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台北學系列之5》生態台北城

台北學系列之5》生態台北城
【聯合報╱郭城孟(台大生命科學系教授)】
2008.12.15 10:40 amhttp://udn.com/NEWS/READING/X5/4643749.shtml

台北是全世界最有資格發展為生態城市的都會區,擁有河口、河岸濕地生態,也深具平野濕地的潛力,北部又有全台最大的火山地景,海拔不高卻擁有高山的特性,整體而言地質、氣候、生態、人文各種條件交織成台北的地景……
台北誕生了
北投、士林、內湖、南港、信義計畫區、景美一帶的低海拔郊山,幾乎全為沉積岩,如探究其形成的時間,可追溯至3000-2000萬年前,當時台北尚未誕生,不過由華南大陸塊沖刷出來的砂粒開始在此沉積,逐步累積台北的地基。約在400-200萬年前,由於菲律賓板塊擠壓歐亞大陸板塊的關係,隨著台灣浮出海面,台北也誕生了。如果可以坐著時光機器回到300萬年前,當時的台北都是丘陵,只有一條古新店溪由今之新店、景美一帶經林口台地上方流入台灣海峽。
大約在30萬年前至6萬年前,在今之盆地與丘陵交接處的數條斷層曾經相當活躍,台北中央的丘陵地區逐漸陷落,最終形成台北盆地。盆地陷落造成大漢溪注入台北盆地,基隆河在瑞芳附近180度大轉彎,最後也流入台北盆地,在盆地的南邊接納新店溪的溪水,形成今之淡水河,最後從獅子頭與關渡兩處熔岩流的中間缺口,經淡水注入台灣海峽。至此台北的水系大致成形,也包含了士林的雙溪,以及許許多多由丘陵流入大河及盆地的小溪溝,這些河流及小溪在未來的歲月裡,除了切割丘陵地區的古老生態,也引領東北季風進入台北盆地,造成許多生態上的變化。
滄海桑田台北城
從昔日學者採集的植物標本,可以窺見過去台北的地理變化。(李清志/攝影)地質史上的冰河期大約發生在200萬至1萬年前,這段時間也正是台北經歷火山噴發、盆地陷落等大變動的時刻,許多古老生物經過台灣海峽陸橋進入台北,30幾萬年來人類由非洲東岸往東遷徙的大移民潮,或許在數萬年前也有機會進入台北。1萬年前冰河期結束之後,整個地球溫度普遍變高了,高緯度地區的冰融化了,全世界的海平面上升,海水由淡水河口倒灌進入台北盆地,當時的台北應是名副其實的台北海灣,許多海邊植物透過海流進入台北盆地,今台北近郊常見海岸植物應與此一時期有關。例如芝山岩東砲台的搭肉刺即為一例;孔廟旁大龍國小校園的一棵年歲頗大的魯花樹,也是海岸時期留下的證據;台灣大學校園內有數棵由土地自行長出的沙朴大樹,而沙朴正是海岸沙丘或海邊荒地的指標植物。低窪的盆地不斷地接納來自北、東、南鄰近郊山的溪水,至少在3000-5000年前台北盆地已成為半鹹水的海灣了,這一點我們由芝山岩及圓山為何有貝塚文化可見一斑,因為當時的貝類就生活在半鹹水環境中,是當時人們的重要食物。推測到了1000-2000年前,台北盆地已成為淡水的沼澤濕地,後來漢人入墾,及至日治時期,日人還可在台北盆地採集到代表淡水沼澤濕地的穗花棋盤腳和風箱樹等。
都市發展
台北由海灣變為半鹹水湖再漸變為淡水沼澤濕地之後,人類活動更加頻繁,從最早的舊石器文化(大坌坑文化,7000-4000年前)經過新石器文化(包括圓山文化4400-2500年前、芝山岩文化3600-3000年前、植物園文化3000-2000年前)至金屬器文化(十三行文化,2000年前),都過著粗放漁獵的生活。直至1000年前左右的凱達格蘭族文化時期,以及明末清初漢人入墾,才開始發展比較精緻的農業,例如水圳等農業設施之規畫與興建,至此台北的文化逐漸奠定基礎。而大航海時代帶來的西班牙、荷蘭等歐洲文化與貿易行為(始於17世紀)、歐洲帝國殖民時代的貿易與宣教活動(始於公元1858年)、日治時代(始於公元1895年)、國民政府時代(始於公元1945年)等所帶來文化及環境的影響,是造成台北逐漸都市化的重要因子。
