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

直轄市 升格 社論

直轄市升格社論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997150.shtml

行政當局究竟有無「阻止災難」的能力?

【聯合報╱社論】
2009.07.03 03:08 am

一場直轄市升格大戲雖然落幕了,但所有的媒體輿論都批評,這是一場沒有劇本、且戰且走、情節唐突、荒腔走板的爛戲。遍翻藍綠媒體大小評論,我們還沒有發現一則持正面評價者。事態發展到這步田地,當局如果還要硬拗硬掰,未免不可思議。
這齣劇的源頭是台中縣市升格之議,但爾後的發展卻像是「混沌理論」,眼看其發展將台灣帶向不可測的災難,掌權者卻是不戰不和不降不走,直到不可收拾為止。事已至此,真的該好好檢討一番馬劉體制的決策模式了。
主政者決定國家政策,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判斷情勢、預見後果。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解釋,所謂後果,就是指社會上諸多勢力與運作的「均衡」。但是由此次縣市升格案來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評論當局對於均衡結果的昧於掌握。
首先,縣市升格之議的原始動力,來自於馬總統「三都十五縣」的政見。由於南北二都早已成形,故真正急於升格的就是台中縣市。於是,行政院遂向立法院提出修改地方制度法第七條之議,為台中縣市量身打造了一套「由下而上」的升格作業辦法,甚至在行政院網站新聞中都不避嫌地明指其期待適用之對象。但是主政者失算之處,即在於這一套量身打造的辦法不但適用台中縣市,也當然適用其他縣市。於是,在地方財政收支劃分法設計不公的情況下,為了爭取地方財源,全台灣大小縣市諸侯就蜂擁送案競逐,於是混亂不堪的零和賽局就此展開,此為失算者一。
其次,如果注意力只著重在台中縣市,因胡志強市長民意支持高、台中縣市執政的色彩一致,倘大台中因升格而延選首長,外界會認為順理成章,似難提出質疑。然而如今卻是全台各縣市均投入升格競逐,遂有各種紛雜歧異之情境產生。台北縣有「吊車瑋」延選的問題、有欲使電火球熄燈的質疑,亦有台北縣市獨缺基隆市的批評,再有台南縣市獨特文化之賣點,又有南北藍綠是否均平之辯證,更有地理區域明顯衝突之流弊。然而當局只見中部一都之勢在必行,卻未能預見全台蜂起申請之政治複雜性,終於在群雄並起後,於眾多質疑聲中做出充滿妥協性的決定,以致譁眾卻不能得寵、委曲竟無法求全,此為失算者二。
再者,雖然行政院審議已經結束,但紛爭才剛剛開始。依目前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各地方政府分食補助款是以直轄市四十三%、縣市政府三十九%、鄉鎮十二%、中央統籌六%的比率去切割。一旦全台產生五個直轄市,而新直轄市又自舊有縣市組合而成,則財劃法必然要大幅翻修。可以想見,既然藩鎮地盤已定,在本位主義之下各地必然會對未來財劃法的修正錙銖必較。屆時,所謂藍綠、南北、次等國民等分化言詞又必然再度出籠。照理說,升格規劃應該是先訂規則再審查個別案件,但現在的做法卻是先決定個案結果再研議分錢規則。這樣本末倒置推出的兩階段賽局,其實是把台灣一次又一次的推向紛爭與內訌,社會成本極高,這是當局失算者三。
馬總統「三都十五縣」的構想,主要目的其實是為發揮都會的規模優勢、進而帶領各個區城的發展。但是升格爛戲發展至今,幾乎只見其弊、未見其利,而且未來的紛擾與傷害更是不可小覷。我們認為,把一個國家重大的國土規劃議題折騰到今天這種糊裡糊塗的局面,充分反映出行政當局對於均衡結果掌握的嚴重疏失。最令人遺憾的是,自去年十一月行政院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迄今,六個月來台灣一步步地往紛爭與災難走,行政當局卻沒有一個人、一個聲音跳出來阻止。這樣的官僚惰性與無力感,才真正令人恐懼。
如果縣市升格一事如此這般,其他政務又何嘗沒有可能比照施為?國家政務官如果不能判斷什麼是均衡,只知方框直角地呆板辦事,將來的災難真不知道還有多少?
【2009/07/03 聯合報】@ http://udn.com/
1. 升格聲中談直轄市的員額控管-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2009年7月1日 ... 行政院長週一上午召開縣市升格改制審查會議,通過台北縣之單獨升格,以及台中縣市、高雄縣市、台南縣市之分別合併升格。報章批判,未來直轄市人口 ...www.npf.org.tw/post/1/6098 - 類似內容 -
直轄市 升格 社論
社論-升格是問題與爭議的開始

