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加入TPP:打造經貿自由島的關鍵一役

加入TPP:打造經貿自由島的關鍵一役
危機是轉機,危機也創造轉機。一個原本沒沒無聞,只有經貿專家聽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就在各國因應各自危機的考量下,一躍而上國際舞台,成為美國、日本及中國大陸互爭亞太經貿盟主的新戰場。尚未成形的TPP,對同是亞太重要一員,卻苦無入門之徑而有邊緣化危機的台灣,無疑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政府應以最大決心爭取加入,讓向外拓展、對內調整、打造經貿自由島畢其功於一役。
TPP是由APEC的四個成員新加坡、智利、汶萊及紐西蘭發起,一開始或是有感於APEC的鬆散與無為,而擬訂立一個具規範性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二○○九年,著眼於金融海嘯後亞洲經濟發展利益及中國崛起的威脅,美國加入了談判,吸引了新成員,並主導了談判;今年APEC領袖會議舉行前夕,向來對自由貿易保守以對的日本,眼看韓國分與歐盟、美國簽署FTA及內部產業空洞化壓力,也宣布加入,使TPP因同時擁有全球第一、第三大經濟體而聲勢大增。
在美、日兩強推動下,已有十個成員、經濟規模占全球三分之一的TPP將加速發展,美國總統歐巴馬已表示,希望明年完成協議,勢將刺激亞太各國思考加入必要性。在此一情勢下,TPP不只是美國重新取得亞太經貿發言權的平台,更可能成為APEC區域內的小型世貿組織,向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邁進;它也使得亞太貿易發展體系,由現今中國大陸主導的「東協加一(中)」、「東協+三(中日韓)」、「東協加六(中日韓紐澳印度)」單核心,形成中、美分庭抗禮的雙軸心,未來是彼此制衡或融為一體,將影響亞太整合趨勢,目前中方雖不反對TPP,但也強調多邊性,顯示尚有後話;更重要的是,在美國主導下,TPP更可能成為新世代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平台,從傳統FTA聚焦的貨品貿易自由化,跨向環保、勞工及智慧財產權等規範,歐巴馬即明言,TPP不僅有潛力成為亞太地區模式,更能成為未來貿易協定模式。
由TPP的發展趨向可知,加入TPP對貿易依存度甚高的台灣經濟至關重要,其必要性主要顯現於三方面。第一是要擴張貿易,降低關稅、開放市場等自由化措施有利於台灣的產品出口,而可相對降低進口成本;經濟部長施顏祥即不諱言,因為成員間互相保護又相互開放,如果不能加入TPP,台灣會很辛苦。這原是台灣經貿戰略之一環,馬總統還成立FTA小組推動,但受限於台灣主權認定的國際現實而少有進展,而此一限制正是必須加入TPP的第二個原因。
依初始規劃,TPP是一以APEC成員為主體的開放性協定,使台灣擁有申請加入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儘管仍無法完全免除主權國家的干擾,但相較於逐一與各國洽商FTA、建立不同模式的複雜度與困難度,以及兩岸間對台灣參與國際經貿組織的共識不足,台灣參與TPP有既定的共同談判框架可循,並可同步開啟與十國的協商,效率高,可行性也高,實是突破台灣邊緣化困境的關鍵一役,不可輕縱。
第三個必要性則是台灣內部產業調整的急迫性。其實,加入TPP與推動FTA一樣,既希望他國對台灣開放市場,他國也會要台灣開放市場,其本質都是市場開放、產業調整的過程,所不同者在於不同的FTA有不同的開放程度,TPP的開放程度因高於一般FTA,而被視為高品質、高門檻的FTA,因而台灣能否加入,不完全受制於人,更是操之在己,一如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對台灣想加入TPP的質疑:「你們真的要加入?」這一問正問到了關鍵。
政府推動FTA多年,但並沒有相應的產業調整計畫及行動,FTA缺乏實質進展,豈僅是產業調整緩慢的結果,它更是產業發展怠速的原因。因此,政府加入TPP不能再流於空談,而應藉此集智集力,全盤規劃一個加速推動產業結構的計畫,打造台灣成為真正的經貿自由島。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看報動念 董娘張淑芬小省變大省

