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大河人生/一退天地闊 吳靜吉戲說3大夢

大河人生
大河人生/一退天地闊 吳靜吉戲說3大夢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093739.shtml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2009.08.23 04:10 am

人生七十的吳靜吉仍然像孩子般對萬事好奇,總有豐沛的生命力。記者周永受/攝影
吳靜吉的腳步總像在跳舞。已經七十歲,他卻步伐輕快,笑容溫暖;當他伸手厚實一握,像是連活力也一併傳遞。
從廿七歲在美國拿到教育心理學博士、參與紐約前衛劇場先鋒「拉瑪瑪劇團」(La MaMa)、回台催生台灣小劇場先驅「蘭陵劇坊」,卅七歲寫下「青年的四個大夢」、在學術交流基金會一待卅二年、在政大推廣「創造力」……,吳靜吉最認同的頭銜,始終是「無圍牆的教育工作者」。
依照吳靜吉的「生命脈絡」理論,他對心理學、戲劇、教育的熱愛,脈絡可溯自童年,都是從小種下的因緣。
在宜蘭壯圍鄉間大家庭,父親是長子、媽媽是童養媳,吳靜吉很早就意識到他在家族中的特殊位置:身為長孫,他是家族期待;身為晚輩,他得處處退讓;身為男孩,他得扛起一切粗工。親戚小孩隨口說被吳靜吉打,媽媽馬上一把菜刀往兒子丟過來。「我起先很不服,後來突然領悟到,我被打不是因為我錯,是因為我是晚輩。」
童年受挫 海給他安慰
成長環境的不愉快,讓吳靜吉渴望和諧,無師自通扮和事佬。他最愛跟著祖母去作媒,為相愛的人傳好話。高中時他曾帶走一位被家人逼自殺的未婚懷孕女性,護送給對方親戚;看到叔嬸吵架,他憶起一回堂弟落水、叔嬸合力救人,靈機一動騙叔嬸堂弟又落水,果真制止衝突,也給自己換來一頓好罵。
大家庭裡的成長期充滿委屈與退讓,幸好家後面就是海。海給他安慰。
「如果沒有海,我真不知我會變成怎樣!」吳靜吉張開雙臂,重現亟欲振翅飛去的當年:「遇到挫折,我就逃到海邊,學海鳥飛翔,與海浪賽跑。」看著潮來潮往,他學會退讓,一退天地闊。
「先退讓,就有機會溝通。」不執著自我,才能成就大局。往後他常擔任規畫委員、首屆董事,從台北藝術大學、台南藝術大學、兩廳院、海基會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他笑稱:「他們大概覺得有我在,比較能磨合各種衝突。」
活力十足 常忘了年紀
戲劇和心理學是吳靜吉安身立命的兩大主軸,兩者都是處理「如何和自己、別人、制度、自然環境相處」。他的活力,也反映在肢體。從小和海浪賽跑、練出運動員實力,吳靜吉常忘了年紀。四年前洗澡時碰碰跳,不慎摔斷肩骨;去年與許博允大談新象三十,猛地起身又落座,結果滾輪椅突然滑動、「吳博士」當場跌坐地上,嚇壞眾人吃驚,卻見他沒事般滑溜一躍而起。吳靜吉小時候害羞少言,小學一年級初看歌仔戲,激發他滿心崇拜:「他們都不會害羞!」從此想演戲。但他總是候補,少有登台機會,「老師都選長得可愛的」。
對於戲劇舞蹈之路的挫折,吳靜吉雖然認命,但並不服氣。赴美攻讀教育心理學博士時,他立下心願:一定要在回台前,滿足對戲劇舞蹈的欲望。
他花一個月生活費,買瑪莎‧葛蘭姆舞團最貴的票;在紐約教書時,利用寒假跟葛蘭姆學舞,周末到處看表演。他巧遇在「拉瑪瑪」劇團大放異彩的小學同學葉青,一夥人正要去慶功,葉青邀他合編新劇「餛飩湯」。
「餛飩湯」大獲好評,負責部分劇本、編舞的吳靜吉,自此成為拉瑪瑪成員,和知名大導羅伯‧威爾森、極限主義音樂家菲利普‧葛拉斯同團。成長經驗與心理學專長,成了吳靜吉應用到戲劇的兩大特色,「編劇最愛纏著我講童年故事,好找靈感。」
藉說故事 激發創造力
一九七○年代末,吳靜吉(中穿白衣者)帶領蘭陵成員訓練。圖/蘭陵三十籌委會提供
吳靜吉回台時,正逢台灣七○年代文藝復興時期,在拉瑪瑪廣受歡迎的心理學技巧,延伸成耕莘實驗劇團的訓練課程,日後又誕生了蘭陵。
對戲劇、心理學、教育的熱忱,至此奇妙融合。往後吳靜吉不論是上教育、創造力、EMBA領導課,總善於結合心理學與戲劇技巧,讓一個個大老闆藉著說演生命故事,激發更多創造力。「有創造力,就會比較愉快,這是創造力最大的意義。就像我小時的經驗。」
這一切的源頭,是童年壯圍的海與鄉野。那傳統的小社會,微妙的人心,吳靜吉都在海的洗滌後,轉化出正面意義。至今他仍戀著海,「每兩個星期就要看一次。」
訪問到了尾聲,黃昏的淡金陽光灑入,眾人眼中活力無窮的吳靜吉安靜下來,望向窗外。昔日少年已然蛻變,不再與海浪賽跑,更懂得「退」的力量;越退,眼前的空間就越寬闊,那不僅成就了世界,也成就了他自己。
【2009/08/23 聯合報】@ http://udn.com/

