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鵬:人民感受不到GDP的上升?
【聯合報╱朱雲鵬】 2010.08.06 02:54 am
各機構對於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都有明顯的上調趨勢。主計處的預估是六點一,但中央研究院已上調經濟成長率至六點八九,國際貨幣基金(IMF)甚至將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由六點五上修至七點七,看來復甦在望,前景看好。
但是,最近好幾位從事國內市場銷售的朋友,接連提起:看見經濟成長率上升相當開心,自己卻還沒有明顯感受到業務的快速增加。這讓我想起不久之前所舉行的一場會議中,有一位經濟學前輩也做過類似的分析。的確,如果我們把GDP的內容仔細解剖一下,就會發現這些總體數據與個人生活相背離的感覺,背後還可能真有它的道理。
要剖析這個問題,首先要先瞭解GDP的組成。用GDP衡量總所得,本就為權宜之計──它包含機器設備的折舊,而這些折舊在生產過程中已經消耗掉了,理應不算在總所得的範圍內。若折舊占GDP的比率維持穩定,倒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不幸的是,折舊占GDP的比例,已從民國八十一年的百分之九,上升到去年的百分之十五;所以GDP被折舊「吃」掉了一大塊。這是第一個GDP無法正確表達總所得的原因。
既然如此,改用「國民所得」如何?「國民所得」會將折舊排除,另外把國外支付給本國居民之薪資與利潤加回。但即便改用「國民所得」當作總所得,還是有一個分配上的大問題出現,就是總所得中薪資(受雇人員報酬)所占的比例日益下降,由民國八十年的五成六,降至最近幾年不到一半,其幅度之大,令人瞠目結舌。而且,即使把台灣接單海外生產部份的利潤扣除,趨勢依然如此。
台灣經濟享受「均富」美譽,大約是從民國五○年代後期,到六○年代。在那個時期,先是就業成長快速,工廠搶工人從都市周邊搶到鄉村。等到未就業的低階工人消耗殆盡,其薪資就開始快速上升,導致就業與薪資雙雙上揚。在那個時期,薪資占國民所得的比率,從民國五十八年的四成四,升到七十年的五成三。
現在情況剛好相反,薪資在國民所得中比例減少了;代表就業不足,薪資不高,或二者兼而有之。會造成此情形的可能原因,是資金成本低廉,產業日趨資本密集,大幅用資本來替代勞動;而在替代的過程中,員工的生產力固然上升,其薪資上升的速度比不上就業成長的減緩。如果就業不夠好,薪資不夠高,當然百姓的支出不會大幅增加,國內市場的成長就會有限;這就是許多人感受不到GDP上升的重要原因。
如何克服此一難關?五都占人口七成,選舉在即,倒是推動一波新思潮、新動力的好時機。其實,全國的就業就是台灣各區域就業的總和,全國的GDP就是台灣各區域GDP的總和。我們應當藉由中央地方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正,多給地方資源,同時設立機制,讓明年五都正式運作後,各位首長把該地區的就業和GDP成長,當作其施政的主要責任和目標。如果還是一如以往,一律到中央來爭取補助,而把經濟發展的責任推回中央,就失去合併升格的意義了。
強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國家成員個別的目標,與全國的整體目標一致。如果五都以及其他縣市的首長,都可以將該地方就業成長超出過去五年平均水準,當作其施政的第一要務,並且廣羅人才,劍及履及地執行,各地方政府努力的目標即等同國家努力的目標。如此各地互相競爭,各自發揮其所長,國家整體的就業和發展,就很有可能會交出亮眼的成績單。(作者為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2010/08/06 聯合報】@ http://udn.com/
看看誰引用 熱門引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