人的角色,可以見到創作上的華麗,無論是性格心理、語言動作、服裝外表,都呈現出華麗的風格。
再從「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來看這一篇小說,有哪些部分反映了這個概念?
小說中令人難忘的是人類對畜犬的瞭解,這是人類與動物長期相處得到的理解。這篇小說把狗看成姬妾,看成麗人,不正是人類的一種潛意識願望嗎?從這個角度看,這篇小說可歸入下列兩種類型(genre):第一是可歸入心理小說,寫出人對畜犬的心理,把畜犬看成姬妾的心理。第二是動物小說,生動寫出了畜犬的性格——狡黠、嫵媚、無賴、忠義。寫動物小說,性格寫得生動是很重要的。
這一篇小說當成心理小說或動物小說看,都是夠格的。從這兩個方向來欣賞,更可以在故事中找到關鍵句(key sentences)。麗人在冥間初遇夫人的場景,內有最重要的幾句話,即,謂曰:「夫人相識耶?」曰:「不省也。」麗人曰:「某即花子也。」讀到這句話時,可以感覺出在夫人眼裡,麗人一下是人,一下是狗,人像狗,狗像人,人狗難分。而且是從側面寫出,並非直接說出這種感覺,因此,這幾句話的喜劇成分很高。這幾句話最耐人尋味,它既是心理小說的雙重身分描寫,也表達出人類把畜犬當成姬妾的心理。而這幾句話也凸顯了動物與人之間的變形,變形故事在西方古代小說或現代小說中,都是常出現的主題。   (下)
(本文節選自麥田出版社主辦的「王文興詩文慢讀六講」其中第三講,林國卿/記錄)
【2008/12/23 聯合報】@ http://udn.com/


新聞臉譜 (投下你對這則新聞的感覺)
直接看結果
表單的頂端
表單的底部
相 關 新 聞

雨中下山 給五個今晚不在家的女孩

最後一代外省人》價值的戰爭

王文興 讀唐人傳奇(下)

影想時代》想起Gaoba

城市角落:北京10》隱匿之城

聯副不打烊畫廊》洪米貞作品〈霧林〉

聯副文訊》搶救文壇新秀文藝營 開始報名


相 關 BLOG

[作家沙龍Blogs]聯播
· 貓熊狂想曲
· 性侵犯的聯想
· [ 公雞隨行。]*布言。布語
· 味道1
· 我和小王不得不說的事(下)
· 《雙生緣─深秋桂花雨》─(34)(完稿版)
· 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 (噎蛋老人進城來)中文Q版
· 【風球詩雜誌】(長期徵文)
· udn網路城邦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漢寶德:台灣需要愛與美的教育

漢寶德:台灣需要愛與美的教育
【聯合報╱漢寶德】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4654117.shtml
2008.12.22 01:57 am

前些日子為了討論設置「台灣獎」的問題,談到台灣價值。台灣有什麼值得我們驕傲的價值可以向世界炫耀?我們有樸實的民風,淳厚的人情味,曾使外國來台的遊客驚羨不置。然而這些稱得上核心價值嗎?
社會亂 我們缺乏生命教育
近幾個月來,由於陳前總統令人咋舌的貪汙案,有人開始懷疑台灣社會的人文價值是否已經淪落到需要大力重整的地步。為了爭辯行為的是非,台灣民眾好像失掉了基本價值的判斷力。我們的大眾如果在精神上失掉了方向,還談什麼文化呢?因此有人提到道德教育的重建。
到了廿一世紀還以傳統道德為基本價值確實不免落伍之譏。但是社會的諸多亂象說明我們確實需要一種心靈教育,足以提升國民的精神素質。那就是誘導年輕人了解生命的意義,及為人處世之道。這就是所謂生命教育。很可惜的是各級教育行政主管始終對它缺乏了解,因此既沒有認真建立政策,也未曾思考實施的方法。到今天,生命教育尚無法在國民教育中佔一席之地。
沒有愛 只會爭奪傷害別人
生命的核心價值是愛。衡量行為的是非,在現世界中實在困難,然而只要探究其原委,乃出之於愛心的行為,就是值得支持的,否則即應該被唾棄。台灣今天最需要的就是愛。我們的教育多年來只是升學的機器,培養出很多會讀書,又善於為前途競爭拚鬥,因而習慣於仇視他人的國民。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下,除了為爭取私欲的滿足外,不知道生命有其他的價值,當然不知有愛。我們的社會漸漸為恨所充斥,政治不是為了實現理想,而是劃分你我,爭取權力的工具。不懂得愛的人甚至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看不到生命的價值,學生會因考試成績不佳而尋短見。台灣人太容易傷害自己,傷害別人了。
不懂美 只有滿足原始慾望
生命的曙光是美,所以西人把愛與美放在一起,視為同等重要的價值。愛使我們肯定生命,美使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可愛。因此生命教育必須與美感教育並行。美是一種生命力。很可惜,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沒有美育的位置,使台灣的社會成為失掉美感的國度。沒有美的嚮望,民眾只有走向原始的慾望以求滿足。沒有美,很難有愛,就沒有精神生活,一切「文化」都歸於虛妄。
台灣需要重建愛與美的價值,通過教育,通過宗教信仰來重建人文社會。但沒有明確的教育與文化理念,沒有具體的政策,是很難實現的。一個靠擲筊來判斷行為是非的國民是不足以談愛與美的。然而台灣的基本價值是什麼?值得我們深切反省。
(作者為前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2008/12/22 聯合報】@ http://udn.com/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台北學系列之5》生態台北城

台北學系列之5》生態台北城
【聯合報╱郭城孟(台大生命科學系教授)】
2008.12.15 10:40 amhttp://udn.com/NEWS/READING/X5/4643749.shtml