看報動念 董娘張淑芬小省變大省

台積電董事長夫人張淑芬(左)昨天參加台積電節水課程,台積電對外傳授節能經驗,並開放免費參觀省水相關製程。
記者趙文彬/攝影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夫人張淑芬從台積電挖出許多「寶」,免費的「產業節水技術」課程,就是其之一。發現這顆寶礦,得從聯合報說起。今年四月間,她在聯合報上看到一篇報導,提到台積電製程用水回收率超過八成,想起台灣缺水之苦,起了個念頭:「為何不把這項技術與社會共享?」
身為台積電志工社長的張淑芬,馬上問社裡成員,了解可行性,有沒有機密?中小企業用得上嗎?新廠規劃及工程處長莊子壽給了答案,「沒問題」;她心想,「就這麼做了!」
張淑芬雖嫁入豪門,生活盡量簡樸;「不是節儉是節能」,她出門自備溫水罐,家裡洗米水回收澆花。「我也不泡澡,沖澡多快啊!」她說,曾想把馬桶改成省水裝置,「他(張忠謀)不肯」;市場拿到的塑膠袋,一定一用再用,雖然很髒了,還是用,「張忠謀看不到,因為我放得很好!」
不過,她覺得這些都是「小省」,如果從建築開始,就把節能概念設計進去,效果更好。
報名參加節水課程的學員,以中小企業居多,張淑芬希望將來組織節水聯盟,分享彼此的技術與經驗,讓小公司省去摸索之路。她說,在印度,達賴曾告訴她:用喜悅的心,做慈悲的事,用智慧來助人;在紐約,達賴曾告訴大眾,「尋找佛法,與其坐在這裡聽我講,不如到街上行善」。

【2011/11/12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看報動念 董娘張淑芬小省變大省 | 財經焦點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713130.shtml#ixzz1dRtz11eN 
Power By udn.com 

劉克襄:貼心的台灣

劉克襄:貼心的台灣
前些時,內人在捷運公館站使用新蓋妥的洗手間,出來時跟我說,剛剛遇到清潔廁所的婦人站在廊道,數度稱讚,廁所重建後變好看了,好像五星級飯店的,她很滿意。
內人相當不解,反問她,「女生廁所數增加,你的工作變多,有什麼好高興的?」那婦人還是很興奮,「廁所漂亮,看了就舒服,增加幾間不算什麼。」
這段如廁的小插曲,激發了我們接續許多關於廁所的討論。
近幾年,我們常在國內外旅居,習慣了台灣公共空間到處有廁所的環境,到了某些國家想要解手,壓力頓時變大。比如近鄰的香港,地鐵幾乎不設置。商場的廁所常要繞個老遠,才找得到。有的還隱匿大樓間,刻意不標示,彷彿把顧客當小人。至於大陸,公共場所的設施更常不設門,甚至不隔間,清一側屁股對屁股。想要出恭,恐得無畏的勇氣。
再以德國為例,出門時還得先備便好零錢,因為上廁所幾乎都要付廿元左右的小費。如果一天在外,廁所出入四五回,想想看花費要多少?原本以為,德國是特例,怎知歐洲好些國家都如此行事。連東南亞諸國,都視為理所當然。
緣於旅行時廁所使用的不便、髒汙和不安全感,有些人或以為,若廁所能保持乾淨,酌收小費也算合理。怎奈,我們習慣了台灣廁所的便利,還是無法接受這種處處收小費的文化。唯一可跟我們並論的,大概是日本。但若論親近和方便,恐怕還是台灣。公共空間的廁所不只密度高,指示清楚。捷運或高鐵,更能維持一定水準。
這一小地方的貼心表現,或許不及其他公共服務業,但大小便乃人類日常必須之事。此一動見觀瞻的角落,處理能如此細密周到,顯見我們的生活裡,有一種體諒他人的習慣早已養成。不知道這是何時培養的性格,想必是長久生活文化的積累。
如今我更相信,這是一個貼心社會的表現。這種方便他人的考量,不只在廁所,便利商店亦是一例。廿四小時開放,還可以免費上網,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允許的條件。同樣品牌的便利商店,轉移到香港就變得不貼心,除了賣報紙、零嘴和礦泉水等簡單飲料,絕沒什麼包裹郵寄、取車票或影印等服務,更遑論咖啡。
有些國家的不貼心真的處處可見。在香港和大陸的餐廳吃飯,清潔衛生之不潔,服務態度之差,常教人不敢恭維。若是在台灣早就被網友轟得關門歇業。台灣人的貼心,絕不盡然是從產值或經濟利益著眼,而是某種說不出的生活文化,不自覺地悄然釋出,讓外人喜愛。
前幾日,從香港的山區下山,出口位置離巴士站還很遙遠。我問香港友人,能否攔便車?他回答,香港沒有人會停車的。
三個月前,我們有八個人從太魯閣錐鹿古道下山,疲憊地走在中橫,離下榻處還有四五公里之遙。我們雖冀望有便車載回天祥休息,但因人多,只好分成三組。結果,每一組都順利地攔到私家轎車。
一個願意讓陌生人搭便車的社會,勢必有種為他人著想的美德。跟廁所一樣,台灣便是這樣的良善,難怪有外國人嘗試搭便車免費環島,都能輕鬆實踐。跑來台灣募款,好像也特別容易。只可惜,我們似乎尚未把這種美德轉化得更好,或者具體變成一個行銷的賣點,讓全世界更加認識。
真的,我們有一種貼心的特質,普遍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周遭。只是未必珍惜,但到了國外,比較異鄉,就會懷念這一美好的行止。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全文網址: 劉克襄:貼心的台灣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713126.shtml#ixzz1dRrhC4wp 
Power By udn.com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化石之美



