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就把你
的聲音
放回
瓶子
的聲音
放回
瓶子
再把
瓶子放進太空
給未來
的我
聽
曾經的你
瓶子放進太空
給未來
的我
聽
曾經的你
聯副文學遊藝場:http://blog.udn.com/lianfuplay
淡江大學簡史淡江大學,簡稱淡江或淡大,位於新北市淡水區。前身為張鳴(驚聲)、張建邦父子創辦的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是台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1958年改制為文理學院,1980年正名為淡江大學。現任校長為張家宜。 淡江大學校歌 浩浩淡江 萬里通航 新舊思想 輸來相將 博學審問 明辨篤行 自成機杼 用為世匡 學戒驕固 技守專長 樸實剛毅 大用是彰 彼時代之菁莪兮 國家之貞良 (願)乾乾惕厲兮莫辜負大好之時光 淡江大學校訓 樸實剛毅 五虎崗上,天高日遠《聯副》約我寫淡江校園巡禮,我只能寫一些從自己記憶觀景窗看出去的地方,無法全面。我隨意寫,不求公正周到,因為寫全面才需要公正周到。 我1982年到淡江任教時候,淡江還不是一所太大的學校。到淡水不要說沒有捷運,就連今天從北投到關渡的大度路也沒開通,一早從金華街的淡江城區部趕到淡水上課,得搭一個小時的交通車。車子從北投彎到新北投,再繞過有政工幹校的復興崗才到關渡,關渡過後走一小段很窄的山路,經過竹圍,越過一個大墳山才到淡水。車子還沒進淡水鎮,路邊就看到一個漆成白色的華表柱,上面寫著淡江大學四字,從這兒右轉,經過鄧公路、學府路才到英專路,路底就是學校了。這所學校早年以辦英語專科學校起家,學校前面的路叫英專路,還有些飲水思源的味道。 那華表的後方不遠處,有個不小的荷塘,秋天開學了,還看得到一大片粉紅的荷花,鄧公路的兩旁,栽著一株株高大的尤加利樹。我後來聽一位歷史系的老師說這條鄧公路是寫錯了,該叫定光路,路首一座鄞山寺,所拜主神名叫定光古佛,以前鄞山寺也叫定光禪寺,台語定光、鄧公聲音一樣,所以寫錯了,真是錯得離譜。不過世上像這類的錯事不少,也就見怪不怪了。
我在淡江的日子過得舒適愉快,第一是淡江的風景很好,有山有海的。淡江在淡水河的入海口,一個名叫五虎崗的小山坡上,站立其上可以看得很遠,朝西是觀音山,朝東是大屯山,朝暉夕陰,都很有氣象。早年十多層的商管大樓還沒蓋,人站在海事博物館前方的草坪朝北看,是可以看到海洋的,晚上安靜時,還聽得到海濤的聲音。冬日午後,與學生列坐草地,或吟唱或談話,真覺得天高日遠,胸懷也跟著擴大起來。 缺乏山頭,有容乃大 其次淡江的同仁相處得很好,我在中文系教書,其他科系我不清楚,但感覺也是一片祥雲。我們的中文系當年真是和諧,系裡有事,大家分著做,幾乎從沒有發生過爭執。系裡幾位老教授,有王久烈、王甦、王仁鈞(號稱「三王」),再加上本職在學校祕書處的白惇仁、申慶璧等先生,他們輩分高學問好,卻從不擺架子,對我們這些新生晚輩,也禮數周到。年輕一輩的,多與台大有些關係,譬如聘我進去的韓耀龍是台大研究所畢業的,系上的施淑女與李元貞,都出身台大,還有位詩人何金蘭,她算我台大的學姊(但年齡比我要小),我進淡江的時候,她又從巴黎第七大學拿了個博士回來,還有與我同時應聘的,是我台大的同學林玫儀。這不是說淡江是台大人的天下,淡江也有師大、政大乃至於文化大學「系統」的人,淡江在我進去的時代還沒有研究所,沒有自己的人可用,這樣缺乏「山頭」,卻讓她格外的有容乃大了。 台大人一向鬆垮垮的沒什麼組織,但有個好處,就是自由,不但自己自由,也獨來獨往的不喜歡干涉別人,所以在淡江的生活可以過得毫無拘束。到了龔鵬程主持系務的時候,又找了很多有本事的人來「玩」(龔鵬程的說法),雖然是各路好漢,不以台大人為主,但自由的系風還保留不墜。原因之一是淡江離台北很近,有本事的人除了教書之外還有其他要忙,根本沒空也沒心在這小地方爭名奪利,加上學校行政當局對老師也算尊重,沒事不會干預老師的教學,所以在這兒待著,都覺得天高皇帝遠似的。在淡江如打算頤養,是個適合頤養的所在,打算做學問,也是個不受打擾的做學問的好地方。