更新日期:2009/06/25 03:25




在眾多質疑聲中,馬總統三都十五縣之議輕舟已過萬重山,由內政部火速審查通過了台北縣、台中縣市與高雄縣市三地的升格案;至於台南縣市,則留待行政院裁決。不論台南縣市的裁定結果如何,這些升格案都將大幅改變台灣的政治風貌,其影響之嚴重性恐怕不小於當年的凍省案,後果不可小覷。在可見的未來,中央與地方的政治生態將產生重大改變,值得關注。
首先,我們看台北縣市的問題。馬總統原先主張的北都,是指北北基;它不但包括基隆市、也將台北縣市含在一起視作一個大都市。但是現在的發展,卻是台北市、台北縣各自獨立為市,但基隆市不在其中。從地圖上來看,這樣的行政區劃分不但毫無章法,也使得未來的建設規畫因地理切割而充滿變數。馬英九在當台北市長時,其市政規畫本即與當時的台北縣長蘇貞昌頗多扞格。但當時由於縣市之間財力與實力皆有差距,尚不至於演變成大摩擦。將來萬一台北縣市又分屬不同黨派,而縣市之間財力相當,則不論是捷運、河川、用水、學區等政務,都會產生相當的衝突。今天行政院同意兩個「同心圓」的地理區分設直轄市,將來恐怕是為兩地的「不同心」,留下了伏筆。
其次,再看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相對勢力,將來三大直轄市的首長都是民選的,其民意基礎少則三百萬票、大則六百萬票,但行政院長身上卻沒有半張選票。當中央要協調地方事務時,沒有民意基礎的院長碰上有廣大民意基礎的直轄市長,官位與氣勢恐怕是難成正比。過去八年,台北與高雄兩個直轄市對於健保費、統籌分配款等爭議,就輕則炮打中央、重則揚言辭職不幹,而相爭的結果經常是中央敗陣。以後一旦北中南有這麼多處藩鎮割據,不發生「葉爾欽效應」才怪。萬一三、四位葉爾欽串連,要扳倒一個中央部會決策其實是易如反掌。除非有民意基礎的總統事事相挺,否則將來的行政院長,絕對是愈來愈難做事。
再就三都之外的其他縣市而言,其處境也會更為弱勢。大家之所以要搶著升格做直轄市,就是因為直轄市分得的資源較多。在北中南三地升格定案之後,他們分得的預算當然會比原來多。但由於國家預算大餅固定,故這三個直轄市以外的地方,其預算當然會減少。我們可以想見,在台北兩個直轄市裡,竟然有一個基隆市的「二線」城市;而在高雄縣市直轄區以南,又有一個「二線」屏東縣。我們說這些縣市是二線,絕不是主觀上的歧視,而是經費分配上的必然。
馬總統推三都,其原意是要以適當的規模拉抬都會的發展,但在拉抬規模的同時,如何避免對其他非都市的貶抑,卻是主政者未能顧及的盲點。
其實,我們在先前的社論也曾提及:台灣除了國土規畫問題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中央地方財政劃分。理想上,這兩個問題的處理順序應該是先處理財政規畫、再處理升格。在還不確定誰是麻雀、誰是鳳凰之前,大家都還身處無知之幕,討論分配問題比較可能為弱勢者設想,也為自己萬一升格不順而留些餘地。一旦升格案確定,大家一翻兩瞪眼,此時再要討論地方財政劃分公式,那就會面臨本位主義的利益爭逐,再難理性討論。不幸的是,我們今天硬是把推案的次序弄反,竟然先通過縣市升格,卻放著財政劃分法不管。行政院這樣的紊亂施政次序,將來會不會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恐怕一兩年之後就會見真章了。
熟悉政治運作的人都了解,政府部門的事實在抓不準;有些事想快快不起來、有些事想慢慢不下來、有些事有道理沒進度、有些事沒道理卻莫名其妙地進展神速。每個政治評論家都說國土規畫不能急、要慢慢來。但偏偏它卻是馬總統眾多政見中最早產的。早產兒有種種瑕疵大家見怪不怪,但是將來整個台灣要為這不成熟的縣市升格政策付出多少慘痛的代價,那就不知道了。政客之短視,由升格案可見一斑。
本則新聞由中時電子報提供 2009/06/25
http://news.msn.com.tw/news1327358.aspx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1+122009070100188,00.html社論-令人憂心的地方改制前景