  程延年博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 資深研究員



  在生命科學的領域裡,有二個辭彙是最至關緊要的,也是科學家們試圖解碼,並且傳授給普羅大眾的核心議題。


「演化」,是達爾文與華萊士共同領悟構思的偉大概念。1858618日華萊士寫給達爾文的一封信函附上了他簡短的論文初稿,震憾了達爾文。英雄所思略同,他們深沈腦海中歷經數十寒暑所累積,浮現的想法如出一轍。這迫使達爾文加速他的經典巨作「物種源始」,在一年後問世,一時洛陽紙貴。在維多利亞的上流社會與學術圈子中口耳相傳。”我的祖先是猩猩!“,這個論述挑戰著當時創生論的主流價值,是多麼的驚世駭俗。英國大主教的妻子捧著這本生命科學的”聖經“,不自主的說出了:這本書最好是不要擺在書架上,如果真擺出來了,最好不要讓太多人知道它!「物競天擇,適者存活」的八字箴言,道盡了生命變化的關鍵道理。第二個辭彙「生物多樣性」,是指稱生命在漫長的時間洪流中如此豐富,如此繽紛多彩,如此變異無窮。1985年,生物多樣性首次被提出,當代最傑出的演化生物學家威爾森(E.O. Wilson)接續在1988年主編出版了論文集,將這個概念普及到各個領域中。美國紐約自然史博物館在10年後,開放第一個主題展示廳,名為「生物多樣性:平衡中的生命」。四個關鍵性的問題包括了:(1)什麼是生物多樣性?(2)它對人類的意涵與價值為何?(3)到底是什麼威脅生物多樣性?以及(4)我們人類針對”第六波大滅?“事件能做些什麼?「演化」與「生物多樣性」道盡芸芸眾生面相之下的神秘機制,也就是「Why」與「How」的曠世之謎。而化石,正是地球歷史亙古以來生命的紀錄。億萬年流逝的時光,掌握在手中一件件石頭的印記,是多麼迷人的事。