大河人生/一退天地闊 吳靜吉戲說3大夢

大河人生/熱情大方 讓老靈魂跟著開心



大河人生/有個夢:富孩子幫窮孩子付學費


大河人生
大河人生/一退天地闊 吳靜吉戲說3大夢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2009.08.23 04:10 am

人生七十的吳靜吉仍然像孩子般對萬事好奇,總有豐沛的生命力。記者周永受/攝影
吳靜吉的腳步總像在跳舞。已經七十歲,他卻步伐輕快,笑容溫暖;當他伸手厚實一握,像是連活力也一併傳遞。
從廿七歲在美國拿到教育心理學博士、參與紐約前衛劇場先鋒「拉瑪瑪劇團」(La MaMa)、回台催生台灣小劇場先驅「蘭陵劇坊」,卅七歲寫下「青年的四個大夢」、在學術交流基金會一待卅二年、在政大推廣「創造力」……,吳靜吉最認同的頭銜,始終是「無圍牆的教育工作者」。
依照吳靜吉的「生命脈絡」理論,他對心理學、戲劇、教育的熱愛,脈絡可溯自童年,都是從小種下的因緣。
在宜蘭壯圍鄉間大家庭,父親是長子、媽媽是童養媳,吳靜吉很早就意識到他在家族中的特殊位置:身為長孫,他是家族期待;身為晚輩,他得處處退讓;身為男孩,他得扛起一切粗工。親戚小孩隨口說被吳靜吉打,媽媽馬上一把菜刀往兒子丟過來。「我起先很不服,後來突然領悟到,我被打不是因為我錯,是因為我是晚輩。」
童年受挫 海給他安慰
成長環境的不愉快,讓吳靜吉渴望和諧,無師自通扮和事佬。他最愛跟著祖母去作媒,為相愛的人傳好話。高中時他曾帶走一位被家人逼自殺的未婚懷孕女性,護送給對方親戚;看到叔嬸吵架,他憶起一回堂弟落水、叔嬸合力救人,靈機一動騙叔嬸堂弟又落水,果真制止衝突,也給自己換來一頓好罵。
大家庭裡的成長期充滿委屈與退讓,幸好家後面就是海。海給他安慰。
「如果沒有海,我真不知我會變成怎樣!」吳靜吉張開雙臂,重現亟欲振翅飛去的當年:「遇到挫折,我就逃到海邊,學海鳥飛翔,與海浪賽跑。」看著潮來潮往,他學會退讓,一退天地闊。
「先退讓,就有機會溝通。」不執著自我,才能成就大局。往後他常擔任規畫委員、首屆董事,從台北藝術大學、台南藝術大學、兩廳院、海基會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他笑稱:「他們大概覺得有我在,比較能磨合各種衝突。」
活力十足 常忘了年紀