台北是全世界最有資格發展為生態城市的都會區,擁有河口、河岸濕地生態,也深具平野濕地的潛力,北部又有全台最大的火山地景,海拔不高卻擁有高山的特性,整體而言地質、氣候、生態、人文各種條件交織成台北的地景……
台北誕生了
北投、士林、內湖、南港、信義計畫區、景美一帶的低海拔郊山,幾乎全為沉積岩,如探究其形成的時間,可追溯至3000-2000萬年前,當時台北尚未誕生,不過由華南大陸塊沖刷出來的砂粒開始在此沉積,逐步累積台北的地基。約在400-200萬年前,由於菲律賓板塊擠壓歐亞大陸板塊的關係,隨著台灣浮出海面,台北也誕生了。如果可以坐著時光機器回到300萬年前,當時的台北都是丘陵,只有一條古新店溪由今之新店、景美一帶經林口台地上方流入台灣海峽。
大約在30萬年前至6萬年前,在今之盆地與丘陵交接處的數條斷層曾經相當活躍,台北中央的丘陵地區逐漸陷落,最終形成台北盆地。盆地陷落造成大漢溪注入台北盆地,基隆河在瑞芳附近180度大轉彎,最後也流入台北盆地,在盆地的南邊接納新店溪的溪水,形成今之淡水河,最後從獅子頭與關渡兩處熔岩流的中間缺口,經淡水注入台灣海峽。至此台北的水系大致成形,也包含了士林的雙溪,以及許許多多由丘陵流入大河及盆地的小溪溝,這些河流及小溪在未來的歲月裡,除了切割丘陵地區的古老生態,也引領東北季風進入台北盆地,造成許多生態上的變化。
滄海桑田台北城
從昔日學者採集的植物標本,可以窺見過去台北的地理變化。(李清志/攝影)地質史上的冰河期大約發生在200萬至1萬年前,這段時間也正是台北經歷火山噴發、盆地陷落等大變動的時刻,許多古老生物經過台灣海峽陸橋進入台北,30幾萬年來人類由非洲東岸往東遷徙的大移民潮,或許在數萬年前也有機會進入台北。1萬年前冰河期結束之後,整個地球溫度普遍變高了,高緯度地區的冰融化了,全世界的海平面上升,海水由淡水河口倒灌進入台北盆地,當時的台北應是名副其實的台北海灣,許多海邊植物透過海流進入台北盆地,今台北近郊常見海岸植物應與此一時期有關。例如芝山岩東砲台的搭肉刺即為一例;孔廟旁大龍國小校園的一棵年歲頗大的魯花樹,也是海岸時期留下的證據;台灣大學校園內有數棵由土地自行長出的沙朴大樹,而沙朴正是海岸沙丘或海邊荒地的指標植物。低窪的盆地不斷地接納來自北、東、南鄰近郊山的溪水,至少在3000-5000年前台北盆地已成為半鹹水的海灣了,這一點我們由芝山岩及圓山為何有貝塚文化可見一斑,因為當時的貝類就生活在半鹹水環境中,是當時人們的重要食物。推測到了1000-2000年前,台北盆地已成為淡水的沼澤濕地,後來漢人入墾,及至日治時期,日人還可在台北盆地採集到代表淡水沼澤濕地的穗花棋盤腳和風箱樹等。
都市發展
台北由海灣變為半鹹水湖再漸變為淡水沼澤濕地之後,人類活動更加頻繁,從最早的舊石器文化(大坌坑文化,7000-4000年前)經過新石器文化(包括圓山文化4400-2500年前、芝山岩文化3600-3000年前、植物園文化3000-2000年前)至金屬器文化(十三行文化,2000年前),都過著粗放漁獵的生活。直至1000年前左右的凱達格蘭族文化時期,以及明末清初漢人入墾,才開始發展比較精緻的農業,例如水圳等農業設施之規畫與興建,至此台北的文化逐漸奠定基礎。而大航海時代帶來的西班牙、荷蘭等歐洲文化與貿易行為(始於17世紀)、歐洲帝國殖民時代的貿易與宣教活動(始於公元1858年)、日治時代(始於公元1895年)、國民政府時代(始於公元1945年)等所帶來文化及環境的影響,是造成台北逐漸都市化的重要因子。
1860-1890年期間有數位歐洲植物標本採集者,幾乎都曾在淡水至台北之間採到鹵蕨,該蕨長在河口及河岸濕地,葉叢生,高度約1.5公尺左右,大英博物館的蕨類標本室仍保有這批標本,1895年日人領台之後,及至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成立之前,日人在台灣所採得之植物標本均存放於東京大學植物標本館,不過這些標本裡並未見鹵蕨,在往後的歲月裡也不曾有任何人在淡水與台北之間看過鹵蕨。1860-1890年間,有許多歐洲人往返淡水及台北,將台灣的茶葉輸往國外,帶動台北的經濟發展,當時種茶蔚為流行,而茶樹不能種在森林,也造成台北近郊森林的消失,所以直至日人來台,陽明山地區僅見「草山」,甚至台北少見百年大樹也與此一時期的發展有關。
台北成為都市是開始於18世紀初期,城市的發展約可分成:艋舺建成期(公元1710-1860年),這是台北市最古老的市街,位在今貴陽街與環河南路二段交接處,是早期凱達格蘭族與漢人交易的小市集;三市街時期(公元1860-1895年)是台北建城的時代,其四周即為今之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及中山南路,加上艋舺、大稻埕,即所謂三市街。日本時代的台北市範圍未超出三市街,但由於人口增加,遂於1932年實施「大台北市區計畫」,計畫範圍東至松山,西臨淡水河,南臨新店溪,北以士林街為界,國民政府初期的台北市也大致以此為界。1967年台北升格為院轄市,台北市更向外擴張至陽明山、士林、北投、社子、南港、外雙溪、景美等八區,都市化的結果也正式宣告台北淡水濕地平原此一生態單元的消失。
台北生態掠影
台北教育資料館前的水池,自成一個小生態。(王朝雄/攝影)淡水河口可以看到水筆仔純林,其實它是在告訴我們台北是世界熱帶生態往北分布的最北限,因為以東南亞熱帶為家鄉的紅樹林植物,當它由南方進入台灣的南端時只存活6種,到了台南、嘉義剩下4種,到了新竹剩2種,到了台北,因冬天太冷了,只有1種可以存活下去,所以淡水河口的水筆仔紅樹林是我們用眼睛可以看到,熱帶往北分布快要消失的最後一個腳印。淡水河岸及基隆河岸由於距離河口較遠,河水的含鹽度也較低,有2種植物可以反映這種環境,即水蠟燭與鹹草,前者是著名的切花材料,後者則常出現在早期傳統市場當作繩索用,現在則只剩包粽子時還可以看到。至於平野濕地,在台北百餘年來的都市化過程早已消失殆盡,有些學校的校園土地會自行長出的水柳,即是此一環境的指標植物。
陽明山是出名的賞花地區,海拔約400-500公尺,其景色其實與中南部海拔2000公尺的阿里山不相上下,主要的原因是台灣有一種很特殊的生態現象,就是脊梁山脈中高海拔的生態到了北部會下降至低海拔,稱為北降現象,而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動力就是東北季風,東北季風影響台北的生態,更影響陽明山的生態。台北地區的溫帶現象顯著,例如台北的櫻花、杜鵑花特別漂亮,陽明山地區則可見高山花卉,加上火山地形,更呈現出高山氣勢,加上其過往的人文背景,更使得陽明山地景別有風貌。
台北最具特色的是具有古老生態系的低海拔丘陵地,數萬年前盆地陷落造成流域的形成與溪流切割丘陵地的現象,在近代氣候的影響下,淡水河、基隆河形成引入東北季風的通道,加上溪流切割造成生態隔離現象,所以北投、士林、內湖、南港、信義計畫區及景美一帶的丘陵地生態各自不同,北投強烈受東北季風影響,可見高海拔北降之植物,芝山岩則仍可見冰河期遺留的物種,內湖、南港及信義計畫區也各具特色,而受東北季風影響最小的應屬景美地區,可見亞熱帶台北樟楠林。
值得閱讀的城市
其實台北是全世界最有資格發展為生態城市的都會區,擁有河口、河岸濕地生態,也深具平野濕地的潛力,北部又具有全台最大的火山地景,海拔不高卻擁有高山的特性,整體而言地質、氣候、生態、人文各種條件交織成台北的地景,在國家公園與都會區之間,台北更擁有一處具古老生態的實質的郊野公園,其中步道系統發達,交通也尚稱便捷。都會區內如能依循近郊丘陵地單面山順向坡的綠手指特色發展綠色網路,加強生態跳島及生物避難所的概念,甚至強化綠地為都市之肺的功能,加上由傳統邁向國際的各種人文空間,台北發展生態旅遊及深度之旅不是不可能的事。
●「台北學」系列講座:羅智成主講〈從鬼雨書院到夢中台北〉,12月17日晚上七時於實踐大學(台北市大直街70號)L401階梯教室舉行。
【2008/12/15 聯合報】@ http://udn.com/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十分讓人喜愛的《詩經.國風》英文白話新譯

橋――寫在《詩經.國風》英文白話新譯之前

教育宣導 環境哲學 賈福相 自然書訊
HEMiDEMi_Bookmark_Button_Style = 'button1';
賈福相:「替古人說今話」
作者:陳誼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採訪編輯)

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1532
距今2600年前,人們以詩抒情,成就最古老的詩歌總集─《詩經》。古人曾謂:「不學《詩》,無以言。」今日,國際知名海洋生物學家的賈福相,以其豐富情感和人生經驗,跨越語言的精妙筆譯,再現詩經之美。
研讀詩經10餘年的賈福相,費時5年將160篇《詩經.國風》完整地譯成白話文與英文,並集結成冊出版《詩經‧國風─英文白話新譯》一書。「為古人說今話是一種大喜悅。」賈福相這次以新的語言來詮釋《詩經》,就是希望今人能以另一種方式,來緬懷這本千古不墜的永恆樂歌。
詩經 海洋生物學 文學
閱讀全文 發表評論 點閱數: 961
發表時間: 週日, 2008-05-18 05:10 提交人: 王郁萱


橋――寫在《詩經.國風》英文白話新譯之前
賈福相 來源: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詩經新

http://e-info।org.tw/node/19878
HEMiDEMi_Bookmark_Button_Style = 'button1';
作者:賈福相
窄窄的橋 無邊的海
古人走過來 今人走過去
東方人走出去 西方人走進來
聽一聽「喓喓草蟲」 看一看「灼灼其華」 且唱: 「蒹葭蒼蒼」;「明星煌煌」 「月出皎兮」;「佇立以泣」 「七月流火」;「麻衣如雪」
生命流出了愛 愛是詩 詩的多樣喲: 「有女如玉」;「巧笑倩兮」 「青青子衿」;「巷無居人」 「投我以木桃」;「與子偕老」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過來過去,一段路 走進走出,生之旅
窄窄的橋 無邊的海
註:引號中的句子均引自《詩經.國風》。
Bridge
Fu-Shiang Chia
Narrow bridge. Oceans wide.
People of the West cross to this side; People of the East cross to that side.
People of yesteryear return; People of today remember.
Together we look at "the bright cherry blossoms." Together we listen to "the autumn songs of the cricket." Together we sing: "The reed plumes are infinitely white,""The evening stars are infinitely bright."
From life flows love, From love, poetry In myriad forms: "Sweet dimples frame her teasing smile;" "The man in the blue collar has stolen my heart;" "Give me a peach;" "We shall grow old together;" "Why, why have you completely forgotten me?"
Remember, remember...
This side, that side...Crossing, We journey to each other
Across a narrow bridge, Across oceans wide.
Note: Lines in quotation marks are phrases from "Airs of States."
【編注】這篇「橋」寫在賈福相老師新作「《詩經.國風》英文白話新譯」之前,表明了賈老師多年鑽研《詩經》翻譯的心境;賈老師也在將出版的譯作中寫著:
獻給我的祖父,賈安之。 當我七歲的時候, 他領我走進了詩的花園。
賈老師於2006年年底將160篇《詩經.國風》的譯作交予環境資訊協會,鼓勵協會將其分篇刊登於電子報的副刊;雖然「《詩經.國風》英文白話新譯」不久將會出版單行本,賈老師仍願意邀請環境資訊電子報的讀者一同與他先行於《詩經》的花園中小敘。
另附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比較文學暨電影研究所榮譽教授史蒂芬.亞諾爾的序文,及賈福相老師自撰的導言。
序――史蒂芬.亞諾爾 Forward by Stephen H. Arnold 導言――賈福相 Introduction by Fu-Shiang Chia
詩經
點閱數: 2902 email this page
發表時間: 週日, 2007-03-04 05:02 提交人: 倪宏坤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褰裳〉

〈鄭風.褰裳〉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褰裳〉http://e-info.org.tw/node/36407
譯者:賈福相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狅童之狅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狅童之狅也且!

