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的兩大框架
【聯合報╱社論】 2009.04.11 03:30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841722.shtml
今日兩岸關係的指導原則有兩大框架:馬英九推倡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及胡錦濤楬櫫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
在這兩大框架下,兩岸關係的主題是:「和平」與「經濟」。亦即,以和平促進經濟,以經濟滋養和平。
「反攻大陸」或「解放台灣」的標語已成過去,軍事解決的思維已告退潮;也就是說,主政者要讓兩邊人民流血火併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而改弦易轍為訴諸和平及經濟,其實就是訴諸人民,訴諸人本、民本、民生與民主。
兩岸當局經歷六十年的爭衡,尤其經歷過去二十年的衝撞,如今似乎皆已領悟到:不應、不能也不必再驅使兩岸人民相互仇恨廝殺,反而應以和平及經濟來報效人民。這樣的兩岸思維,已隱隱然改變了過去以兩岸主政者的政權鬥爭為本位的模式,而改以人民的福祉為本位。
中共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北京接待聯合報系參訪團時表示,今年兩岸關係的三大工作是:經濟合作、文教交流及民間往來。我們認為,這三大工作皆是訴諸人民的,也是訴諸人本、民本、民生與民主的。倘若這樣的思維變化是在不知不覺中演化而生,則希望今後能在高度的自覺意識中繼續發揚光大。
兩岸形成今日分裂分治的局面,其實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百餘年的內憂外患所致;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救國理念分歧與政權鬥爭糾纏在一起,最後中共贏得了軍事鬥爭,但救國理想卻一度落空。主要因素,可能就在「以主政者為本位」,而不是以「人民為本位」。土高爐是這種思維,文革也是這種思考。一直要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釋放了人性及民力,始漸覓得「救國須先救民/不救民不能救國」的方向。今日胡錦濤這一代,當然不會走回頭路,而且更應將眼前這條路拓寬拉直走下去。
所謂「中國特色」,其實是自鄧小平以來近幾代中共領導人的修正主義之總稱。而此種修正主義的核心,我們認為,就是前文所說的「救國須先救民/不救民不能救國」。從「階級鬥爭」轉化到「和諧社會」,這應當就是從「主政者本位」,轉化到「人民本位」。統治者認知到不再使役人民,而是以增進、改善民生與民主為職志。救國的目標在改善民生、民主,而增進民生、民主即是救國的具體方案。我們相信,這樣的理想即使在現實上不是一蹴可幾,但胡錦濤這一代領導人應皆有這樣的思想高度。
所謂的「中國崛起」的動能,應當即是源自這類思維與信仰的變化。倘無這類思維及信仰的變化,即不可能有方向、目標、方法與境界。相應而言,中共當局在處理兩岸關係時,也應當有一個思維及信仰的重建工程,而且事實上此一重建工程儼然亦正在進行之中,那應當就是賈慶林所言的「正視現實/面向未來」,也或許正是前文所說的「以和平促進經濟/以經濟滋養和平」,將兩岸關係回歸到人本、民本、民生及民主的思考上來。
胡錦濤一代在內部治理上的思維變化,「改革開放/和諧社會」,帶動了在兩岸政策上的思維變化;反過來說,在兩岸關係上的思維變化,「和平發展/共創雙贏」,亦會反饋在內部治理上的思維變化。
我們曾多次強調,兩岸互動,應當建立在一套共同追求的價值與信仰上,而不應有短線操作的權謀。也就是要「與卿共舞」,不要「引君入甕」。就大歷史而言,兩岸不是誰吃掉誰的問題,而是應當透過兩岸互動,共同為兩岸的「人本/民本/民生/民主」相互激勵提攜;倘若這能做為兩岸互動的信仰體系,賈慶林所祝願的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自會受兩岸人民所期待及支持。
如果用這個角度來看本文所稱兩岸關係的兩大框架,即可謂只有一個框架,那就是:「以人民為本位的框架」。
※延伸閱讀》
‧馬定調》經合架構協議 有共識先簽
‧歷史新聞》胡錦濤:大陸續推惠台措施 直接三通
【2009/04/11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