戲劇和心理學是吳靜吉安身立命的兩大主軸,兩者都是處理「如何和自己、別人、制度、自然環境相處」。他的活力,也反映在肢體。從小和海浪賽跑、練出運動員實力,吳靜吉常忘了年紀。四年前洗澡時碰碰跳,不慎摔斷肩骨;去年與許博允大談新象三十,猛地起身又落座,結果滾輪椅突然滑動、「吳博士」當場跌坐地上,嚇壞眾人吃驚,卻見他沒事般滑溜一躍而起。吳靜吉小時候害羞少言,小學一年級初看歌仔戲,激發他滿心崇拜:「他們都不會害羞!」從此想演戲。但他總是候補,少有登台機會,「老師都選長得可愛的」。
對於戲劇舞蹈之路的挫折,吳靜吉雖然認命,但並不服氣。赴美攻讀教育心理學博士時,他立下心願:一定要在回台前,滿足對戲劇舞蹈的欲望。
他花一個月生活費,買瑪莎‧葛蘭姆舞團最貴的票;在紐約教書時,利用寒假跟葛蘭姆學舞,周末到處看表演。他巧遇在「拉瑪瑪」劇團大放異彩的小學同學葉青,一夥人正要去慶功,葉青邀他合編新劇「餛飩湯」。
「餛飩湯」大獲好評,負責部分劇本、編舞的吳靜吉,自此成為拉瑪瑪成員,和知名大導羅伯‧威爾森、極限主義音樂家菲利普‧葛拉斯同團。成長經驗與心理學專長,成了吳靜吉應用到戲劇的兩大特色,「編劇最愛纏著我講童年故事,好找靈感。」
藉說故事 激發創造力
一九七○年代末,吳靜吉(中穿白衣者)帶領蘭陵成員訓練。圖/蘭陵三十籌委會提供
吳靜吉回台時,正逢台灣七○年代文藝復興時期,在拉瑪瑪廣受歡迎的心理學技巧,延伸成耕莘實驗劇團的訓練課程,日後又誕生了蘭陵。
對戲劇、心理學、教育的熱忱,至此奇妙融合。往後吳靜吉不論是上教育、創造力、EMBA領導課,總善於結合心理學與戲劇技巧,讓一個個大老闆藉著說演生命故事,激發更多創造力。「有創造力,就會比較愉快,這是創造力最大的意義。就像我小時的經驗。」
這一切的源頭,是童年壯圍的海與鄉野。那傳統的小社會,微妙的人心,吳靜吉都在海的洗滌後,轉化出正面意義。至今他仍戀著海,「每兩個星期就要看一次。」
訪問到了尾聲,黃昏的淡金陽光灑入,眾人眼中活力無窮的吳靜吉安靜下來,望向窗外。昔日少年已然蛻變,不再與海浪賽跑,更懂得「退」的力量;越退,眼前的空間就越寬闊,那不僅成就了世界,也成就了他自己。
【2009/08/23 聯合報】@ http://udn.com/
大河人生/一退天地闊 吳靜吉戲說3大夢

大河人生/熱情大方 讓老靈魂跟著開心

大河人生/有個夢:富孩子幫窮孩子付學費
大河人生/熱情大方 讓老靈魂跟著開心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2009.08.23 04:10 am

