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吳胡會:孫中山的啟示與九二共識的詮釋

吳胡會:孫中山的啟示與九二共識的詮釋
【聯合報╱社論】
2008.05.29 03:00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361531.shtml
五月二十二日,本報社論曾請即將往訪大陸的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帶給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一句話:「兩岸不會沒有地震,但可以沒有戰爭!」
昨天,吳胡會登場,吳伯雄面對胡錦濤,在兩岸電視直播的致詞中帶到了這一句話。他說:「兩岸之間,誰也不能保證沒有自然災害;但可以透過共同的努力,來保證兩岸永遠沒有戰爭。」
四川震災使得兩岸當局所相互強調的「歷史機遇」更添動力。果如預料,周末包機、大陸觀光客來台等「四個繼續」皆獲胡錦濤背書。這形同是胡錦濤致送馬英九政府的就任禮物,其意義尚不僅是幾項政策個案如周末包機能如期實現,更是對兩岸關係的友善穩定下錨定樁,使國民黨新政府在兩岸的領域中大幅減低了內外壓力。
然而,在吳胡二人一再強調的兩岸「新形勢」、「新契機」中,我們更希望此次吳胡會後的兩岸關係,能夠在「宏觀願景」及「現實基礎」上皆有所長進。就宏觀願景言,是指兩岸應當發展出一個共同的政治理念追求,我們想談的是「孫中山架構」;就現實基礎言,是指兩岸應當有一更能反映現實的互動架構,我們想談的是「九二共識」。
先談「孫中山架構」。二○○五年「連胡會」,胡錦濤曾當著連戰說:「中國共產黨人……從來就是中山先生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繼承者。」此次吳伯雄往訪,陳雲林在首站南京接機,亦當場引述了孫中山「民族大團結」的主張;連中山陵的接待人員也說,三九二級石階,寓有「三民主義、九州方圓、兩黨合作」之義。吳伯雄當然也未錯過借題發揮的機會,標舉「民有、民治、民享」的理念,並當場揮毫題了八個大字:「天下為公、人民最大。」
二○○五年連胡會時,本報社論即指出,兩岸互動交流中缺少一個「巨型架構」;因為,共產主義不能成為此一架構,連中共當局也在「去共產主義化」;而既然兩岸皆推崇孫中山,則倘若兩岸能以「孫中山架構」為兩岸互動的「巨型架構」,應可期諸久遠。
就「孫中山架構」言,「民族」似為當前兩岸對話中最突出的話題,馬英九及吳伯雄皆已道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昨日吳胡會,「同胞之愛」、「骨肉之情」、「血肉相連」,亦是聲聲入耳;但問題在於「民權」與「民生」,亦即在於「天下為公」及「人民最大」。此次台灣實現「二次政黨輪替」,被許多大陸及港澳人民視為華人世界的民主成就,亦緣於此。