2009-07-01
工商時報
【本報訊】
 在內政部於上周二召開縣市升格改制審查會議,確定台北縣、台中縣市與高雄縣市升格為直轄市後,行政院又在本周一召開的升格改制審查會議中,再增添台南縣市也得以搭上這一班升格列車。連同原有單獨存在的台北市,我國的直轄市總數,將從原有的2個暴增為5個,不只將顛覆馬總統競選政見所宣稱的「3都15縣」的原有規劃,甚至比地大人多的中國的4個直轄市還要多一個。地方行政區域的重新調整,出現如此戲劇性的結果,既凸顯未經國家長遠發展縝密規劃下的草率決策,也因為是在年底縣市長改選大限前才匆忙拍板,而不免引發選舉權謀考量乃至政黨利益交換的譏評。但除了決策過程與審查結果備受質疑之外,這樣的政策決定,也將帶來地方面貌的重大改變,並產生深遠的影響,亟待行政當局快速制定相關配套,好讓明年底的直轄市長選舉能夠順利轉軌。
 第一件要務就是必須儘快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確定直轄市的財源與補助款分配比率。其實大家都清楚,各地方之所以擠破頭要爭取升格,除了輸人不輸陣的面子問題外,核心關鍵乃在於直轄市可以分得更多財源。然而政府近年來財政本來就很困窘,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直轄市,如果不是讓未升格的縣市更趨邊緣弱化,則中央就必須釋出更多財源。因此預算資源如何重新分配,以期既能滿足直轄市與一般縣市的需求,又不致使中央陷入無米可炊的困境,或甚至以惡化整體政府財政為代價,的確是一個棘手而又必須優先考量克服的課題。
 第二件要務則是如何進行這些新直轄市內部的行政區劃。如果比照既有的北、高模式,則合併後的台中縣市與台南縣市除了將取消鄉鎮一級的基層選舉與建制之外,是不是原有的鄉鎮市一律易名為區,還是要藉機進行整併,無疑將是一個複雜的改革工程。另外本來就是直轄市的高雄市,與高雄縣合併升格,也同樣要面臨如何重新劃定行政區的課題。
 除此之外,縣市合併後新的市政府究應設在何處,對新的台南市而言可能也還有爭議。甚至合併升格後,原來以縣市為單位的各種地方性社團組織,是否也要配合合併,牽動層面之廣其實也不容小覷。
 第三件要務則必須正視台北縣單獨升格,或者要比照高雄模式與台北市合併為大直轄市的課題。依照馬總統原先「3都15縣」的規劃,北市縣本來是要在5年後合併的,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劉內閣既已拍板,則到底是要讓2個直轄市同時並存,還是予以合併,其實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課題。如果從區域整體發展,以及提升都會競爭力的角度來考量,台北縣市實在沒有理由切割成2個直轄市,而後在互別苗頭的情況下,各自擁有一個龐大的組織,也各自發展自己的公共建設,最後只是造成資源的重複浪費、組織的肥大,以及增加彼此間協調的行政成本與困難度。
 而如果經過理性評估認定北市縣應合併發展,在時效上也不宜拖到5年後,屆時再談合併困難度與代價只會更高。因此,我們要提醒劉揆,既然有膽識打破馬總統「3都15縣」的原有規劃,則也應有同樣的魄力讓北市縣的合併一步到位。
 另外,同樣著眼於區域的整合與發展,考量北市縣合併案的同時,其實也不妨把基隆市納入考量。同樣類似的,新竹市縣、嘉義市縣,當年強行切割升格為省轄市,於今省的組織既已虛化,所謂分久必合,在中市縣、南市縣、高市縣甚至北市縣都合併為單一行政區以利區域建設發展後,新竹市縣、嘉義市縣還是維持各自分立便顯得突兀。但這樣的合併又未達升格為直轄市的門檻,因此若無法趕在年底選舉啟動前完成,將只好留待未來4年再從容規劃了,也免因匆忙上馬反而壞事。
 升格為直轄市,牽動的不只是地方行政區域的重新規畫,涉及的層面其實極為廣遠。以經驗來看,我們懷疑包括中央與各相關地方政府是否有此能力做好改制轉軌的工程。未來的一年,無疑將是一連串爭吵與災難的開始,我們只能說天佑台灣,不要讓台灣因而散了骨架。