今年「蘭陵劇坊」滿卅年,也是精神導師吳靜吉(中)七十大壽,老蘭陵人卓明(左起)、金士傑、劉若瑀、李國修、李天柱等人再度聚首慶賀。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蘭陵三十」慶祝得熱鬧滾滾,其實也是吳靜吉「退」的哲學又一具體展現。蘭陵人計畫替吳靜吉慶賀七十大壽,吳靜吉推卻半天,後來想通「是他們很想重聚」,於是宣告「若是作蘭陵三十,我就願意」,成就了一場回顧台灣當年藝術、社會、政治發展的文化盛事。
「他那種純真乾淨、那種永遠願意給出的大方,實在難得又精彩。」金士傑說,認識吳靜吉卅年,他總是樂意與人分享;看到很小、很可愛的作品,也會手舞足蹈。
金士傑說,許多人年紀漸大,總認為自己見多識廣,何必因為小事驚訝;但七十歲的吳靜吉「從不吝嗇、不怕被認為幼稚」,那種毫無遮掩的熱情,常讓「老靈魂」的金士傑也跟著開心。
紙風車劇團執行長李永豐(右)親吻吳靜吉(左)祝他七十生日快樂。本報資料照片
吳靜吉交遊廣闊,曾任TVBS董事長的邱復生是他知交。邱復生透露「TVBS的民調以準聞名,都是吳靜吉的功勞。」
邱復生說,當時吳靜吉教工作人員問卷設計,以心理學角度排列問題,更能用問卷測量出受訪者的真正意向,甚至還能分台灣人、外國人的心理狀態,讓他佩服不已。
百服寧藥品也與吳靜吉有關。曾從事廣告業的邱復生說,百服寧一開始賣不好,吳靜吉認為是因品名聲韻拗口,於是取了諧音「850」為廣告口號,又與學生激盪出「百服寧、保護您」廣告口號,成為經典slogan。
在邱復生眼中,吳靜吉永遠在笑,讓人覺得沒有壓力。「他總能把枯燥的東西變得有趣,帶給別人快樂。」
【2009/08/23 聯合報】@ http://udn.com/
大河人生/有個夢:富孩子幫窮孩子付學費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2009.08.23 04:10 am

吳靜吉很早就知道,「教育」是他終身熱愛的工作。圖/吳靜吉提供
初中時,吳靜吉曾想念藝專戲劇科,卻被同學親眼所見澆熄夢想:「那裡的男生都是奶油小生,女生都很漂亮。」吳靜吉自料外表不如人,於是決心延續小學一年級的願望:當教育工作者。
鄉村資源貧瘠,吳靜吉每天總要走九公里,到家裡開的米店看報紙,那是他接觸外在世界的唯一方式。「書那麼好,但學校都沒圖書館。」在吳靜吉理想中,老師也該傳遞教科書以外的知識,並幫助學生了解自己、了解如何和別人相處。
他更夢想未來辦一所「買一送一」的學校。在鄉間,他看過太多窮人家孩子無法升學,「若富孩子讀書時,能一併付一位窮孩子的學費,互相體會給予、獲得的美妙,那該多好?」
滿腔教育使命,在政大念教育系時燒得更旺。由於童年的不快經驗,吳靜吉對別人的不幸都很感興趣,積極輔導起邊緣青少年,尤其是入獄少年。他相信教育是為「幫助人發揮潛力」,開始準備留學時攻讀教育心理學,計畫之詳盡,讓美國大學考官主動要他跳讀博士。
他仍懷著表演藝術之夢。他選的課有兩類,一是外文、外交,「小時每看船進出,就想旅遊世界,到外國學我喜歡的表演藝術」;二是社會、社會工作,「我總對跟我有類似經驗的人同病相憐。」
他也利用暑假到李天民舞蹈社學現代舞、民族舞,甚至參加學校土風舞社,只因那是校內唯一舞蹈社團。他也積極看表演,奈何總有無票可入的時候。一回去聽小提琴家史坦,看到一位年輕人流露和他當年同樣的焦慮,他馬上把票塞給對方,再自我解嘲:「我是替自己解決當年沒機會實現的夢想!」
多年以後,買一送一的學校雖未實現,但曾看似不同路徑的藝術、教育,終於和諧相處。
從跨領域中受益,吳靜吉如今念茲在茲的是,未來需要跨領域的人才,大學評鑑時不能僅以單一面向評跨科系所,「我們現在培養不同的人,就是對未來的貢獻」。
【2009/08/23 聯合報】@ http://udn.com/
displayTrackBackMenu2('5093743','')

看看誰引用()
熱門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