從「屋頂理論」來看北京當局現今的兩岸操作,「一個中國」的「硬屋頂」似已漸漸退至第二線,「中華民族」的「軟屋頂」則站上了第一線。倘以孫中山架構來說,北京當局強調的是「民族主義」;但台北方面則希望能將「民族/民權/民生」均衡體現,吳伯雄的八個字「天下為公/人民最大」,透露了心曲。
吳伯雄的這八個大字,也許可從三方面來看。一方面是自我惕厲,因此他說國民黨必須「好自為之」;再一方面是傳話北京當局,若欲穩定兩岸關係,不能不知台灣的主政者有「天下為公/人民最大」的責任,亦不能不知「中華民國」這個架構之維持非易。最後,吳伯雄似亦有以諍友地位與北京當局互勉之意;「民權/民生」應非中共當局所不願為或所不想為,而是形格勢禁做不到,然亦不能據此否定中共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已經實現的成績;倘若中共有朝一日能將中國的民權與民生成就至一定程度,則中國問題即可解決,兩岸問題亦必會找到出路。倘能站在此一高度看「孫中山架構」,當然可以作為兩岸互動的「巨型架構」。
再談九二共識。自二○○五年「連胡會」,至此次「吳胡會」,「九二共識」的政策標誌已趨穩固;但是,「九二共識」的內涵「一中各表」,卻仍待體現。經歷過去二十年來的跌宕曲折,北京當局應知,欲穩固兩岸關係,即必須穩固「中華民國」;無穩固的「中華民國」,即無穩固的兩岸關係。然而,就此以論,台北方面強調的是「正視現實」,亦即「正視」兩岸分治的「現實」;但北京當局強調的卻是「擱置爭議」,只是「擱置」而已,「爭議」仍在。
胡錦濤主動邀請吳伯雄往訪,當然是承認了吳伯雄「中華民國執政黨主席」的身分,卻未同等表現出「正視」中華民國的「現實」。於是,吳伯雄此行在言詞之間,雖向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報告「重新取回政權」,又稱南京曾是「國民政府所在地」,再在祭文標出「維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卻始終說不出一個「中華民國」;一直到引據孫中山下葬日為「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才說出「中華民國」四個字。吳伯雄心中的壓抑可想而知,而「九二共識」只是「擱置爭議」卻未「正視現實」,亦是有目共睹。寄望兩岸當局,未來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不能只是「擱置爭議」,也應有更多「正視現實」的表現。海峽兩岸,其實可用類如過去東西德、如今南北韓的模式來建立互動架構,相信必有東西德、南北韓所難及的較佳表現。
一場四川大地震,以乎使得「兩岸人民」的相互感應成了昨日北京會談的主題,吳胡二人反而成了人民的代言人。這樣的氛圍,有益於兩岸的互動;將人民擺在首位,主政者的角色則是準確反映人民的思維情感。
兩岸關係若以大小論,不免變成「誰吃掉誰」的問題;但若以理念論,則在於「民族/民權/民生」的競爭與追求。倘若能以這個高度來看「孫中山架構」與「九二共識」,兩岸始不致錯失當前彌足珍貴的「歷史機遇」。
【2008/05/29 聯合報】@ http://udn.com/