相關新聞

· 工商社論》令人憂心的地方改制前景
升格的財政夢魘

【經濟日報╱社論】
2009.07.01 05:32 am

「三都15縣」是馬總統的競選政見,藉北、中、南三大都會區的形成,帶動周邊縣市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然而日來縣市升格與合併大戰的結果,台北縣市並未合併成「北都」,卻因台南縣市合併升格而成為第四都,使得馬總統的「三都」名實已不相副;更因縣市升格之現實利益在於搶錢,必然產生政府支出膨脹、財源分配不均、財政赤字惡化與債台高築之種種財政效應,實在令人擔心。
照理說,政府應在國土有效率規劃、行政區域合理重劃、國家資源公平與效率分配、政府組織改造與職能調整等目標與格局下,透過相關縣市合併與升格的工具運用,經由區域合併綜效、產業資源互補、政府組織精簡、行政效能提升、公共服務優質化,以增強國家競爭力,並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如此縣市合併與升格才有意義。
然而目前顯然本末倒置,不但難達應有目的,且因官僚藉機擴大職能,開闢搶錢戰場,使長期效益被短期利益所蒙蔽。隨著升格縣市預算員額、業務量、施政計畫的增加,勢必大幅提高人事費支出,膨脹政府開支;且在經濟景氣欠佳及合併升格效益難以展現下,擴大舉債額度,國家整體財政更加雪上加霜。
「三都」原本透過不平衡成長的觀念,大力挹注資源,提升城市競爭力,並且明確賦予帶動區域發展的任務;關鍵在於擴散及連鎖效果發揮作用,卻隱藏著無限矛盾:基於以往區域發展的經驗,政策所期望的擴散效果恐難展現,反而是向三個中心集中資源,「磁吸作用」與「極化效果」發揮威力,造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區域發展不平衡、所得與資源分配不均現象更為嚴重。若中心與邊陲嚴重對立,中央政府難辭其咎,必須未雨綢繆,未來中央調劑區域間水平資源分配不均、協助貧瘠地區發展的角色更加沉重。
各縣市躍躍升格,無非寄望更多的財政資源與職能擴張。然而在現行財政收支劃分及統籌分配稅款制度下,北高兩市共享43%的統籌分配稅款,其餘23縣市爭奪39%的稅款,319個鄉(鎮、市)則為12%,另有6%為特別統籌稅款的分配框架,必然與升格、合併結果格格不入。既然行政組織層級關係已有部分調整,財源大餅及分配比率亦應連動;若是升格後的五個直轄市仍共享43%的統籌分配稅款,錢與權未能對應調整,必將產生財源不夠分配現象,也徒增社會紛擾與不安。
因應之道,除了需將升格相關縣市原本分配額度「帶槍投靠」納入43%的統籌分配稅款中外,中央更應面對直轄市因職能與支出擴大,例如勞健保費、公立高中教職員人事費、社會福利負擔等,理性釋出善意,擴大統籌分配稅款規模,使得錢與權對應合理調整;然而中央在財政捉襟見肘下,是否能夠拿出足夠的錢,不無疑問。至於未升格縣市,是否因被歧視,理直氣壯的要求分享原本39%的統籌稅款,舒緩區域發展不平均現象,仍不確定,顯然爭錢大戰恐難善了!
因此,釜底抽薪之道,政府應儘速修訂延宕多時的財政收支劃分法;除了擴大統籌分配稅款的財源,將餅做大外,更應考慮人口、土地面積、職能、業務等因素,以「公式入法取代比例入法」,按各縣市財政能力與財政努力分配統籌稅款,以期滿足地方政府基本財政需求。此外,中央政府應提供補助誘因,鼓勵區域間自發整併,發揮規模經濟效益,將可大幅消除先天上資源分配不均現象;同時應強化專案補助款功能,協助偏遠地區加強建設,以期改善城鄉差距及貧富不均現象。
※延伸閱讀》‧債留新市府? 末代鄉鎮否認亂花錢‧財劃法修正/升不升格 統籌款只增不減‧財劃法修正/有錢好辦事 升格縣市多肯定
【2009/07/0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社論-令人憂心的地方改制前景
內政部於上周二召開縣市升格改制審查會議,確定台北縣、台中縣市與高雄縣市升格為直轄市後,行政院又在本周一召開的升格改制審查會議中,再增添台南縣市也得以搭上這一班升格列車。連同原有單獨存在的台北市,我國的直轄市總數,將從原有的2個暴增為5個,不只將顛覆馬總統競選政見所宣稱的「3都15縣」的原有規劃,甚至比地大人多的中國的4個直轄市還要多一個。