提起長衫
如果你愛我,就該提起長衫,渡過溱河來看我。 如果不愛我,難到沒有別人嗎?你真是個大傻瓜。
如果你愛我,就該提起長衫,渡過洧河來看我。 如果不愛我,難到沒有別人嗎?你真是個大傻瓜。
Lift Your Gown
Translated by Fu-Shiang Chia
If you love me, you'll lift your gown, Cross the River Zhen and come see me. If you don't love me, others will. Don't be such a stubborn child.
If you love me, you'll lift your gown, Cross the River Wei and come see me. If you don't love me, others will. Don't be such a stubborn child.
點閱數: 237 email this page
發表時間: 週日, 2008-11-09 04:50 提交人: 倪宏坤
相關文章
·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風雨〉
·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東門之墠〉
·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丰〉
·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狡童〉
·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蘀兮〉
·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山有扶蘇〉
·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有女同車〉
·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女曰雞鳴〉
·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遵大路〉
·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羔裘〉

這些詞,那些詞》骨董與洗錢

這些詞,那些詞》骨董與洗錢

http://udn.com/NEWS/READING/X5/4641691.shtml

【聯合報╱張大春】
2008.12.13 02:22 am

大部分關於以骨董貪汙的記載都寫得相當隱晦,看似清正廉潔的道德教訓尚不敵文人官場中對於金石字畫的崇敬之情。或者:骨董實在太好用了,誰都不願意拆穿說破……
圖/阿尼默
唐魯孫先生的文章〈飄在餐桌上的花香〉提到過一個人──盛伯希。
餑餑鋪藤蘿餅的做法跟翻毛月餅差不多,不過是把棗泥豆沙換成藤蘿花,吃的時候帶點淡淡的花香。因為藤蘿花在北平並不是普通的花卉,得來不易,所以特別珍惜,不肯大量使用。我住在北平粉子胡同東跨院,小屋三楹,東西各有一株壽逾百齡的老藤,虯蟠糾錯,用巨型的豎架支撐之下,藤各依附刻峭崔嵬的太湖石上,靈秀會結。
據說丁香紫藤,樹齡愈老的愈早開花,所以別的地方花未含苞,而這兩株老藤,早已花開滿枝了。藤蘿架下設有石砰石凳,每年到花開,據說當年盛伯希祭酒最喜歡在花下跟人鬥棋隨酒,更給這小屋取名雙藤老屋,而捨下所做藤蘿餅,經過名家品嘗,一致贊好,也就成了一時名點。
盛伯希,名昱,和翁同龢、潘祖蔭等人研索鐘鼎篆隸,十分知名。這幾位往來箋翰,率用籀分,是以京師裡知道的都稱他們做「金石家」。這裡頭就傳出故事來了。
一說是潘祖蔭的弟子、一說是盛伯希的學生,也有說是出自翁同龢門下的──總之是個年輕人,某經過一家餅鋪,看見有賣馬蹄燒餅的,燒餅中央微微缺了一塊,看起來頗類一古錢。這年輕人好事,買了個回家,鋪紙濡墨,把個燒餅給拓下一張來,上呈於師,說:「我在骨董鋪子裡一眼見了一塊古錢,太貴,買不起;便央著店家讓我給拓了一張,請老師考證、考證,看是個甚麼來歷?」
為人師的不能讓弟子失望,於是翻撿出放大鏡,仔細推稽之、鑑賞之,最後說:「這是殷商時代某帝所製之錢,稀世之寶也!」這學生也著實是謔性,當下從懷裡掏出那馬蹄燒餅,說:「依弟子看,還是從這燒餅上來的居多。」
相較於翁、潘、盛三人來說,阮芸台更是此道中的前輩,他敢在自家大門上榜書一聯,曰:「三朝閣老/一代偉人」,學問、政事、道德、文章都不得了,一旦遇上骨董,還是漏了餡。前面這個燒餅故事也有安在他身上的。
阮芸台有個學問佳、人卻極其放誕狂傲的門生,叫汪中,字容甫,此人非但整了老師一個冤枉,還訛了他不少銀兩。汪容甫耳聰目明、博聞強記,識界寬,辨別精敏,其實也是阮芸台的手眼之一;阮對之倚仗頗深。
某日,汪容甫進見,打從袖子裡摸出一塊石頭來,古色斑斕,仔細辨認,發現石上隱隱約約像是題落了款識,篆法奇古。阮芸台立刻有了極大的興趣,問道:「此石從何處得來?」汪容甫道:「這就是老師一直訪求無門的古石啊!雖然看起來殘破些,上骨董鋪子裡買,一個也得要上千兩銀子呢!我花了好幾個月的力氣,僅僅找著了這個──老師細細地玩賞罷。」
阮芸台諦視再三,嘆為觀止──這就不只是玩賞玩賞而已了。結果令汪容甫毫不意外,阮芸台最後懇求著說:「我跟你買了它罷!」親師徒、明算帳,汪容甫開價不二:一千兩。
過了幾日,師徒倆又碰面了。汪容甫問阮芸台道:「我給老師蒐羅的古石好不好哇?」「好!真是好!」「那麼老師還想不想多看看幾個呢?」「當然、當然。」汪容甫於是帶著阮芸台,上河濱茶店裡逛去,信步走向茶店後頭的河灘,說:「老師看這河灘上的石頭跟您手裡那一塊比起來,孰為較佳呢?」阮芸台低頭一看:從腳邊直到河邊,像他手裡那樣的石塊何啻數千萬枚?這一下老先生懊惱起來:「你、你、你怎麼耍我?」
「偶爾的替『金石家』留一個一擲千金的笑談,您生這麼大氣兒幹嘛?」汪容甫說。
他說得好,阮芸台聽得更好──畢竟是「三朝閣老/一代偉人」,那氣魄、那寬容,他非但沒有再惱下去,反而多給了汪容甫幾千兩銀子,不知道是要買他封口?還是要謝他留名?
說到因博雅好古而沽名、而得名、而留名者,有清一代蒐羅極富的畢沅不能不提。畢沅幹到總督大位,其門生僚屬遍天下,凡識字的幾乎人人都知道:畢秋帆的名字直等於買骨董。四方骨董客探其所嗜,羅致佳品,沒有不大飽囊橐而去的。
畢秋帆在擔任陝西巡撫的時候,正值六十壽誕;正日子之前,撫台衙門裡出了一張正式的公文:凡送壽儀者一概璧謝。這是表示風節凜然,試圖倖進者自當敬而遠之。但是話中有話;那是教人拐彎兒抹角地孝敬。
有個知縣,在省中素稱能員,知道旁人不敢胡亂獻金求媚,他就更有機會了。於是獨贈古磚二十塊,篆紋斑剝,古色古香,而且磚上還有年號題識,還可以比對推治,頗容稽考,居然是秦漢之間的東西。
畢秋帆一旦得之,當然大喜過望,親喚前來送磚的家丁,當眾溫言婉語地囑咐:「我早有通告,壽禮一概不收。可今日一見你家主人能留意古物,足見不是風塵俗吏,與尋常餽送大是不同。你先回去,代我向你主人面致謝意;緩幾天我定將致函再申謝悃──來啊!看賞。」
那家丁一聽這話,樂了,連忙替他家老爺吹噓起來:「稟大人!家主人為了您甲壽,可費了心思了──大人不收贐金賀儀,家主人更不知該如何孝敬,想了許久,才想出這麼個辦法兒:召集全縣燒窯工匠,齊聚縣衙之中,由家主人親自監工燒作,再挑出燒得最漂亮的,給您送來了──這還真是一番難得的苦心哪!大人高了興,是家主人的榮幸,小的也放心了!」
大部分關於以骨董貪汙的記載都寫得相當隱晦,看似清正廉潔的道德教訓尚不敵文人官場中對於金石字畫的崇敬之情。或者:骨董實在太好用了,誰都不願意拆穿說破。骨董之鑑賞、買賣在有清一代之所以發達起來,絕對不是一般所謂「樸學大興,學問從餖飣中來」,於是累積了方家的眼力,乃能漸漸形成好古、懷古、知古、售古的專業;而是有一種絕大的集團共識,使得貪賄聚斂的行為有了高尚博雅的掩護。清末因鐵路風潮被亂軍砍掉腦袋的端方就是個用骨董洗錢洗得十分風雅的人物。
端方小有才,尤擅嵌字對聯。在兩江總督任內,與樞廷親貴、封疆大吏之間的往來極其密邇。有人就學他寫嵌字對聯,也給他來了一副:「賣差賣缺賣釐金,端人不若是也/買書買畫買骨董,方子何其多乎」。他手下有兩個幕客,一個叫沈幼彥,一個叫王效禹。
在尚未入幕之前,沈、王二人已經相熟識了。王是直隸人,沒甚麼學術,一肚子稗談野史、掌故瑣聞,聰明伶俐得很。忽然有一天,使者奉簡而來,說是沈幼彥耑邀在某茶館密敘。
沈開門見山地問:「老兄也過了而立之年,還想就這麼混下去麼?」這話嚴重,王效禹是個機靈人,立刻瞭悟,道:「是有了絕大生計了?」沈幼彥點點頭,王效禹再追問緣故,沈幼彥卻不往下說了,岔出去別立一題,道:「我知道你肚子裡珍聞軼事極多,有甚麼磚的故事沒有?」「不明白。甚麼磚?」「磚瓦木石之磚。」
是的,磚。王效禹登時笑道:「近聞你老兄這些時同端午橋制軍過從甚密,可是他手上又得著了甚麼樣的古磚了?」沈幼彥點點頭,道:「聽說制台要添一兩個幕座,專請能識得骨董器物的長才。我就想了:像你我這樣的人,或許一生吃穿不愁,但是想要立業發跡,則戛戛乎難了。咱們的手段在交際,若無登高之梯,將來如何是個了局?」
「所以你老兄就想應這個幕座,登一高枝,再展鴻圖了?」
「不是我,是我們倆!」說著,沈幼彥從袖囊之中掏出一張摺疊得整整齊齊的紙方,攤開來一張大紙,再一瞧,是六六三十六塊拓印,每一塊上都有精雕細鏤的古文,似鳥書、似蟲文,一睹如篆籀,再觀又如鐘鼎。果然是斑斕古奧,應屬奇珍。
沈幼彥接著道:「這是個門檻兒!你肚子裡的雜學豐腆,吐囑清高,把前朝那些個金石家、鑑賞家留下來的話柄隨手一抖擻,必能讓大帥傾心側耳。到時候就算連一塊磚紋都沒考出來,說不定也能賺一青眼,令大帥有所屬意──」
「不,既然要這差事,就非到手不可。」王效禹說著,將那紙拿過來、摺好、收進自己的袖囊裡。
到期端方約見,主客落座之後,略一寒暄,主人問到正題,王效禹不慌不忙地掏出那張紙來,眉一皺,眼一低,道:「敢問大帥:坊肆主人開了多少銀子的價兒?」
這一問問得奇,明明是請你來鑑識考訂的,怎麼問起價錢來了。端方有些詫異,隨即改了顏色,道:「人家還沒開價呢!咱們這是論學問,不是生意。」
「請恕某直言:若是不開價,這價錢就大了。大帥一旦賞識起來,人家信口開闔,大帥豈不要破財了?」
端方聽到這兒,也皺起眉來,轉臉衝沈幼彥道:「貴友倒是很能替我打算盤哪!」這話任誰也聽得出來,是一根軟釘子──不消說:差一步,就要端茶送客了。沈幼彥還沒來得及接腔,王效禹又道:
「近日市面兒上多漢磚,漢磚上的文字大多是某年、某月、歲在某某之詞。因為漢武好長生,常見萬歲之詞。三國之磚,就有墓誌之文了,此後一直到隋唐,磚上有文字的,大多是壙磚,就很少見磚上刻字的了。」王效禹不慌不忙地說:「倘或是古磚,要在秦漢之間。彼一時也,宮殿起造得多,磚石用得也多──試想阿房宮一路綿延三百里,得用幾千萬塊磚呢?無論如何摧殘破壞,必有孑遺;且每磚文字,理當一致,然而至今不見有兩磚同出一文者,這,不是很怪的事麼?
「再者,即便取自三百里宮城,但凡有一起宮殿,必是一處窯燒,才能整齊畫一,磚上的文字也才能相互連綴,以彰顯上下四方之美,試看:如今市上風行之磚,竟然也沒有同出於一處殿宇者,豈不奇怪?大帥今日得了這三十六塊磚,想必是來自三十六處宮殿之物,不多不少,六行六列,每殿之磚,分寸恰足,可見這三十六殿的規模形製,居然是一模一樣的──難道三十六殿是『貢院考棚』麼?」
才說到這裡,端方已經明白了王效禹的意思:古殿磚根本是假的。他哈哈大笑,起身一揖,道:「王夫子!你還真是本帥要訪找的人才哪!好,我再問你:倘若坊肆主人真來問消息,也開了價,我該怎麼還呢?」
「大帥高明!不還價,就是不要了;不要雖不至於上當,可不上當也發不了利市。大帥問如何還價,就是還有出手轉讓的意思了……」王效禹略一沉吟,指著拓紙邊邊角角上的一枚磚印,畫了個圓圈,道:「大帥殺他一半兒的價,再砸了其餘的三十五枚磚,獨獨留下這一枚清賞。此事還得當著那坊肆主人面前為之──這樣一來,彼此就心照不宣了。」
這裡頭的玄機甚深:當著騙子的面摔壞三十五枚假秦磚,意思就是揭穿他的把戲;揭穿了騙術,卻還肯付錢買剩下的一塊磚,明擺著就是說這剩下的一枚古磚將來是另有用處的。有甚麼用處?來行騙的坊肆主人自然不會不知道──但是這待價而沽的魄力,就只有總督大人幹得出來了。屆時總督要轉騙他人,要喊價,坊肆主人能不幫趁幫趁嗎?
王效禹的一番話是生意,哪裡是學問呢?不,在端方眼中,這才是他要的學問呢。此後沈、王二人在端方幕中直到他出任鐵路督辦為止,沈幼彥刮了多少銀子沒人知道,王效禹開了一家銀行倒是海內知名的。
【2008/12/13 聯合報】@ http://udn.com/