國共續前緣 黨政要釐清

國共續前緣 黨政要釐清
【聯合報╱楊開煌/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教授】
2008.05.29 03:00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X1/4361403.shtml
自從今年的三月廿二日台灣大選結果揭曉以來,兩岸之間就瀰漫著一股和解和善意的氣氛,大家都感受到兩岸將共繪出一幅新的兩岸關係的圖像。此一圖像包括以下的特點:
第一、兩岸交往將由以往的單引擎驅動變為雙引擎驅動:以往兩岸交流一直是維持民間的單引擎驅動,官方則一直扮演是煞車的角色,而今後兩岸當局則調整其角色,扮演方向盤和推動者的角色。此後的兩岸關係必然從交流的「質」上,出現重大的改變。
第二、兩岸溝通將由以往的無正式渠道轉為多元化正式渠道:一九九一年兩岸分別成立「海基會」與「海協會」兩個中介團體,代表當局溝通和談判,此一極富創意的制度設計,原本應該肩付重大的任務,可惜在種種因素制約下,幾乎是一事無成;如今大家都回歸「九二共識」,兩會復談指日可待,而且包機、觀光兩大議題,幾乎保證一談必成;除此之外,國共平台也將延續,高層互動也在規劃。兩岸之間多渠道溝通的時代已經來臨,今後兩岸之間的誤解和誤判的機率將大大將降低。
第三、兩岸之間對對方的話語從以往的惡意猜測轉為善意解讀:以往不論李登輝或陳水扁講什麼,中共當局總是否定,繼而就從負面解讀,台灣當局的立場和態度亦然;久之成習,彼此惡性循環,兩岸關係自然永無寧日。如今中共對馬英九的五二○講話,就開始從善意解讀並以善意回應,因而雙方就有機會進入善意循環的系絡之中互動,兩岸關係安全和和解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
在上述的變化之下,兩岸之間的氣氛也就從以往的情緒對抗,轉而成為理性對立,總之,兩岸關係正在醞釀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圍。值此之際執政黨的吳伯雄主席又在「馬、蕭」高調相送的襯托下,赴大陸與共產黨總書記會晤,為今後的兩岸關係再次加溫添柴,使人不禁想到此次的國共和解,是否會與前兩次的「國共合作」一樣,以失敗告終,危及兩岸關係;然而比對前兩次的合作與此次的國共和解,應該說在本質是不同的:
第一、是以往兩次的合作都是基於有共同的敵人,不得不合作,所以北伐成功,國共互鬥;日本投降,國共內戰。而此次的和解,則是建立在各自的內部需要,中共需要和平的戰略機遇期,而國民黨需要重振台灣經濟,恰恰兩黨的這種需求都是長期的,也都對對方有需求,一旦需求達成,雙方的關係必然產生本質的改變,雙方的和解也就不存在是否破裂的問題。
第二、是以往的合作的目的基本是政治性的合作,所以是鬥爭型的合作,故而在表面的、不得不的合作之下,仍是你死我活的生死鬥爭;而此次和解的目的基本以各自的經濟發展為主,是一場競爭型的和解,所以它的摩擦方式是合作成敗和利益多少的競爭,它表現為有鬥有合,有爭有和,雙方的和解道路上有曲折,有顛簸,但不會有戰爭。
第三、對台灣而言,目前的政黨分離,以政領黨的制度,不論黨與黨和解的成功與失敗,台灣都不會立即受到影響,特別是還有許多外在的因素影響下,國共的和解成敗,對台灣處理兩岸關係而言,只是依變項而非自變項。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今後的國共和解平台就不宜像以往一樣,談農業合作、談台商、台生權益、談包機、旅遊,否則不是國共和解是否破裂的危機,而是府、院、黨角色錯位,功能扞格的危機。
所以國共和解的平台必須定位在:消除誤解的二軌,政黨外交的擴大以及戰略議題的協商等功能上,發揮超前溝通的功能,以供政府決策;而中共方面尤其必須理解台灣黨政分際的現實,才能真正使國共平台發揮兩岸和解的功能。
【2008/05/29 聯合報】@ http://udn.com/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新聞周刊:後美國時代 全球崛起

新聞周刊:後美國時代 全球崛起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8.05.13 03:19 amhttp://udn.com/NEWS/WORLD/WOR4/4338539.shtml