   化石之美有三個面相,值得我們深深玩味。一是造型之美,二是亙古之美,三是演化之美。層層探索,從浮面的視覺享受,到不可捉摸的幽冥時間,進而深入到心靈遊戲的空間。讓我們以附圖中這一件絕妙的中龍化石群為例,暢遊化石之美的多重面相。先說造型之美,大自然是變化多端,神秘難解的,總結而言有兩個重要因子,一個是「形」一個是「色」。色,是光的幻影,在光譜的不同波長與區段中,我們接收到不同的色相,佛家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乃為極至,卻嫌虛幻。而「形」,針對於無生命世界,就是結晶,是分子與分子的相依相偎,在物理與化學的律法制約下,成就礦物的結晶形式,堆累聚積成為大千世界的壯闊山河。針對於有生命的世界,「形」就是身體的藍圖,科學家稱為bauplane,意即設計的圖樣。生命圖樣的千變萬化,誰是主宰的造型師?這就進到了有趣又迷人的世界裡,多少科學家在這個虛擬世界中迷航。法國自然史博物館首屈一指的古生物學家居維葉(Georges Cuvier)是第一個鑽研功能形態學的大師,提出了比較解剖學的偉大概念,得以讓支離破碎的化石殘片,重新復原。再造猶見崢嶸態,象形應存渾古風。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的首任館長歐文爵士(Richard Owen),我們對他絕不漠生,他正是提出恐龍(Dinosaurs)一詞的古生物學家。歐文針對不同生物造形的各個部份(零件)與湊合組構而成的整體(生命),深層認知到它們執行著不同的功能與行為。像是蝙蝠的飛翼,儒艮的前鰭與鼴鼠的掘地前肢,他參透了基底原型(archetype)的概念。原型就是生物的最原始藍圖,添枝加葉變化無窮。這件發掘自巴西的中龍群化石,方寸之間,表現出牠們個別與群集雙重的造形之美。十餘隻個體栩栩如生,在兩隻較大體型的父母關照下,幼子聚攏依偎。到底是祥和的親子照應?還是災變前驚惶失惜團團推擠?埋藏,凍結了行為的模式。



   化石之美,更深一層徵顯了亙古之美。中龍是存活在三億年前(古生代晚期,二疊紀)的一群爬行動物。牠們分類上屬於爬行綱,缺弓亞綱的中龍目。在原始型缺弓類群多樣性家族中,中龍是第一群重新下海的羊膜動物,長頸、鼻吻細長滿佈細齒,尾長而側扁用以在水中搖擺。牠們來去匆匆,在二億五千萬年前全體滅絕,沒有留下任何的後裔子嗣,在亙古的時間洪流中,這件化石的埋藏保存,動人的描繪出那一段難以捉摸的失落世界中的一個場景。億萬年的地質時間,有著朦朧的美艷,是我們生命的尺度難以掌握的,卻是古生物學家終其一生,細細算計的事業。這件億萬年前影像定格的圖像,封鎖在時間的膠囊中,依稀呈現著隨波逐流的淒美。



   化石之美,第三個層次牽引著演化之美。在這裡演化雙重扮演著生命的與時遞變與地球的漂移聚合。中龍這個系譜像是幽靈般,不知溯源自何方,也不知遺傳到何處。古生物學家既追溯不到牠的祖先,也無法得知牠的子嗣。中龍群與所有中生代的海棲爬行動物沒有親緣關係,牠獨自孤伶伶的隸屬在爬行綱裡的單一目、單一科、單一屬、單一種。而另一方面追溯中龍的分佈,遍及南美洲與非洲南部的二疊紀地層裡,牠與似哺乳爬行動物的犬頜獸與水龍獸,以及似蕨類的大羽羊齒植物化石,共同成為板塊漂移的化石證據。這些迷人的化石群成為了德國地球物理學家華格芮(Alfred Wegener)1915年首次提出大陸漂移理論時,最有力的佐證。當我們凝視著大西洋兩岸的陸塊,美洲東側海岸線與非洲西側海岸線,貌合神離,若合符節的景觀,是十九世紀許多博物學家關注又不解的議題。當造物主神奇大力的思維在主流科學家群浮上心頭之際,中龍化石的奇妙分佈,成為廾世紀地球科學革命,所稱板塊構造理論,最不可思議的先驅。中龍為這場「動態地球」演化敲下了石破天驚的第一錘,而牠自身的演化,卻依然成謎,有待後世的古生物學家持續去追尋。



程延年 博士專欄

·         第一期館訊-化石之美

·         第二期館訊-化石寶庫











·          

各界專業人士 專欄

·         三葉蟲

·         漫談-礦物顏色之美




·         從生理學中看見演化



·         台灣化石探索記-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