地方行政區域的重新調整,出現如此戲劇性的結果,既凸顯未經國家長遠發展縝密規劃下的草率決策,也因為是在年底縣市長改選大限前才匆忙拍板,而不免引發選舉權謀考量乃至政黨利益交換的譏評。但除了決策過程與審查結果備受質疑之外,這樣的政策決定,也將帶來地方面貌的重大改變,並產生深遠的影響,亟待行政當局快速制定相關配套,好讓明年底的直轄市長選舉能夠順利轉軌。
 第一件要務就是必須儘快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確定直轄市的財源與補助款分配比率。其實大家都清楚,各地方之所以擠破頭要爭取升格,除了輸人不輸陣的面子問題外,核心關鍵乃在於直轄市可以分得更多財源。然而政府近年來財政本來就很困窘,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直轄市不是讓未升格的縣市更趨邊緣弱化,則中央就必須釋出更多財源。,如果因此預算資源如何重新分配,以期既能滿足直轄市與一般縣市的需求,又不致使中央陷入無米可炊的困境,或甚至以惡化整體政府財政為代價,的確是一個棘手而又必須優先考量克服的課題。
 第二件要務則是如何進行這些新直轄市內部的行政區劃。如果比照既有的北、高模式,則合併後的台中縣市與台南縣市除了將取消鄉鎮一級的基層選舉與建制之外,是不是原有的鄉鎮市一律易名為區,還是要藉機進行整併,無疑將是一個複雜的改革工程。另外本來就是直轄市的高雄市,與高雄縣合併升格,也同樣要面臨如何重新劃定行政區的課題。
 除此之外,縣市合併後新的市政府究應設在何處,對新的台南市而言可能也還有爭議。甚至合併升格後,原來以縣市為單位的各種地方性社團組織,是否也要配合合併,牽動層面之廣其實也不容小覷。
 第三件要務則必須正視台北縣單獨升格,或者要比照高雄模式與台北市合併為大直轄市的課題。依照馬總統原先「3都15縣」的規劃,北市縣本來是要在5年後合併的,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劉內閣既已拍板,則到底是要讓2個直轄市同時並存,還是予以合併,其實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課題。如果從區域整體發展,以及提升都會競爭力的角度來考量,台北縣市實在沒有理由切割成2個直轄市,而後在互別苗頭的情況下,各自擁有一個龐大的組織,也各自發展自己的公共建設,最後只是造成資源的重複浪費、組織的肥大,以及增加彼此間協調的行政成本與困難度。
 而如果經過理性評估認定北市縣應合併發展,在時效上也不宜拖到5年後,屆時再談合併困難度與代價只會更高。因此,我們要提醒劉揆,既然有膽識打破馬總統「3都15縣」的原有規劃,則也應有同樣的魄力讓北市縣的合併一步到位。
 另外,同樣著眼於區域的整合與發展,考量北市縣合併案的同時,其實也不妨把基隆市納入考量。同樣類似的,新竹市縣、嘉義市縣,當年強行切割升格為省轄市,於今省的組織既已虛化,所謂分久必合,在中市縣、南市縣、高市縣甚至北市縣都合併為單一行政區以利區域建設發展後,新竹市縣、嘉義市縣還是維持各自分立便顯得突兀。但這樣的合併又未達升格為直轄市的門檻,因此若無法趕在年底選舉啟動前完成,將只好留待未來4年再從容規劃了,也免因匆忙上馬反而壞事。
 升格為直轄市,牽動的不只是地方行政區域的重新規畫,涉及的層面其實極為廣遠。以經驗來看,我們懷疑包括中央與各相關地方政府是否有此能力做好改制轉軌的工程。未來的一年,無疑將是一連串爭吵與災難的開始,我們只能說天佑台灣,不要讓台灣因而散了骨架。
http://tw.myblog.yahoo.com/richard-yang/article?mid=7219&prev=-1&next=7218社論-莫使升格釀成官僚肥化的災難
2009-06-2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在行政院「會考」通過三縣市升格案後,各界─特別是得到升格通過的縣市,都興奮的描繪升格後,民眾福祉的提升與地方未來的榮景。不過,我們必須提醒另一個面向─官僚肥化的災難。