學生自信又快樂 在這天地之中,淡江的學生也比其他學校的學生顯得自信又快樂些,六、七○年代台灣流行校園民歌,淡江就是發源地。我在中文系教書的第一年,除了教大一國文之外,還擔任他們班的導師,就是孫維儉、曾子聰那班。這班學生一開學,就編了本《草生原》的刊物,刊名用的是鄭愁予的詩,有特殊的韻味。刊物以詩與散文為主,其中偶爾還有插畫。由於是自己刻鋼板油印,有時整本書弄得髒兮兮的,但編得很有趣也很精采。這本刊物,一直按期出,直到他們畢業,我還收到一兩期,不過已改成打字版了。他們後面的,就是陶玉璞、陳明柔那班,也是由我教大一國文及兼導師,這班學生也是從大一開始編班刊,刊名是開班會決定的。記得我不久前跟他們講蘇東坡〈臨江仙〉,就是「夜來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那闋詞,結果大家決定用「臨江仙」作刊名。我覺得這名字取得渾然脫俗之外,又十分貼切,臨江的江可以指淡江,再加上大一新生,都還是仙子一樣美麗的年代,還有比它更漂亮的名字嗎? 我當年教大一學生,為學生開了個必讀的書目。由於是中文系,有關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的專書系上都開有課程,以後他們都會陸續讀到,所以我開的書目以世界名著為多。坊間有一種名叫「新潮文庫」的叢書,多以名著漢譯為主,書前有專文介紹,書後又多附有作者的年譜或著作目錄以備參考,雖然印刷不算精美,但訂價低廉,很適初學閱讀。 學校山下有家「文理書店」,女主人很欣賞我們的閱讀計畫,一些早已絕版的書,她不但幫我們到處去「調」過來,還以極低廉的價錢供應我們,一天學生興沖沖的把成綑的書搬上山。我將全班五十多人分成五組,每組十人左右,規定學生每人一周閱讀一本,先在組內交換著讀,一組讀完再與別組交換,這樣一年五十二周,每人就可以讀完五十多本書了。我還要學生每「輪」完一本書,都簽名書上,以留紀念。 心靈的成長需長時間去印證 我還規定學生每天寫閱讀日記,這日記只記與閱讀有關的事,最好是筆記心得,如果沒有,抄幾段自認為有趣的文字也行。這閱讀日記我是要看的,每周依組來看,所以負擔並不重,我會在上面寫些評語,絕不止畫一勾了事。我如此謹慎來做這事,是要求學生真正讀一些能開啟他們智慧的書,五十多本他們不見得每本都認真讀,但這些書在一年之內,都在他的手上停留過,使他知道世上有這麼一本智慧的結晶,絕不是壞事。我常想如果沒有這樣的規定,他們也許大學讀完,都不知道有這一本書呢。一年後,他們大一生涯即將結束,我要大家把書帶來,集合之後再分發他們每人一本,至於該分到哪一本,則由抽籤決定。我跟同學說,這本簽著全班姓名的、累積著很多人的筆痕與淚水的舊書,可能是你們一生最重要的珍藏。 我想學生是有收穫的,但所得到底有多少,不要說我不知道,連學生也不見得清楚,心靈的成長需要長時間去印證。我偶爾會收到學生的信,有的有名字有的沒名字,多數是感謝我給他們機會,藉著閱讀,看到了這世界他們不曾看到的美景。 一個在讀大二的女生耶誕夜打電話給我,說不是祝我耶誕節,而是要告訴我她剛剛讀完第一百本課外讀物,她想我一定喜歡聽到這個好消息。我問她第一百本讀的是什麼,她說是史坦貝克的《人鼠之間》,我說那是本不很好讀的書啊,她說全書很黑暗晦澀,但她接著用哲學家的口吻說:「老師,一點點的光明,不是藏在無盡的黑暗之中嗎?」宋儒說讀書在變化氣質,求氣質變化,是需要經年累月的,不可望其速成。古人常用「春風風人,春雨雨人」來形容教育,春風春雨是指令人成長的和風細雨,絕不是指令人摧折受傷的狂風暴雨。有時候,被我們詬病的「效率不彰」,在教育上,反而不見得是壞事。 我喜歡在我初期任教淡江時的景象,學校只負責提供我們自由的空間,就好像畫布的功能一樣,你在上面畫什麼,它從不管你。但在這種氣氛下,老師並沒有因此而懈怠,而學生也沒因此而學壞。當時生活的速度,比起今天來要緩慢一些,用音樂的術語來說叫作「慢板」(Adagio),音樂裡面,最美一段往往在慢板。這世界有那麼開闊的天地任我們俯仰,有那麼美的山嵐海風讓我們飽覽,又有那麼營養且舒適的空氣,讓我們的肺可以徐徐張開、緩緩收縮的吐納,世上的一切,都是那樣謙和又自足的存在,我們還有什麼更重要的事要趕呢? 但是這樣的風景,好像只有在悠遠的記憶中找尋了。 【2011/09/06 聯合報】@ 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