美國「新聞周刊」發表著名學者法里德‧札戈里亞(Fareed Zakaria)的專文指出,種種跡象顯示,當今世界已進入後美國時代,我們正在經歷現代歷史上第三次重大的權力轉變;第一次是15世紀前後,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二次是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20年開始的美國之外的世界崛起。
他認為,這次調整和以往不同,後美國時代的世界不會充滿黑暗和危險,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和平繁榮。哈佛大學教授品克(Steven Pinker)甚至說︰「我們或許現在正處在一個自人類存在以來最和平的時期」。
全球發展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新經濟強國出現,而中國和印度崛起,是這個後美國時代最直接的表現。 文中指出,美國一直在搞雙重標準。它是全球規則制定者,有時候卻不按規則行事。若干年後,當歷史學家寫到今天的時代,他們或許會指出,21世紀初,美國完成一項偉大的使命︰讓世界全球化。但美國可能被認為忘了讓自己全球化。
今年4月一項民意調查顯示,81%美國人認為美國走向錯誤路線。這項統計在過去25年每年都會進行,今年的數字是史上最悲觀的。美國人確實有理由悲觀,包括金融領域的恐慌、蕭條陰影、看不到盡頭的伊拉克戰爭、不斷攀升的失業人數、愈演愈烈的次貸風波,還有持續不斷的恐怖威脅。
但美國人焦慮的根源比這深得多,那是一種感覺︰在幾乎各行業,在生活各方面,過去的局面似乎都被攪亂。在世人印象中,美國似乎首度失去開路先鋒的角色。一個新世界即將產生,但塑造這個新世界的是外國人。環顧四周,世界最高的建築在台北,下一個將出現在杜拜;世界最大的上市公司在北京;世界最大的煉油廠正在印度建設;世界最大的客機由歐洲製造;世界最大的投資基金在阿布達比;世界最大的電影產業是在印度寶萊塢,而非美國好萊塢;世界最大的賭場在澳門而非拉斯維加斯。全世界十大富豪只有兩個美國人。想想看,僅僅10年前,美國在這些類別中幾乎都穩居榜首。
這些情況反映力量和態度的巨變。美國還在不停爭論反美主義的性質和程度,但當美國人爭論為什麼「他們」恨美國的時候,「他們」已經前進了,且現在對其他更有活力的地區的興趣遠遠大於對美國的興趣。世界已從反美主義轉入後美國時代。
在去年和前年,世界上有124個國家經濟成長率超過4%,其中包括逾30個非洲國家。事實上過去20年來,工業化西方之外的國家以過去不可想像的速度發展。發明「新興市場」這個名詞的著名經濟學家梵阿特美(Antoine van Agtmael)列出可能成為下一波最大跨國企業的25家公司,台灣宏達電入榜,巴西、墨西哥、南韓各一家,印度三家、中國兩家,阿根廷、智利,馬來西亞和南非各一家。
這顯示影響美國的不只是中國興起或亞洲興起,而是更廣泛的「世界其他地區」的崛起。我們正在經歷現代歷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轉變。第一次是15世紀前後西方世界的崛起。那時產生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世界︰科學和技術,商業和資本主義,工業和農業革命,還帶來了西方世界長期的政治優勢。發生在19世紀末的第二次轉變是美國的崛起。工業化後,美國很快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比其他國家可能構建的組合還要強大。20年來,美國在各個領域的超級大國地位基本沒有受到挑戰,這是過去前所未有的,至少從羅馬帝國2000年前統治世界以後是這樣。在美國強權統治下的世界,全球經濟加速發展。正是這種發展推動了現代的第三次力量轉變︰他者的崛起。
【2008/05/13 聯合報】@ http://udn.com/

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英國發明人柏內茲里 WWW inventor thinks web still an infant

英國發明人柏內茲里
ShareThis
May 2, 2008 - 2:45 AM Related Entries - Computing Comments (0)
WWW inventor thinks web still an infant
What's exciting is that people are building new social systems, new systems of review, new systems of governance hope is that those will produce... new ways of working together effectively and fairly which we can use globally to manage ourselves as a planet. The comments came on the anniversary of the announcement by CERN on April 30, 1993 that, the World Wide Web could be used by everyone, after Berners-Lee and a colleague persuaded their bosses to provide the program code for free. The web -- of which the abbreviation www forms the start of all online addresses -- is now the ubiquitous network via which information is shared on the Internet. An estimated 165 million websites now exist, the BBC reported. Robert Cailliau, who worked with Berners-Lee to open up the web, stressed that not all the bosses at CERN were in favour of making the web universally accessible. Competing technologies -- such as Gopher developed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 the United States -- were also offering a way of connecting documents on the Internet, he said. If they had put a price on it like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had done with Gopher then it would not have expanded into what it is now.

The World Wide Web is still only in its infancy its British inventor Tim Berners-Lee seen here in 2001 said on the 15th anniversary of the webs effective launch. The World Wide Web is still only in its infancy, its British inventor Tim Berners-Lee says "We would have had some sort of market share alongside services like AOL and Compuserve, but we would not have flattened the world." Cheers to that thought mate, you really changed the world.
ShareThisMay 2, 2008 - 2:45 AM Related Entries - Computing Comments (0)