翁同龢 來源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1599.htm

  翁同龢(一八三○——一九○四年),字叔平、瓶生,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一甲一名进士,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是当时著名的清流领袖。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卒后追谥文恭。翁同龢为光绪师傅,“得遇事进言”,光绪“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
  清道光十年(1830)四月二十七日,翁同龢出生于北京城内石驸马街罗圈胡同。翁家世居苏州府常熟县(今属江苏).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字二铭,号邃重,道光进士。曾任礼部、户部、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充任上书房总师傅,授读恭亲王、谆郡王、惠郡王、锺郡王。晚年曾任同治皇帝师傅,是道光、咸丰两朝的重臣。翁同龢的母亲许氏,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自幼通《诗》、《易》,晓五经,尤好读史书。许氏婚后,由于翁心存长期在京为官,不常回家,全部家务就由她一人操办。翁同龢有兄姊四人。长兄同书,字祖庚,号药房,道光进士,官至安徽巡抚。次兄同爵,曾任陕西、湖北巡抚,署理湖广总督。两位兄长学问上都有一定功底,翁同龢深受影响。两位姐姐也都聪明过人,大姊寿珠尤其聪明,诗书过目成诵不忘。翁同龢是兄姊中最小的一个,备受兄妹疼爱。翁同龢四岁以前,父亲曾先后出任四川、江西等省学政,全家跟随,生活不太安定。其间,母亲和大姊教他阅读了《三字经》、《千家诗》,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及近人吴梅村的诗,开始了启蒙教育。六岁那年,父亲回京任职,翁同龢遂入私塾就读。在私塾的前两年,他的功课早晚由大姊辅导,他的《四书》、《五经》和《毛诗》都是大姊亲自教授的。
  翁同龢八岁时,父亲辞官回乡,供养老母,他也随之回到了家乡。在故乡,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乡居10多年,翁同龢利用其家有大量藏书的优越条件,牢记魏人董遇的"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的名言,终日埋头读书。清明时节,春暖花开,不少人家子弟披红戴绿、踏青外游,可他除随父兄扫墓外,曾不出书房一步。夏日,气温上升,挥汗如雨,他仍手不释卷;蚊虫四集,他便在案下置一空瓮,将两脚放进去,读书不止。严冬,则手持铜炉,吟诵不辍。他先后阅读和浏览了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等人的著作不下百余种,从而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基础。翁同龢九岁那年,参加童子试,一举考进了由其父担任主讲的县游文书院。在这里,他常与同学聚集在一起切磋学问。翁同龢好谈历代典章制度,尤好谈《周礼》,认为周公、孔子所讲的道理在当今也可以行得通,士大夫立志当以周公、孔子为榜样。他的议论,常常遭到同学的非议,翁同龢坚持己见,常与他们争得面红耳赤。
  在游文书院读书期间,翁同龢还同常熟、昭文(雍正二年即公元1724年分常熟县置,1912年并入常熟)两地的书法家交往,与他们结交为友。研摩碑帖,从而为他后来书法自成一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他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刻苦,再加上家庭的影响,翁同龢在乡里渐渐有了名气,正如他自己所言:"少壮才名第一流。"
  乡居期间,在父兄指导下,翁同龢开始习作八股文,准备走读书做官的道路。正当他在仕途的道路上举步之时,道光二十年(1840)五月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道光二十一年(1841)六月,英国侵略军从广东沿海北上,进犯长江门户吴淞口要塞,江南震惊,百姓纷纷举家迁避。翁同龢一家避居苏州(今属江苏)。在苏州,翁同龢游览了宋代大政治家范仲淹的旧居"端园"和祠庙白云寺,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铭刻在心。三个月后,全家回到常熟,过了不到一年的平静生活。道光二十二年(1842)五月,英国侵略军侵入长江,沿江守军溃散,百姓四散逃命。翁同龢全家再次逃难,避居常熟南乡钓渚渡卫家滨。钓渚渡离明末抗清英雄瞿式相故居不远,距顾炎武当年隐居的唐市语廉泾也只有数里之遥。在钓渚渡,父亲又一次给他讲述了瞿式相和顾炎武英勇抗清的故事,使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萌发。
  翁同龢之兄翁同书因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颂贼”等事,遭到曾国藩、李鸿章弹劾,翁同龢由此终身与李鸿章为仇,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张的变科举、重西法、练海军、开铁道诸事,处处遭到主持户部的翁同龢掣肘,“故李公困疆畿二十年,疑谤纷纷,终不获行其志”,
  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李鸿章和后来的蒋介石一样,主张寻求国际调停,尽力避战。而翁同龢则极力主战。七月十四日李鸿章电请从朝鲜撤兵,清廷不准。翁同龢力主添兵,“调东三省及旅顺兵速赴朝鲜。”
  八月一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十七日,翁同龢在军机处阅李鸿章“电谓俄人有兴兵逐倭之意”后,“力言俄不能拒,亦不可联,总以我兵能胜倭为主,勿盼外援而疏本务。”九月十六日,平壤失守。次日翁同龢抨击:“合肥(李鸿章)事事落后,不得谓非贻误”,促使光绪帝颁谕“著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十七日黄海海战爆发,北洋舰队损失惨重。翁同龢感到“鸭绿江一线可危,即渤海亦可危。”二十一日,建议“宜调东三省兵,而急设大粮台,派大员经理,又于鸭绿江岸筑土炮台等数事。”十月十四日,翁同龢得知英使欧格讷提出由列强联合行动促成中日和议,但日本须索兵费的主张后,极为愤慨,当着慈禧太后的面“指陈欧使可恶”,力主继续战斗。二十四日日军第二军在花园口登陆,次日第一军强渡鸭绿江,连陷九连城、安东(今丹东)、凤凰城等地。三十一日,翁同龢拜见光绪帝时即“力陈京师阽危情形,请勿再迟一刻。”十一月三日,翁同龢被补授军机大臣。
  八日,翁同龢知金州已失,旅顺告急,即请派唐仁廉赴旅顺增援,允之。二十二日旅顺失陷,翁同龢“愤虑填膺”。当清廷派使赴日议和时,翁同龢等仍主张征集湘军,用刘坤一为统帅,以挽危局。清廷采其议,命刘为钦差大臣,节制关内外各军。
  光绪二十一年初,日军加紧进犯,一月十日盖平失陷。十四日,翁同龢对议和发表意见:“臣于和议向不敢阿附,惟兹事亦不可中止,使臣已遣而逗留,恐彼得藉口,且我之议和,正欲得其贪吻之所出,先作准备耳。幸少留意。”为鼓励官兵奋勇作战,翁同龢提出“悬破格之赏,不次之迁,以作将士之气”的建议。荣成与威海南帮炮台失陷后,翁同龢和感到“大局糜烂矣,焦灼愤懑 ,如入汤火。”二月二日威海卫城与北帮炮台尽失,翁同龢发出“愤极愧极!寇深矣,若之何”的叹息。此时,他又得知清政府派赴日本谈判代表,竟被日本政府无理驱往长崎的消息,又发出“近于辱矣”的慨叹。十三日,清廷改派李鸿章为赴日议和全权大臣。二十二日,光绪接见李鸿章时,军机大臣中,孙毓汶认为“必欲以割地为了局”,翁同龢则力“持不可”。三月二日,李鸿章又谈及割地事,翁同龢坚决反对,申明“台湾万无议及之理”。
  四月三日,翁同龢悉李鸿章来电中的和约十条,愈感“胸中磊块,未易平矣”。次日,翁得知光绪帝希望议和速成,再“力陈台不可失”,指出,如割台“恐从此失天下人心”。《马关条约》签订后,翁同龢又“极言批准之不可速”。十九日,翁同龢收到丘逢甲等自台湾来电,“字字血泪”,翁痛感内疚,发出有“无面目立于人世”之感。再次“力陈批准宜缓”,以求救急之法。此时上奏者甚多,其中“大率谓和约当毁”,翁同龢虽不赞成,仍认为“公论不可诬,人心不可失”。五月二日光绪帝批准《马关条约》。八日,中日代表在烟台换约。清廷决定限期割台。十七日,翁同龢“见台民公电,为之流涕”。
  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翁同龢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力主变法图存。六月十六日光绪下谕将翁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十二月四日,又奉朱谕,将翁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三十年(一九○四年)卒于家。宣统元年诏复原官,追谥“文恭”。
  翁同龢 自1856年会试一举成名起,直至1898年回籍,42年都在京师任要职,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是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并两次入值军机大臣,直接参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决策(清代114名状元中,汉族大臣得入军机者,仅有3人)。他是清廷官僚重臣中少有的清廉者,为官42载,官至相国,罢官回乡后,要靠门生故旧接济。但他算不上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曾经与他结拜为兄弟的荣禄在甲午战争期间写给陕西巡抚鹿传麟的便条中,曾评价翁同和说“常熟(代指翁同和,因为翁是江苏常熟人)奸狡性成,真有令人不可思议者。合肥(李鸿章)甘为小人,而常熟则仍作伪君子。”翁同和世交潘祖荫曾经评价翁同和说“叔平虽为君之座师,其人专以巧妙用事”。这些评价未必客观准确,但绝非无中生有。翁同和不够胸襟坦荡、果敢有为,使身居高位的他政治才能大打折扣。在甲午战争中,他一力主战,并非是知己知彼,有必胜的把握,而是当时所有抱着天朝上国理念的知识分子们本能的反应,对日本向来更是以“蕞尔小国”视之,根本不放在眼里。特别是当他的对头李鸿章又极力主和的时候,他的主战就会更加坚定。翁同和号称“南清流”领袖,所依靠结交的罕有地方封疆大吏,多是词垣台谏、翰林“清流”,这些人发起议论来头头是道,慷慨激昂,但都是些无实力无权柄的京官书生,说大话、说空话振振有词,办起实事来却一筹莫展。因此作为“帝党”的领袖,他率领的力量看似羽翼众多,其实势单力薄;以光绪为首的所谓的“帝党”,实际不过是个十分脆弱、松散的政治集团,一遇重大风浪,便被历史巨流卷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122
参考资料:
1.http://www.zgshj.com/Artist/H/2005/wentonglun.htm
2.翁同龢http://wengtongshu.memsky.com
3.历史点评网www.goodtext.cn
4.帝国的沉沦
5.翁同龢档案馆http://artist.artxun.com/W/13-12963/
sendStat('hasre');
[我来完善]相关词条:
更多
郑板桥唐伯虎施耐庵李鸿章慈禧太后马皇后沈曾植恭亲王孙家鼐王文韶荣禄鹿传霖
瞿式耜慈安火烧圆明园
//控制相关词条"更多"隐藏显示
pageTools.ctrlRelatedLemmaDown = function(){
var word_more = Fe.G( "word_more" );
var word_more_con = Fe.G( "word_more_con" );
if( word_more_con.style.display == "none" ){
word_more.className = "word_more2";
word_more_con.style.display = "";
}
else{
word_more.className = "word_more1";
word_more_con.style.display = "none";
}
}
开放分类:
历史人物人物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合作编辑者:
chainlifelzcgzxyjh吴索位tihaowwenrou2001飞过夏天1memskyleo1234再见西雅图xztlsy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15603 次编辑次数:14 次 历史版本最近更新:2008-07-16创建者:fuping111
pageTools.formatPageStyle = function(){
var clientWidth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if( clientWidth = 1180 && clientWidth = 1340 ){
Fe.G( "wrap" ).style.marginLeft = "40px";
Fe.G( "wrap" ).style.width = "1064px";
}
}
pageTools.formatPageStyle();
©2008 Baidu 权利声明
http://baike.baidu.com/view/21599.htm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詩經》白話新譯:〈衛風.淇奧〉