 依照地方行政機關準則的規定,人口超過二百萬人的直轄市,其員額編列可達一.五四萬人;台北縣現在公務員數約五千人,還有一萬人的增加空間;台中縣市府員工數合計約六千人,尚可再增九千多人;高雄縣市的數字則未知。即使升格後的市政府很克制,如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說的,升格後台中市政府員額可增加九二○○人,但初期「只要先增加一千人」。很克制吧?但,這一千人代表的其實就是官僚一口氣膨脹了十六%。以目前台北市與高雄市兩個直轄市的市府員工數,都在一萬二千多人上下來看,在「有為者亦若是」的效果下,遲早這些新的直轄市員工數都會靠向這個極端數字。
 也許,有人會說:升格後增加公務員數,擴大對民眾服務,有何不好?這句話要成立前,要先問兩個問題:第一、現在的官僚組織是否不足,只有增加人數才能提供更多服務?第二、增加員額就一定增加對民眾的服務與提高民眾福祉嗎?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恐怕都是否定的,或至少不是肯定的。
 我們的政府單位,從中央到地方,人事費用占預算支出的比例一直偏高;以中央政府而言,平均每年人事費用支出大概在四千多億元,占整體預算的規模都在二五至三○%上下,與GDP的比則是在四%多,鄰近其它國家則多在一到二%上下。再看縣市地方政府吧,包含北高直轄市在內的各地方政府,每年人事費決算數字也高達四千多億元之譜;這個數字比縣市自有財源三千多億的數字還高。
 如果把包括鄉鎮市考慮在內,地方政府四千多億的人事費用,占歲出決算金額八千多億元的五成以上;換言之,民眾繳稅、政府編列預算支出,有一半以上花在養公務員上。這些數字,很難說服社會大眾說:公務員人數與官僚組織「還不夠多」,所以無法對民眾提供更佳的服務吧?人數夠多、人事支出又占整體支出比重高,如果民眾仍覺服務不足,該檢討改進的是行政效率,不是擴編官僚組織吧?
 許多例子都顯示,政府機構人員大幅擴充,通常第一線服務者增加的比例不高,反而是「管理第一線人員」、「督導」業務者,大幅增加。結果就是民眾多花了很多錢增聘公務員,但實際得到的回報與服務,遠低於其付出。換言之,官僚愈多,無用工作取代有用工作的程度愈大。所以,期待升格後的直轄市,大幅擴充員額後,得到如數增加的服務與福祉嗎?顯然不能。
 更何況,政府增聘公務員成本相當高,依學者統計,公務員平均年薪是一二○萬元,遠高於一般民間薪資,也是平均國民所得的兩倍。如再考慮退休撫卹,其成本更高。
 任何組織都有易肥難瘦的特性,但這個問題對民營企業較容易解決,因為,市場會解決組織肥大問題。組織肥大、成本過高的民營企業,終究會反映在財務數字上,因而讓企業有壓力必須大幅裁員、精簡組織,否則將被市場淘汰。同樣的問題發生在政府官僚單位,因為缺乏市場財務數字的查驗,加上官僚必有的惰性,組織肥大問題從來就無法解決,人員幾乎從來就是「有進沒出」。台灣政府喊了十多年的政府改造、人事精簡,最後不了了之;公務員帳面數字的減少多數來自公營事業民營化的「成果」,即可窺見政府組織易胖難瘦的韌性。
 縣市升格之事千頭萬緒、利弊參見,但官僚體系盲目擴充必是災難一場。期望政府能夠先注意此問題。在升格之際,能以總量控管、人員彼此支援或撥用方式,避免官僚體系過分肥大。而升格後的市政府,更應體認盲目擴充組織與人員對財政所造成的壓力,將許多有意強化或增加對民眾服務之項目,儘量以外包方式為之。否則,升格不是幸福的到來,而是另一場災難的序曲!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9062900110,00.html
約有3,870項符合直轄市升格 社論的查詢結果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E7%9B%B4%E8%BD%84%E5%B8%82+%E5%8D%87%E6%A0%BC+%E7%A4%BE%E8%AB%96&btnG=%E6%90%9C%E5%B0%8B&meta=cr%3DcountryTW&aq=f&oq=