1860-1890年期間有數位歐洲植物標本採集者,幾乎都曾在淡水至台北之間採到鹵蕨,該蕨長在河口及河岸濕地,葉叢生,高度約1.5公尺左右,大英博物館的蕨類標本室仍保有這批標本,1895年日人領台之後,及至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成立之前,日人在台灣所採得之植物標本均存放於東京大學植物標本館,不過這些標本裡並未見鹵蕨,在往後的歲月裡也不曾有任何人在淡水與台北之間看過鹵蕨。1860-1890年間,有許多歐洲人往返淡水及台北,將台灣的茶葉輸往國外,帶動台北的經濟發展,當時種茶蔚為流行,而茶樹不能種在森林,也造成台北近郊森林的消失,所以直至日人來台,陽明山地區僅見「草山」,甚至台北少見百年大樹也與此一時期的發展有關。
台北成為都市是開始於18世紀初期,城市的發展約可分成:艋舺建成期(公元1710-1860年),這是台北市最古老的市街,位在今貴陽街與環河南路二段交接處,是早期凱達格蘭族與漢人交易的小市集;三市街時期(公元1860-1895年)是台北建城的時代,其四周即為今之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及中山南路,加上艋舺、大稻埕,即所謂三市街。日本時代的台北市範圍未超出三市街,但由於人口增加,遂於1932年實施「大台北市區計畫」,計畫範圍東至松山,西臨淡水河,南臨新店溪,北以士林街為界,國民政府初期的台北市也大致以此為界。1967年台北升格為院轄市,台北市更向外擴張至陽明山、士林、北投、社子、南港、外雙溪、景美等八區,都市化的結果也正式宣告台北淡水濕地平原此一生態單元的消失。
台北生態掠影
台北教育資料館前的水池,自成一個小生態。(王朝雄/攝影)淡水河口可以看到水筆仔純林,其實它是在告訴我們台北是世界熱帶生態往北分布的最北限,因為以東南亞熱帶為家鄉的紅樹林植物,當它由南方進入台灣的南端時只存活6種,到了台南、嘉義剩下4種,到了新竹剩2種,到了台北,因冬天太冷了,只有1種可以存活下去,所以淡水河口的水筆仔紅樹林是我們用眼睛可以看到,熱帶往北分布快要消失的最後一個腳印。淡水河岸及基隆河岸由於距離河口較遠,河水的含鹽度也較低,有2種植物可以反映這種環境,即水蠟燭與鹹草,前者是著名的切花材料,後者則常出現在早期傳統市場當作繩索用,現在則只剩包粽子時還可以看到。至於平野濕地,在台北百餘年來的都市化過程早已消失殆盡,有些學校的校園土地會自行長出的水柳,即是此一環境的指標植物。
陽明山是出名的賞花地區,海拔約400-500公尺,其景色其實與中南部海拔2000公尺的阿里山不相上下,主要的原因是台灣有一種很特殊的生態現象,就是脊梁山脈中高海拔的生態到了北部會下降至低海拔,稱為北降現象,而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動力就是東北季風,東北季風影響台北的生態,更影響陽明山的生態。台北地區的溫帶現象顯著,例如台北的櫻花、杜鵑花特別漂亮,陽明山地區則可見高山花卉,加上火山地形,更呈現出高山氣勢,加上其過往的人文背景,更使得陽明山地景別有風貌。
台北最具特色的是具有古老生態系的低海拔丘陵地,數萬年前盆地陷落造成流域的形成與溪流切割丘陵地的現象,在近代氣候的影響下,淡水河、基隆河形成引入東北季風的通道,加上溪流切割造成生態隔離現象,所以北投、士林、內湖、南港、信義計畫區及景美一帶的丘陵地生態各自不同,北投強烈受東北季風影響,可見高海拔北降之植物,芝山岩則仍可見冰河期遺留的物種,內湖、南港及信義計畫區也各具特色,而受東北季風影響最小的應屬景美地區,可見亞熱帶台北樟楠林。
值得閱讀的城市
其實台北是全世界最有資格發展為生態城市的都會區,擁有河口、河岸濕地生態,也深具平野濕地的潛力,北部又具有全台最大的火山地景,海拔不高卻擁有高山的特性,整體而言地質、氣候、生態、人文各種條件交織成台北的地景,在國家公園與都會區之間,台北更擁有一處具古老生態的實質的郊野公園,其中步道系統發達,交通也尚稱便捷。都會區內如能依循近郊丘陵地單面山順向坡的綠手指特色發展綠色網路,加強生態跳島及生物避難所的概念,甚至強化綠地為都市之肺的功能,加上由傳統邁向國際的各種人文空間,台北發展生態旅遊及深度之旅不是不可能的事。
●「台北學」系列講座:羅智成主講〈從鬼雨書院到夢中台北〉,12月17日晚上七時於實踐大學(台北市大直街70號)L401階梯教室舉行。
【2008/12/15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