《詩經》白話新譯:〈衛風.淇奧〉
賈福相
HEMiDEMi_Bookmark_Button_Style = 'button1';
譯者:賈福相 http://e-info.org.tw/node/31119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 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寬兮綽兮,猗重較兮。 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猗」音同「漪」;「咺」音同「選」;「僩」音同「現」。

淇水之湄
看那淇水之湄, 綠竹依依, 有位文采斐然的男子工作努力, 有如大匠雕骨器時的用心,琢玉石時的仔細, 那樣悠閑,那樣雅致,那樣磊落,那樣威儀, 如此風流瀟灑的男人,我永也不忘記。
看那淇水之濱,一片青青竹林。 有位文采斐然的男子衣飾華麗, 帽上寶石閃閃,精細明亮的垂耳, 那樣悠閑,那樣雅致,那樣磊落,那樣威儀, 如此風流瀟灑的男人,我永也不忘記。
看那淇水之灣,一片竹林漫漫, 有位文質彬彬的男人,是金是銀, 那麼宏偉,那麼閑逸,斜倚著他車廂上的扶手, 談吐風趣,溫文有禮。
The Bank of the River Qi
Translated by Fu-Shiang Chia
Behold the bank of the River Qi. The undulant bamboo forest dances. A handsome man, intently working, As a great master sculpting a piece of jade, As a great artist carving a piece of ivory. Relaxed, confident, dignified and stately…Such an elegant man! How can I ever forget him?
Observe the shore of the River Qi Against the green bamboo blanket. A handsome man, elegantly dressed. The adornments of his ears glitter; The gems on his cap burnish the light. Relaxed, confident, dignified and stately…Such an elegant man! How can I ever forget him?
Consider the edge of the River Qi. The bamboo forest, luxuriant. There he stands, a handsome man, Pure as gold, Precious as diamonds. Leaning on the rails of his chariot, He speaks with wit, always without condescension.
竹為一年生草本,莖平臥至直立,自基部分枝,枝具稜。葉片互生,橢圓形至披針形,長1-4公分,寬0.3-1公分,先端鈍或急尖、基楔形,背面側脈明顯;全緣。葉鞘膜質,白色。花單生或數朵簇生葉腋;花被5深裂,綠色,邊緣白色或淡紅色;雄蕊8;花柱3。瘦果卵形,具3稜,長0.3公分,黑褐色,密被細條紋。分布於全中國各地及北溫帶海拔10-4000公尺之田間、溝邊濕地。
竹為為萹蓄的說法見之《爾雅》:「竹,萹蓄也」,吳其濬的《植物名實圖考》也說:「淇澳之竹,古訓以為萹蓄。」
〈衛風〉之竹為「萹筑之生於水者」,萹筑即扁竹。酈道元之《水經注》更說明:「淇川無竹,惟王芻、萹草」,意為淇川之地不產竹,只產王芻(藎草)與萹草(萹蓄)。綜合各家見解,〈衛風‧淇奧〉篇之竹者,應為萹蓄無誤。
萹蓄在大陸的陰濕地均可見其生長,也常見於台灣。《救荒本草》說萹蓄「曲葉可煠食」,也是古代的食用植物,但滋味不佳,不是主要野菜,應為荒年時不得己食用充飢的菜蔬。
此外,根據相反的意見,認為本篇的「竹」應為竹筍之竹的有《毛詩》和《朱傳》等,這些學者認為漢代之前,淇、澳之地竹類仍多,只是後代開土闢疆而大量砍伐,導致在漢朝以後,淇水附近已不復見竹蹤跡。因此本篇之「竹」仍可解為竹類。(本段植物解說文字摘錄自林業試驗所潘富俊研究員著作《詩經植物圖鑑》)

點閱數: 853 email this page
發表時間: 週日, 2008-03-30 04:50 提交人: 倪宏坤
發表新評論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借光

