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開放、包容 創造台灣新價值

開放、包容 創造台灣新價值
【聯合報╱李英明/政大東亞所教授兼國際事務學院院長】
2008.03.31 02:59 am

牽動台灣兩千三百萬群眾心情的總統大選塵埃落定,二次政黨輪替的結果,宣告台灣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局勢,也宣告一個重寫「台灣價值」時代的來臨。也因此,如何創造或堅持「台灣新價值」,就成為值得我們思考與探討的議題。
面對這個議題,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是,何謂「台灣新價值」?「台灣新價值」究竟是如何被定義或呈現的?誰又有權力或是能力能夠定義「台灣新價值」?如果我們從傳統的二元論的觀點來思考,「新」價值必然是相對於「舊」價值而產生的,那什麼又是需要被揚棄的「台灣舊價值」呢?
這樣的思考模式是用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式的思維邏輯來看待「台灣新價值」的意涵,認為「台灣新價值」具有一定的內容或觀點,並且是需要被某些人所創造、確立與堅持、守護的,這樣的人,恰恰正是最最違背「台灣新價值」精神的人。
在經歷了民主轉型所面對的紛擾與衝突之後,我們應該更為瞭解,台灣新價值的出現與存在,不是為了區隔,而是為了融合;不是為了排除,而是為了包容,「台灣新價值」的內涵不是告訴我們那些具體的、僵化的、一成不變的價值觀,不是要我們區隔哪些「是」或「不是」屬於台灣新價值,而是要我們以更寬闊的胸襟和視野,來包容和面對發生在這塊土地上面的一切事物;用更積極、更多元的創造力和執行力,來豐富和充實台灣人民的生命與生活,因為,這就是「台灣新價值」的真正內涵。台灣新價值從來不是一個僵化、固定的產物,不是一個具有一成不變內涵符號或口號,而是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被一步步的落實與豐富的,兩千三百萬人民都是它的創造者,也都是它的守護者。
「台灣新價值」不需要被刻意的創造與建構、型塑,它是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共同努力與實踐的過程中被逐步形成的,也因此,沒有人有權力壟斷或定義何謂台灣新價值,也沒有人能夠以教條式的方式來說明台灣新價值究竟為何?更不會有新舊價值衝突的問題,因為,台灣新價值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充滿開放、包容、多元的精神,一種具有樂觀、積極與創造的態度。這種精神和態度連結了台灣民眾的過去和現在,也將開創台灣民眾的未來。
台灣新價值的出現,不是宣告對舊價值的放棄或斷裂,而是一個延續的過程,它是通過對台灣傳統價值的反省、實踐與創新,讓台灣社會得以立基於過去的基礎上發展,代表的是台灣社會向一個更成熟、更多元的方向邁進。
也因此,台灣新價值就是一個標榜開放、包容、多元的價值,任何人都可以創造出屬於他的「台灣新價值」,也同時尊重他人心中的「台灣新價值」。 (系列完)
【2008/03/31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