1. 人間福報
2009年6月24日 ... 《社論》升格改制兼顧均衡發展 ... 縣市升格為直轄市,不但立即提升政治地位和國際能見度,更實質的好處是可獲中央 ... 《社論》元首出訪非僅行禮如儀 ...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31619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 -
2. 《社論》升格改制兼顧均衡發展 新聞訊息- MYSUPER 達人村
2 篇文章 - 上一則文章: 6月25日
[其他] 《社論》升格改制兼顧均衡發展 內政部昨天審查縣市申請升格改制 ... 縣市升格為直轄市,不但立即提升政治地位和國際能見度,更實質的好處是可 ...www.mysuper.com.tw/t21850.html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 -
3. MSN 台灣新聞- 社論-升格是問題與爭議的開始
大家之所以要搶著升格做直轄市,就是因為直轄市分得的資源較多。 ... 其實,我們在先前的社論也曾提及:台灣除了國土規畫問題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中央地方財政 ...news.msn.com.tw/news1327358.aspx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 -
4. 中时电子报|言论新闻|社论-升格是问题与争议的开始
- [ 轉為繁體網頁 ]
2009年6月25日 ... 大家之所以要抢著升格做直辖市,就是因为直辖市分得的资源较多。 ... 其实,我们在先前的社论也曾提及:台湾除了国土规画问题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gb.chinatimes.com/.../0,4521,110514+112009062500148,00.html - 類似內容 -
5. 中時理財|財經|財經焦點|社論-令人憂心的地方改制前景
社論-令人憂心的地方改制前景. 2009-07-01; 工商時報; 【本報訊】. 在內政部於上周二召開縣市升格改制審查會議,確定台北縣、台中縣市與高雄縣市升格為直轄市後,行政 ...news.chinatimes.com/.../0,4993,11050701+122009070100188,00.html - 類似內容 -
6. HiNet 新聞網-政治-社論-莫使升格釀成官僚肥化的災難
2009年7月1日 ... 社論-莫使升格釀成官僚肥化的災難. 中國時報 / 本報訊2009/06/29 ... 所以,期待升格後的直轄市,大幅擴充員額後,得到如數增加的服務與福祉嗎? ...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2216525&option... - 類似內容 -
7. 行政當局究竟有無「阻止災難」的能力? 社論 意見評論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社論】. 2009.07.03 03:08 am. 一場直轄市升格大戲雖然落幕了,但所有的媒體輿論都批評,這是一場沒有劇本、且戰且走、情節唐突、荒腔走板的爛戲。 ...udn.com/NEWS/OPINION/OPI1/4997150.shtml - 4小時前 - 類似內容 -
8. 台灣時報- 新聞區
社論 : 社論直轄市升格不應獨漏台北縣行政區劃不可以權力私心考量. 發表人admin 於2008/11/1 0:10:00 (163 ). 直轄市升格不應獨漏台北縣行政區劃不可以權力私心考量 ...www.twtimes.com.tw/html/modules/news/article.php?...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 -
9. 縣市升格的財政夢魘- Anserine Corner - NOWnews【部落格】
2009年7月1日 ... 工商時報1日社論說,在“內政部”於上周二召開縣市升格改制審查會議,確定台北縣、台中縣市與高雄縣市升格為“直轄市”後,“行政院”又在本周一召開的升格 ...blog.nownews.com/wen0128/textview.php?file=294995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 -
10. 中央日報網路報-海峽視點
2009年7月1日 ... 中華日報1日社論:行政院前天核定台北縣、台中縣市、高雄縣市單獨或合併升格為直轄市案,同時考量在「歷史文化重鎮」和「帶動區域發展」的關鍵前提下, ...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 -
您已移除此搜尋的搜尋結果。 隱藏這些項目
載入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