借光
【聯合報╱辜懷群】
2008.12.11 01:58 ऍम http://udn.com/NEWS/READING/X5/4638492.shtml

只要演技到位,音樂動聽,京劇《弄臣》定能讓人揮淚叫好,激發觀眾內心深處的警惕與悲憫……謹向雨果、威爾第借光,向傳統借種,西學中用,放手一搏……
十九世紀初葉,法國人民煎熬於專制與半專制之間。好不容易在1789年打倒了專制,卻冒出了一個拿破崙,裝模作樣幹了幾年共和國的「執政」,就恢復了專制。1815年,拿破崙倒了,舊皇族乘機「復辟」,還是專制。1830年七月,打著「自由、平等」旗號的「正義之師」拯救了全民,法國進入了君主立憲。誰知君主濫權,仍是專制。就在此時,維克多‧雨果,一位原本相當保守的詩人和小說家,開始根據法皇法蘭西一世的一生,撰寫劇本《皇上高興》(也有翻譯為《歡樂國王》)。
人權意識的興起影響了雨果,他開始注意到權力之「載舟覆舟」,也注意到無權無勢的平民之疾苦;而當時皇帝的權力來自世襲,只要生對了人家,就有「天賦」的權勢。雨果寫著寫著,《皇上高興》不再只是法蘭西一世的故事,還添加了對路易腓力與拿破崙三世的諷刺,變成了一部針砭專制、哀悼人權的反諷劇;以致劇本還沒完成,就已風聲鶴唳,朝廷喊抓。1832年《皇上高興》首演前夜,傳出了拿破崙三世遇刺。結果皇帝毫髮未傷,首演卻泡了湯。劇本被禁,雨果開始近三十年的流亡。
雨果雖然流亡,《皇上高興》的聲名在歐洲卻不脛而走。此時著名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威爾第恰好被威尼斯某劇院委託,寫個新歌劇。他蒐集了好些資料,都嫌不精采。聽到《皇上高興》,威爾第眼睛亮了起來,立刻找到搭檔皮雅維,設法偷偷把劇本運過奧、法邊境,運到義大利,然後由皮雅維翻譯成義大利文,威爾第自己寫成歌劇。
摒棄傳統歌劇的派角方式
當時歐洲各地民主運動如雨後春筍,比利時也在不久前變成了君主立憲;害怕《皇上高興》上演的皇室越來越多,威爾第和皮雅維既接下了雨果的「燙芋」,也只好邊寫邊跑。期間為了避禍,先後把男主角里歌列多由駝子改為非駝子,把公爵(暗指「皇上」路易腓力)閒來無事愛「貪花」改為遭設計才去逛酒館,還把公爵與民女之床戲修掉……終於,在皮雅維和威爾第的努力與友人的協助下,改編自法文話劇《皇上高興》的義大利歌劇《弄臣》於1851年假義大利威尼斯順利首演!
《弄臣》是動亂時代的產物,藝術家以反諷的利筆與音符,寫下小人物的悲歌!在譴責專政、悲憫孤貧的前提下,雨果選擇了公爵的縱慾與濫權作為攻擊點,用一位在宮廷中以插科打諢取悅公爵的弄臣和他的女兒的悲慘遭遇,點破權力的蠻橫與小民的無奈。故事發生在義大利的滿楚阿。公爵好色,弄臣里歌列多的工作因此包括了「地毯式搜索」,為公爵找女人。里歌列多表面上給公爵拉皮條,暗地裡卻提心吊膽,因為他家裡藏著一位妙齡的女兒,是他唯一的親人、感情的支柱。某日,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臣在無力保住女兒的貞操後,涕淚縱橫地詛咒他。良知,讓弄臣顫抖了!「父親的詛咒」,天大地大。不管是富是貧、為王為奴,誰無父母、誰無子女?為了少數人的貪慾而踐踏無辜者之人權,就是作孽!
背著女兒(右,趙群飾)的落魄弄臣(李寶春飾)。辜懷群/照片提供弄臣的報應果然很快就到了:女兒情竇初開,顧不了父親勸阻,與公爵私訂了終身!弄臣帶著女兒到酒店偷看公爵與女人廝混,戳破公爵的偽裝。看到女兒心碎的模樣,弄臣悔恨交加,他決定買通殺手,刺死公爵,為所有無辜的父母與受害的女性復仇。不料事跡敗露。血,流了!不是公爵的血。淚,乾了!因為心已死。弄臣父女的悲歌哀哀地唱,詛咒濫權與不公。
我們無從得證威爾第是否為人權的擁護者,但他絕對是位敢冒風險的天才作曲家與行銷人,一旦立定目標,能屈能伸,達到方休。為了保戲自保,他摒棄傳統歌劇的派角方式,讓里歌列多在劇中的「地位」更接近在現實中的地位,也就是個「邊緣人」。早期由於擴音設備的缺乏,西方歌劇與東方戲曲一樣,崇尚聲音傳得較遠的「高頻率」,因此歌劇主角(尤其是較嚴肅的題材)通常都由男女高音飾演。而男女低音礙於音色與音域的限制,多擔任配角或反派。《弄臣》的原文劇名叫Rigoletto(里歌列多)。既以他的名為戲名,這人總不會是配角?但威爾第把里歌列多派給了男低音,卻把備受矚目的男高音安排給了位高權重的「花心大反派」──公爵。他為公爵「塗脂抹粉」,烘托之以一首首絕美的唱段(包括舉世聞名的〈女人皆善變〉),「弄」得觀眾如癡如醉,儼然把公爵當英雄:聽〈女人皆善變〉的前奏時,被那空白的三拍「耍弄」,仍然開心鼓掌,拚命叫好;唱詞明明是對公爵言行之諷刺,觀眾卻如劇中二位傻女孩一般,心甘情願許公爵以最癡愛的眼神!
京劇版把核心角色還給里歌列多
威爾第在《弄臣》之前,已有不少優秀作品問世,似這款近乎主從顛倒的派角法,與其說是「一時失誤」,莫若說是刻意的「向權力靠攏」,以反諷當奉承。事實證明威爾第這一招很高明:若非以「模糊焦點」為護身符,透過「政治派角」把當權者「抹」得服服貼貼,《弄臣》就算能夠順利首演,恐怕也很快會被拉下來!據聞雨果乍聽威爾第將他的劇本改為歌劇,還有點不樂。不過當他看完歌劇之後,也說比話劇好。這恐怕不是客套,而是目睹了移花接木、借力使力的高效。在雨果有機會回到巴黎之前,《弄臣》已經上演了百場!而威爾第本人則聲名更噪!如此令雨果、威爾第、《弄臣》三贏的操作,不要說當年,就連今日的音樂家,都少有能及!
「政治派角」唯一的遺憾,就是委屈了故事的主人翁里歌列多:男低音的分量比起男高音,天壤之別!威爾第大概是這樣跟里歌列多說的:「你就別計較吧!當今的氣氛無法讓你這種卑微的弄臣當英雄。我要真把男高音寫給了你,這齣戲沒演幾次就被禁啦!為了安全上壘,請你先把主角讓給公爵……別擔心,只是表面的:我跟雨果都擅長反諷!那些笨笨的集權者被捧得暈頭轉向,哪看得出什麼反諷來?等以後人權伸張了,觀眾是否看得出來……那也沒什麼關係啦。」可憐的、被藝術家的「著作權力」妥協掉了的小弄臣,「無奈」才該是他的名字!
我盼望把《弄臣》移植為京劇,很久了。一者,歌劇演員重「歌」多於重「劇」,給劇中人物的刻畫留下了些許空間。京劇演員以「唱、念、做、打、舞」平均發展的技藝,有機會重塑「歌」與「劇」的比例,給《弄臣》一個不同的新面貌。再者,劇情中較不合理之處,趁機調整。例如里歌列多父女透過「竊聽」了解真相,這在當時是諷刺,到今日就顯得牽強。改為女兒隔窗看到殺手兄妹爭執,欲了解真相而敲門進入。三者,藉著移植《弄臣》,把這齣戲的核心角色「還」給里歌列多,讓政治離開、藝術進來。《弄臣》完成後一百五十年的今天,統治者的權力已是來自人民。權與無權,都是自己「人生大戲」的主角,值得最好的「男高音」來演繹。只要演技到位,音樂動聽,京劇《弄臣》挾著其難得的悲喜性與張力,要直挑觀眾更深層的警懼與惻隱:世間沒有絕對的平等。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誰不是某種「權力」的弄臣?必也秉持良知,拒絕為權力者推波助瀾,方免擔心「報應」乎?這,又談何容易哉!
謹向雨果、威爾第借光,向傳統借種,西學中用,放手一搏。跨時代、跨文化、跨劇種,跨不出人間悲歡離合老迴旋。
【2008/12/11 聯合報】@ http://udn.com/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佛里曼專欄》真正的X世代

佛里曼專欄》真正的X世代

【聯合報╱王麗娟譯】 2008.12.08 03:08 am


美國電視記者兼作家湯姆‧布洛考在所著《最偉大的世代》一書中,對我們的父母,以及二戰時那一代的犧牲奉獻,給予高度肯定。這本書,最近令我反覆思想。其實,腦中想的只有一個問題,亦即我們的下一代會如何寫我們?是「最貪婪的世代」、「醉生夢死的世代」,還是「次貸的世代:我的父母拿我的Visa卡刷卡付費,為他們的過度消費紓困」。

孩子們應該對我們暴跳如雷才對。但是我知道他們為什麼沒這麼做。這一刻,更讓他們煩心的,是工作沒著落,下學期學費沒處籌。但是我們不能把孩子的默不作聲,當作默許紓困資金可以亂撒。他日還錢的可是他們。因此,我們的重責大任,是將每一分錢花在刀口上,同時不忘創新科技。

不僅要救過去的產業,也要創造未來的產業,讓大思維、大冒險化挑戰為契機。這是「最偉大的世代」的偉大之處。這些錢不該只拿來填補破洞。

前美國能源部助理部長卡斯納要人們切記,紓困的資金不能白花。美國正將空前的金額,注入房市、能源、運輸、基礎設施。這些錢可以是白血球,讓美國恢復健康,也可以是惡性細胞,弄垮身體。

以美國三大汽車廠為例,我的觀點很清楚。對三家車廠的經營者,我們要談的,不是紓困,而是請他們走人。我不樂見裁員或失業,但若決定給錢,我認為不該將錢交到搞垮三大車廠的人手上。

想要納稅人的錢?可以,先交出未來36個月的油電混合車生產計畫和時間表再說。每家接受紓困的公司須改生產混合電動車,才能提高效益與減少廢氣排放,進而帶動能創造就業的21世紀新產業─電池。

可儲存運輸電力、風能、太陽能的大電池,將是未來能源網不可或缺的一環。三大汽車公司的紓困,必須符合這項目標。

卡斯納說,美製汽車的驅動系統電力化,預料將引爆國內電池業投資潮。歐、日、中國已居這項產業龍頭地位。它是清淨科技核心,最終應成美國競爭力所在。美國不能讓自己成為21世紀的電池進口國,一如美國是20世紀的石油進口國。

同一道理,也適用於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倡議的綠色刺激方案。歐巴馬主張提高能源效益與改善基礎建設。不過,若無徵收碳稅配套措施,實質改變消費者購買習慣,將錢用於綠色基礎設施,或拿錢給三大汽車公司生產節能車,並無意義。

許多人可能告訴歐巴馬,此刻徵收碳稅或汽油稅,起不了作用。錯了。它才是唯一的啟動器。它也是改變遊戲規則的環結。一味拖延已讓美國嘗到什麼惡果,到底特律一看便知。不徵收碳稅,不加重汽油稅,油價一降,消費者又開始猛加油。三大公司為讓消費者過足加油癮,也不忙著推出真正的節能車。

要讓基礎建設刺激方案馬到成功,除了徵收碳稅,還須制定新標準,逐步要求公用事業與住家的營造商,建造節能電廠、商業建築、住家。這些同樣能開創全新的產業。

歐巴馬任期的功過得失,將與如何花用紓困經費多方掛鉤。我有信心,歐巴馬將朝正確的方向走。但是如果手段與方法不夠創新、大膽、堅持到底,一切將白費工夫。

總而言之,我們的孩子,對歐巴馬刺激景氣方案的記憶,可能是一輩子的沉重包袱,或一生的投資。讓我們祈禱是後者。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樣的書名。

譯者按: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是美國新聞記者、專欄和書籍作家,曾三度獲普立茲新聞獎,目前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著有《全球化》、《地球是平的》等書。

【2008/12/08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WORLD/WOR2/4633945.shtml

品味人生

品味人生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MAIN_ID=158&f_SUB_ID=3890&f_ART_ID=164968
自覺、自學 遇見品味擅用社會學角度剖析社會現象的詹偉雄(左),和以美學與人文理念重塑大學建築課程的安郁茜都認為,重新探索自己,才能打開品味之門。記者陳柏亨/攝影聯合報記者陳宛茜、賴素鈴、鄭朝陽】
*影音》詹偉雄.安郁茜:惡補品味沒品味
近來台灣興起一股品味學習潮,許多人期待透過課程的快速傳授,提升自我品味,但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安郁茜的生活經驗說明:慢速的生活教她懂得什麼是「欣賞」,也因此豐富她的品味人生。
擅長用社會學角度剖析社會現象的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詹偉雄,察覺台灣社會對品味有股集體焦慮,推著人們循課程模式學習品味。但他強調,個人品味是生命的體驗,只有自己能教自己。
不論是以美學與人文理念重塑大學建築課程的安郁茜,還是鼓吹「流浪」找尋自我的詹偉雄都同意:重新考察自己,才能打開品味之門的正道。
問:近來「品味」議題常被熱烈討論,談談兩位對「品味」的看法?
詹偉雄(以下簡稱「詹」):品味是人對外在世界有系統的美學判斷的組合,對飲食、交友、服裝等喜好,都在生命經歷中慢慢養成。它受文化環境影響,除非遭遇大轉折,否則品味系統很難改變。
安郁茜(以下簡稱「安」):我從未仔細想過品味這件事,直到這兩個字變成大量被談論的話題。
開敞蓬跑車 只去吃碗涼麵
要定義品味很難,它最早來自口舌與氣味的辨別,像我去旅行會把旅館的肥皂帶回來,讓旅行的愉快因肥皂的香味而延長;又像我在美國念書,同學之間最大的折磨是會互相叫罵「你多久沒吃臭豆腐了?」當你喚起味蕾的記憶,就會喚起所有的文化記憶和鄉愁。
一般所謂的品味,我想就是功能與形式得宜,搭配得恰恰好。好比我常納悶:台北街頭為什麼會有敞蓬跑車?尤其只是開著它去吃一碗涼麵,如何展現它瞬間加速的特性,這不是功能得宜,而是進入另一種心理狀態。
集體學品味 這社會太焦慮
問:很多人在教品味、學品味,像品酒班很流行,透露什麼社會現象?
詹:我覺得這個過程看來就不太有品味。學紅酒或任何要躋身某個文化階級的行動,都是比較表面的,不牽涉內心的感覺。這也顯示社會有一股理解品味的焦慮:假如我沒品味,該怎麼養成?
如果不還原人和物質世界之間的相處能力,給你再多物質的知識,只能分析和作文而已。我不相信你讀了五本談品味的書之後,會改變你在市場挑蚵仔煎攤的抉擇。
安:約定成俗果然俗,哈!如果你把某個品牌或行為當成知識吸收,它跟你的距離就會很遠,甚至處於對立、分裂的感覺狀態。
學會品紅酒 就能變得優雅?
詹:學品酒或學穿衣服能不能讓你的生命氣質或優雅起來?看來不太相關,除非你喝紅酒能夠產生自我內在的改變。
問:所以兩位認為品味是教不來的嗎?
安:假如品味被當成重要課程來學,好加入某種族群,以便迎頭趕上,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了。至少那個目的性是為了榮耀和驕傲,或是身分。品味本來就不是這件事,它只跟自己有關。
詹:比如航空公司找人教空姐,如何在商務艙、頭等艙展現和乘客應對的品味,要學會他們講的話,懂他們懂的事,那是學manner(安:談吐儀態),taste(品味)是另回事。談吐儀態可標準化,但品味跟生命相關,你怎麼學?只有自己能教自己。
我要一杯茶 她奉上茶與花
安:我在日本向一個老太太要杯茶,她用小花瓶插朵花,用小托盤把茶和花捧給你,這涉及品味。她很樸素,沒有任何炫耀,覺得陽光下就應該這樣呀,只是很仔細地、單純地希望你能品嚐這杯茶,這不會讓她躋身任何俱樂部。
我不在乎有人因為我會不會喝紅酒而瞧不瞧得起我,我在乎的是:我是否深深了解它的美好。我自己的幸福跟別人的期待一點關係都沒有。
【2008-12-08 聯合報】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MAIN_ID=158&f_SUB_ID=3890&f_ART_ID=164968


側記》他自信,任亂髮發爐 她教學,流浪列必修
2008/12/08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
美學是什麼?如何培養品味?安郁茜和詹偉雄這兩位「美學達人」,答案顛覆了一般人的想像。
成名作「美學的經濟」的作者介紹中,詹偉雄被形容為「嗜穿Armani 西裝的美學實踐者」。他大呼冤枉,澄清自己只擁有四件Armani:兩套西裝、兩件襯衫。詹偉雄欣賞Armani像雕塑一樣的立體線條、崇慕Armani背後所代表的純熟西方工藝。但是他清楚,自己的體型並不適合。欣賞名牌,不一定要擁有。
獅子般的亂髮,是詹偉雄的正字標記,他自嘲這頭亂髮夏天會「發爐」。很多人認為這是詹精心設計的「造型」,他不好意思地說,其實是算命師告訴他,留長髮會長命。「外表只要不忤逆人就好!」詹偉雄穿著簡便、從不在造型上費心。但因為自信,沒人會認為他「沒品味」。
在男性為主的建築界,「安院長」安郁茜是少數能在設計學院掌兵符的女將。很難想像,行事明快、思路敏捷的她,小時候其實是一個慢郎中:吃東西很慢、讀書也很慢。她說:「我小時候的日記都在反省自己『不夠快!』。」
如今回想,這種「慢」其實是安郁茜培養個人品味的重要方式。因為吃得慢,她的舌頭得以細細辨別、享受每口食物的滋味;因為讀得慢,書中的文字得以從容在她腦海中搭起立體空間場景,奠下她當建築師的基礎。安郁茜的「慢」,其實是讓她的身體感官擺脫文字背後社會化的束縛,盡情開發自己的品味能力。
基於對「慢」的親身體驗,安郁茜的教學方式與眾不同。她認為,建築/設計系學生大學四年不必急著「填鴨」專業技能,而應該像海綿一樣,一點一滴、慢慢吸收文學、電影、戲劇等各種藝術領域的養分。實踐建築系的學生,大一最重要的功課是演一齣舞台劇。安郁茜還曾出過寒假作業「去流浪」,要學生單獨一人到陌生的地方旅行,再把每天流浪的經過「寫報告」。
私下是好友的兩人,品味的觀點也一致。詹偉雄也認為,「流浪」是發展個人品味的方式;他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拿起背包消失一陣子。他說,流浪讓你離開制式生活,用感官重新去體會、詮釋你以為熟悉的世界,找到屬於自己的觀點美學。單車環島浪潮的興起,正源於台灣人對「發掘自我品味」的渴求。
兩人還有一個共同點:喜歡美食,而且喜歡自己下廚。詹偉雄高中起就是家中大廚,安郁茜從忙碌的工作中脫身,回家解放自己的方式是「好好煮一頓飯」。
他們認為,欣賞美食不是上米其林餐廳,而是「尋找自我的重要過程」。舌頭是人類和外界接觸的第一道門,人類詮釋食物滋味的過程,就是人類認識社會、再從中找回自我的過程。這不是上品酒會、記誦紅酒知識可以學到的,關鍵在於你是否用自己的感官去品味食物、品味這個世界。
所以,品味到底如何培養?這兩位美學達人的建議很簡單:就從「靜下心,慢慢吃一頓飯」開始吧。
【2008-12-08 聯合報】
http://mag.udn.com/mag/people/main_page.jsp?f_MAIN_ID=158
品味蚵仔煎 分成300口來嘗
2008/12/08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賴素鈴、鄭朝陽】
問:如何去除對品味的焦慮?
詹:我認為救贖方法就是「去熟悉化」。以前吃蚵仔煎像在肚子上裝一條拉鏈,吃的時候把拉鏈拉開,蚵仔煎倒進去就好了;如果把蚵仔煎分成三百口來吃,透過嘴重新揣摩那味道,感覺肯定不同。
另外,對熟悉的事物要「再陌生化」。比如這辦公室待兩年了,閉著眼睛都能摸到想拿的東西,但把它看成全然陌生的空間,重新對它建立認知體系,這過程都要動用感官能力。
安:放慢速度也很重要。從台北走到新竹可能要花八個小時,但你會聞到沿路植栽的味道、曬到太陽,感知道路上高低不平的鋪面,但換成開車、搭高鐵,方便和快速讓每個人的身體跟環境感知的系統完全疏離掉了。
把迅速和方便都去除之後,真實人生才會開始。所以,如果我們慢下來,去好好發展感知能力,社會將有一群有品味的人們出現,知道如何咀嚼自己的生命和所處的環境。
詹:流浪是去熟悉化、再陌生化的最佳的方式。
問:流浪會帶給人什麼改變?
詹:平均起來,台灣人的自助旅行能力應該是最差的幾名,從小就習慣所有東西被安排好,要養成自己的能力,就是去掉這些安排。
我去巴黎旅行十七、八次,從機場到市區都熟悉得不得了,像例行公事,於是我想:該如何重新對待巴黎?我嘗試「流浪」,拋棄你可以使用的旅行資源,用最原始的方式啟程;它讓你置身在可能的危險境界,可能被偷、被搶、沒地方住,唯有如此,才會有「非例行公事式的生活創造」。
像在旅館面對不講英文的老法,如何跟他討價還價?不行的話,你只好去火車站跟流浪漢睡一起,也許因此獲得對生活不同的了解。
安:流浪是我們建築系學生寒暑假的必要課程,有個男同學剛出發,就發現忘了帶手機充電器,到了第三天就覺得非常好,包括女朋友都找不到他,這麼多年來,第一次覺得「這才叫自由!」
那幾天他快樂得不得了。他發現,一個人出去流浪,才能這麼專注看他想要看的,包含人與環境。離開熟悉環境去尋找新刺激,在人生每個階段都是需要的,而且有很大幫助。
我們的學生很可憐,從小到大一直考試,跟他們說要去流浪,都瞪大眼睛問:「流浪要打成績?」哈哈,久了他們就發現這成績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回來有沒有辦法描述出一個新的經驗,有沒有感動,學生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會上癮,連漂亮的女助教都一個人騎機車去環島。
詹:是呀,十幾年前學校不可能有這樣的教育,為什麼這種轉變突然成為一種救贖?值得探索。我的朋友幾乎都沒有自我,他們為父母、為社會而活,活在所有的肯定裡,這些肯定讓他們往上走,可是很多人到五十歲,都有「中年維特的煩惱」,不知道自己是否幸福過、快樂過。
朋友最近騎單車環島,在花東海岸每天遇到七、八十個騎單車環島的人,每個年輕人都跟他說:「唉,我要來找尋自我!」哈哈。我幾乎可以判斷下一波的環島熱,會有很多四十歲的人在三仙台那裡「尋找自我」。
問:有人稱品味是職場、甚至是國家的軟實力,兩位看法如何?
詹:應該說:文化是台灣經濟的關鍵力量。
我很不想用「軟實力」這類MBA(企業管理)的語言,在我看來MBA是黃昏知識。現在到處都是MBA的語言,策略、戰術、目標管理啦,你用MBA的所有方法,可以做出一台很便宜的隨身聽,但你絕對做不出iPod。只有文化想像力很優裕的個人,才有可能做出iPod。
我覺得iPod是一個在工業設計上具有優裕感的里程。白色壓克力和很堅硬的鋼板對峙,要有神經質美學的人才能創造出來。
安:品味是職場競爭的軟實力?我覺得台灣職場還沒這麼有品質啦,就算你有文化品味,在台灣職場不是被考慮的條件之一,甚至可能沒有能力可以考慮這件事情。
【2008-12-08 聯合報】
var server = 'ad3.udn.com';
var sitepage = "udn.com/wsitw20070907";
var position ="Bottom";
if (! (RN)) {
var RN = new String (Math.random());
var RNS = RN.substring (2, 11);
}
var oas='http://' + server + '/RealMedia/ads/';
var oaspage= sitepage + '/1' + RNS + '@' + position;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



遊民聊哲學 神聖有智慧
2008/12/08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賴素鈴、鄭朝陽】
問:兩位都很會做菜,吃飯、做菜也需要品味嗎?
安:我愛吃,做菜只是化學實驗啦。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煮得很難吃,還敢開店營業?
詹:我有社會學分析。台灣是製造業社會,工廠的時鐘規範人們的工作時間,必須趕快吃完回到工作崗位,最好是你到了餐廳,把胃的拉鍊拉開,倒進去就好。
所以,人們在意很重的調味,清淡、或需要細嚼慢嚥的味道是分不出來的。法國美食在醬汁裡放了十五、六種食材讓你仔細品嚐,西方侍者要有豐富餐飲知識,台灣的侍者永遠是大學生打工,所有人都不在意,因為每個人都只想要趕快吃完,趕快出去。(安:沒錯、沒錯!)對大部分人來講,每天的味覺是沒有的。
安:有時晚上七點還沒下班,秘書問我要不要買便當?我說:至少這一餐我想吃「有尊嚴的飯」。我認為那不是豪華餐,而是被用心調理過的一餐。所以到最後,這一餐常是我回家自己做。
詹:西方的餐館在生活中的地位很高,巴黎人下班回去洗澡後穿得很正式,晚餐八點吃到十二點,他們詮釋食物的精神,很了不起。台灣人要是這樣,一定是去喬事情。
問:兩位有沒有心目中的品味人士?
詹:真正有品味的人是遊民。他們徹底思索人生,最後選擇棄世,這是揚棄人間所有價值最神聖的舉動。巴黎許多流浪漢跟你講哲學,西班牙的流浪者之歌、愚人歌,都在告訴你:棄絕俗世是最有智慧的人。
我也覺得北歐人不錯。他們要過一半白天一半黑夜的生活,所以對自然環境有一種高度的敏感,知道人在面對大自然時很脆弱,所以他們對待物質或人的關係都很良善。如果講溫良恭儉讓,地球上只有北歐人可以代表。
安:我曾在寺廟裡看見一個年輕女居士跪在佛前,穿著樸素在佛堂唱歌,細緻婉轉,好好聽。雖然聽不懂,但我分享了她的幸福感,我想她在用一種非常漂亮的方式讚美佛。
她清楚知道在做什麼,而且處於深深快樂的狀態。在那個剎那斷絕人世的俗務,且不涉及物質,狀態是那麼美好,我相信那涉及人生的品味。
【2008-12-08 聯合報】
var server = 'ad3.udn.com';
var sitepage = "udn.com/wsitw20070907";
var position ="Bottom";
if (! (RN)) {
var RN = new String (Math.random());
var RNS = RN.substring (2, 11);
}
var oas='http://' + server + '/RealMedia/ads/';
var oaspage= sitepage + '/1' + RNS + '@' + position;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孫維新:科學發現的喜悅與哀愁

孫維新:科學發現的喜悅與哀愁
【聯合報╱孫維新】
2008.12.07 03:00 ऍम 來源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4632977.shtml

十一月廿八日晚間在「展望」系列中聽了王道還兄的精彩演講:「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他以伽利略和達爾文為例,討論科學家的貧富狀況對他們處世態度的影響,也提到了伽利略在翡冷翠製造望遠鏡,獻給梅迪奇親王的故事。演講結束後我上了午夜的飛機,翌日中午就抵達了翡冷翠。到了旅館放下行囊,馬不停蹄前往翡冷翠西邊的另一個城市-比薩。兩個多小時之後,我已經站在比薩斜塔前面,隔著草坪,欣賞也憑弔這個傳說中伽利略曾經做過物體落地實驗的地方。
傳說中,伽利略曾經爬上斜塔,從頂樓陽台上朝下丟東西。這個聽起來十分缺乏公德心的行為,其實是個劃時代的物理實驗,主要在彰顯一個事實:無論物體輕重,從同一高度落地的時間是一樣的。當時的人們直覺地認為重的東西像是石塊、鉛球掉得快,而輕的東西像是紙片、羽毛要飄飄盪盪好一陣子才落地。這是因為空氣浮力的關係,如果沒有了大氣,無論輕重,從同樣高度鬆手,都會同時著地。因為決定落地時間是「重力加速度」,而在地球表面,每個物體所感受到的重力加速度是一樣的。
落地實驗 斜塔傳說何其動人
花了十五歐元買了入塔的門票,一路盤旋而上,到了頂樓陽台俯身下望,遙想當年比薩城的市民群集塔下,仰望這位當時已頗有名氣的科學家,試圖藉著簡單的實驗,破除長久以來深植人心的迷思,這個畫面何等動人!
不過遍查正史,卻從來沒有伽利略登上斜塔進行實驗的紀錄,唯一類似的記載來自伽利略忠心耿耿的學生維維安尼以小說形式撰寫的傳記。正史上記載伽利略是在實驗室中光滑的斜面上進行輕重物體下滑的實驗,物理意義一樣,但是戲劇性就差多了。
其實不需要真的做實驗,只要在腦中思考就知道結果:試想我們手上有兩個球,一個十公斤的大球和一個五公斤的小球,假設真的是大球掉得快,小球掉得慢,那現在用一條線把兩球相連,手一鬆,一定是大球在下,拉著上方的小球往下掉,兩球互相牽制,大的快不了,小的慢不了,結果這個連著的兩球掉落的速度,應該慢於單獨的大球,但快於單獨的小球。此時我們逐漸將線縮短,到最後兩球結合,成為一個十五公斤的更大的球,一個十五公斤的球怎麼會比十公斤的球掉得慢?矛盾出現了,因為前提就是錯的!輕重不同的球不應該有不同的速度。
公布真相 遠比發現真相更難
討論再多,不如一見。阿波羅十五號的太空人在沒有大氣的月球表面,左手拿著一隻羽毛,右手拿著一個榔頭,雙臂平伸,兩手一鬆,羽毛和榔頭同時墜地。太空人雀躍萬分,說:「畢竟伽利略是對的!」看到影片中的這一幕,課堂上的學生發出驚嘆,從此以後,他們的觀念在這一件事上再也不會有錯。
自然科學的突破,多半來自傑出心靈超越日常直覺的敏銳觀察,但有了突破之後,常常困難才開始。因為要顛覆世人心中的定見,遠較爬上斜塔往下丟東西困難得多。但科學工作者與生俱來無可抗拒的使命有二,第一是發現「真相」,第二是將「真相」公諸於世,這是科學工作者最大的喜悅,但在一個「下士聞道,則大笑之」的年代,同時也會帶來最深沉的痛苦與無奈。不過轉念想想,凡事不都如此?我在蒼茫暮色中告別了斜塔,走向夜幕降臨的比薩市街。
(作者為台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2008/12/07 聯合報】@ http://udn.com/
新聞臉譜 (投下你對這則新聞的感覺)
直接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